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心髒>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簡介

相關問答

  不穩定性心絞痛、非ST段抬高的MI和ST段抬高的Q波MI統稱為急性冠脈綜合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狀動脈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應而壞死的病症。非ST段抬高的心梗和ST段抬高的Q波心梗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礎是斑塊破裂。有心梗史和既往心絞痛症狀者較ST段抬高的心梗多見。

【詳情】

01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大多數的心肌梗死是實際上由於原有輕度或中度狹窄病變的冠狀動脈血流閉塞所造成,不穩定心絞痛,非ST段抬高的心梗和ST段抬高的Q波心梗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礎是斑塊破裂,斑塊破裂的動態變化過程可以發展到血栓使冠狀動脈完全閉合,在心電圖上的典型表現為ST段抬高,最終發展到冠狀動脈相關的心室壁完全或幾乎完全壞死(所謂透壁心梗,在心電圖上常有Q波產生),使管腔不完全閉塞的血栓產生不穩定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的心梗,這兩者在心電圖上的典型表現為ST段壓低和T波倒置,如果在20分鍾時間裏,由於血小板激活而釋放的血栓素A2和血清素所引起的一過性血管痙攣減輕,或者異常冠狀動脈內的血栓自發性溶解,前向血流就能恢複,因此沒有壞死的組織學表現,也沒有心肌壞死的生物化學標致物以及相應的心電圖持續改變,而發展成不穩定心絞痛,比產生不穩定性心絞痛更長更嚴重的斑塊破裂發作的典型結果是壞死的生物化學標誌物(肌鈣蛋白T或I)釋放,但是壞死擴展的表現類型比ST段抬高的心梗較輕,當察覺到心肌壞死的臨床證據時,即可診斷為非ST段抬高的心梗(心電圖上常無病理性Q波)。

02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非ST段抬高心肌梗同心肌梗死的常見並發症,具體如下:

  1、心髒破裂

  心髒破裂常發生在心肌梗死後1~2周內,好發於左心室前壁下1/3處。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彈性,心肌壞死、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釋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導致心壁破裂,心室內血液進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間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頭肌斷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導致急性左心衰竭。

  2、室壁瘤

  室壁瘤可發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纖維化的愈合期,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組織在心室內壓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繼發附壁血栓、心律不齊及心功能不全。

  3、附壁血栓形成

  附壁血栓形成多見於左心室。由於梗死區內膜粗糙,室壁瘤處出現渦流等原因而誘發血栓形成。血栓可發生機化,少數血栓因心髒舒縮而脫落引起動脈係統栓塞。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多發生在發病早期,也可在發病1~2周內發生,以室性早搏多見,可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導致心髒驟停、猝死。緩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多見於下壁梗死患者發病早期,多可恢複,少數需永久起搏器治療。

  5、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可見於發病早期,也可於發病數天後出現,詳見臨床表現部分。

  6、心肌梗死後綜合征

  心肌梗死後綜合征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後2~3周或數月內發生,表現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發熱、胸痛等症狀,可反複發生,可能為機體對心肌壞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過敏反應。

03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哪些典型症狀

  非ST段抬高的心梗有心梗史和既往心絞痛症狀者較ST段抬高的心梗多見。心梗的並發症多見於ST段抬高的心梗,較少見於非ST段抬高的心梗。非ST段抬高的心梗的梗死範圍小於ST段抬高的心梗。非ST段抬高的心梗的梗死延展明顯多於ST段抬高的心梗。梗死性心包炎多見於ST段抬高的心梗,少見於非ST段抬高的心梗。非ST段抬高的心梗的梗死後心絞痛發生率顯著高於ST段抬高的心梗,有報道,前者為35%~50%,後者為18%~30%。非ST段抬高的心梗出院前運動試驗陽性較ST段抬高的心梗高2倍。這些特點均提示非ST段抬高的心梗常有殘餘的瀕危心肌存在。

  約半數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驅症狀,最常見的是原有的心絞痛加重,發作時間延長,或對硝酸甘油效果變差;或繼往無心絞痛者,突然出現長時間心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狀為突然發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少數患者無疼痛,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疼痛位於上腹部,可能誤診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數患者表現頸部、下頜、咽部及牙齒疼痛,易誤診。神誌障礙可見於高齡患者,有些患者還有難以形容的不適、發熱。其胃腸道症狀表現惡心、嘔吐、腹脹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見。心律失常見於75%~95%患者,發生在起病的1~2周內,以24小時內多見,前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心率減慢、房室傳導阻滯。

04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應該如何預防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預防包含著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兩方麵,一級預防是指對尚未患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人群采取措施控製或減少其的危險因素,以防止患病,減少發病率,二級預防是指對已患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藥物或非藥物措施,以預防病情複發或防止病情加重

 一、一級預防措施

  1、健康教育:對整個人群進行健康知識教育,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識,避免或改變不良習慣,如戒煙,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保持心理平衡等,從而減少本病的發生

  2、控製高危因素:針對本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煙以及有家族史等情況,給予積極處理當然,這些危險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製的,如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煙、少活動的生活方式等;而有些是無法改變的,如本病家族史、年齡、性別等處理方法包括選用適當藥物持續控製血壓,糾正血脂代謝異常,戒煙限酒,適當體力活動,控製體重,控製糖尿病等

二、二級預防措施

  本病患者的二級預防內容也包括兩個方麵,第一方麵包含了一級預防的內容,也即要控製好各種本病的危險因素;第二方麵,采用已經驗證過有效的藥物,預防本病的複發和病情加重,目前已肯定有預防作用的藥物有:

  1、抗血小板藥:已有多項臨床試驗結果證實了阿司匹林可減少心肌梗死的發生和再梗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後應用阿司匹林可使再梗死率下降大約25%;如有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過敏者,可選用氯吡格雷

  2、β受體阻滯藥:隻要無禁忌證(如重度心力衰竭,嚴重心動過緩或呼吸係統疾病等),本病患者均應使用β受體阻滯藥,尤其在發生過急性冠狀動脈事件後;有資料顯示急性心肌梗死後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藥,可使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降低20%~25%,可采用的藥物有美托洛爾,普奈洛爾,噻嗎洛爾等

  3、ACEI:多應用於伴有左心室功能嚴重受損或心力衰竭者,已有許多臨床試驗(如SAVE、AIRE、SMILE以及TRACE等)結果證實了ACEI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後的病死率;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後,射血分數

  4、他汀類降脂藥:從4S,CARE以及新近的HPS等研究的結果顯示出本病患者的長期調脂治療,不但使總病死率降低,生存率提高;而且需要行冠脈介入治療或CABG的患者數量減少,這得益於他汀類藥物降脂作用以外的改善內皮功能,抗炎作用,影響平滑肌細胞增殖以及幹擾血小板聚集,凝血,纖溶過程等功能,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等均有此作用

  另外,針對冠狀動脈造影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輕度狹窄性病變而臨床上尚未出現缺血症狀者,盡管還不能明確診斷為本病,但應視為本病的高危人群,給予積極預防,也可給予小劑量阿司匹林長期服用,並祛除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危險因素

0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應做血清心肌酶學檢查、心電圖檢查及放射核素檢查等,具體如下:

  一、血清心肌酶學檢查

  血清心肌酶學增高可出現增高的CK、CK-MB、穀草轉氨酶、乳酸脫氫酶等異常改變。血沉增快。患者可能有血脂、血糖的濃度增高。

  二、心電圖檢查

  非ST段抬高的心梗是指心電圖上無病理性Q波,僅有ST-T波演變的急性心肌梗死,根據急性期心電圖特征可分為3型:

  1、ST段壓低型發作時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壓低≥1mm,T波可直立,雙向或輕度倒置。

  2、T波倒置型發作時T波雙肢對稱,深倒置,而無明顯ST段移位,以後有典型的梗死T波演變。

  3、ST段抬高型發作時ST段抬高(肢體導聯抬高≥2mm,V1-V4抬高≥3mm),以後ST段恢複,伴T波演變,在ST段壓低組,嚴重並發症及死亡的發生率較高,多導聯ST段嚴重壓低者預後欠佳。

  三、放射核素檢查

  對梗死節段及室壁運動異常的檢出率低於QMI,此與非ST段抬高的心梗早期再灌注,壞死心肌少,對室壁運動影響較輕有關,近年發現SPECT診斷NQMI的敏感性較高(95%),正電子發射掃描亦是鑒定NQMI的一種有希望檢查方法。

  四、超聲心動圖檢查

  在非ST段抬高的心梗常可見節段性運動異常,其敏感性較高,而NQMI患者沒有或較少有此現象,用二維超聲監測NQMI,一旦發現有節段性運動異常,則提示已發展為QMI。

06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的飲食宜忌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除了一般治療外,還應注意調節飲食,具體如下:

  1、雞腿肉150克,人參15克,麥冬25克。將洗好去皮的雞腿肉和適量冷水同時人鍋,在文火中煨開10分鍾後,下人潔淨的藥物,直煨至肉爛,加入少量鹽,味精,食用。

  2、檸檬1個,馬蹄10個。上二味水煎,可食可飲,常服有效。

  3、兔肉500克,山楂5枚,食鹽8克,薑、蔥、料酒各10克,糖色5克、味精3克。將兔肉洗淨切塊,放人砂鍋內與山楂同煮爛。人食鹽、薑、蔥、料酒、糖、味精調味服用。

  4、黑木耳15克,豬腿肉50克,豆腐2塊,植物油、細鹽、黃酒、醬油、米醋、蒜泥、豆瓣辣醬、花椒、辣油、味精適量。

  5、嫩公雞250克,料酒10克,芹菜75克,醬油、冬筍各10克,精鹽適量,辣椒20克,味精少許,瘦肉湯30克,生薑0.5克,白糖0.4克,醋0.3克,豆瓣醬0.25克,團粉O.30克,植物油20克。將辣椒剁碎,芹菜切成段,薑剁成細末,冬筍切成細條;將團粉加水12毫克,兌成濕團粉;把雞肉切成小方塊,和一半濕團粉、醬油、料酒、鹽等在碗裏拌勻;另一半濕團粉、白糖、味精、高湯及部分醬油調和成團粉塊;用熱油鍋,先煽雞塊,煽到雞肉變白色,水分將幹時,放進冬筍、豆瓣醬、薑等,用快火急炒,然後加放切好的芹菜,略炒一會,倒人調好的粉塊,隨炒隨攪,等粉塊熟時即成。

07西醫治療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常規方法

  治療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需保護和維持心髒功能,挽救頻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麵積擴大,縮小心肌缺血範圍,及時處理各種並發症,防止猝死,使患者不但能度過急性期,且康複後還能保持盡可能的有功能的心肌。本病的再灌注治療包括溶栓治療及介入治療,其他藥物治療有:

  1、抗血小板治療:減少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再發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發生。

  2、抗凝治療:在抗血小板治療的基礎上常規接受抗凝治療,抗凝治療能建立和維持梗死相關動脈的通暢,並能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肺動脈栓塞以及心室內血栓形成。

  3、硝酸酯類藥物:對於有持續性胸部不適、高血壓、大麵積前臂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在最初24~48小時的治療中,靜脈內應用硝酸甘油有利於控製心肌缺血發作,縮小梗死麵積,降低短期甚至可能長期病死率。

  4、鎮痛劑。

  5、β受體阻滯劑:心肌梗死發生後最初數小時內靜脈注射β受體阻滯劑可通過縮小梗死麵積、降低再梗死率、降低室顫的發生率和病死率而改善預後。

  6、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有助於改善恢複期心肌的重構,減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減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發生,特別是對前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動過速的患者。

  7、調脂治療。

  8、鈣拮抗劑:非二氫砒啶類鈣拮抗劑用於急性期STEMI,除了能控製室上性心率失常,對減少梗死範圍或心血管事件並無益處,不建議STEMI患者常規應用非二氫砒啶類鈣拮抗劑,但非二氫砒啶類鈣拮抗劑可用於硝酸酯和受體阻滯劑之後仍有持續性心肌缺血或心房顫動伴心室率過快的患者。

  9、葡萄糖-胰島素-鉀溶液(GIK):能降低血漿遊離脂肪酸濃度和改善心髒做功,還給缺血心肌提供必要的代謝支持,對大麵積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患者尤為重要。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