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腫瘤的病因,經過許多研究,雖有一定認識,但其原因迄今尚未明了,目前研究認為致病因素如下。
1、肝硬化。肝細胞肝癌的患者約80%合並有肝炎肝硬化,而且多數病人是大結節性肝硬化,這可能由於肝細胞變性壞死、間質結締組織增生、纖維間隔形成、殘留肝細胞結節性再生,形成小葉,在反複增生過程中肝細胞可發生變異最終導致癌變。
2、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與肝癌的關係較為密切,HbsAg陽性的病人,肝癌發生率明顯高於HbsAg陰性病,丙型肝炎與肝癌的發生也有密切的關係。
3、含有黃曲黴素的食物被攝取後,經消化道吸收,到達肝髒,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繼而增生癌變。
4、化學致癌物現已明確的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
5、機體的免疫狀態。肝癌的發生一般和抗體的免疫功能低下有關,尤其是和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有著密切的關係。
肝腫瘤常出現黃疸、腹水,可並發骨質疏鬆、多發骨折、貧血和血小板增多等。肝髒一旦出現惡性腫瘤將導致危及生命的嚴重後果。又由於肝髒具有豐富的血流供應,與人體的重要血管關係密切且肝髒惡性腫瘤發病隱匿,生長快速,因此治療甚為困難,目前總體療效和預後不十分理想。
肝腫瘤患者中小兒多以不規則局限性肝腫大為最初症狀,腫塊位於右腹或右上腹部。病史中常記述腫瘤生長迅速,有的可達臍下或超越中線,表麵光滑,邊緣清楚,硬度中等,略能左右移動,無壓痛。早期除有輕度貧血外,一般情況多良好,晚期則出現黃疸、腹水、發熱、貧血、體重下降,腹壁可見靜脈怒張,並可因腹內巨大腫塊造成呼吸困難,約20%肝母細胞瘤病例有骨質疏鬆,嚴重者可導致多發骨折。
很多病人就診時有貧血和血小板增多,尤多見於肝母細胞瘤患兒,肝母細胞瘤患兒的肝功能常正常,但肝細胞癌病例因並發於肝炎或肝硬化,血清膽紅素、堿性磷酸酶和轉氨酶可能增高,60%~90%肝細胞癌病例和90%以上肝母細胞瘤病例的甲胎蛋白增高,肝母細胞瘤病兒尿內胱硫醚排泄增多。
其他原發性肝腫瘤常見的有海綿狀血管瘤及血管內皮細胞瘤兩種,前者因腫瘤生長可壓迫肝組織,使肝細胞變性,有時腫瘤內有動靜脈短路,可致小兒心力衰竭或因腫瘤破裂出血死亡,小的血管瘤生長慢,可無臨床症狀。血管內皮細胞瘤屬於惡性,肝內有血竇形成,臨床上可有疼痛、高熱及黃疸。病程緩慢,但預後不佳。肝錯構瘤、畸胎瘤及單發或多發肝囊腫等均極少見。
肝腫瘤常並發於肝硬化或原有的肝實質病變如繼發於膽道閉鎖及巨細胞肝炎的肝硬化發生肝惡性瘤的病例增多,應積極防治本病無特殊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重點若高度懷疑肝癌,則建議進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肝動脈碘油造影檢查應高度警惕厭食、乏力、精神差、長時間低熱、水腫、肝區疼痛等症狀,做到早發現
肝腫瘤的檢查中,血清學和影像學的不斷發展為亞臨床肝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各種方法,臨床上把血清學診斷、影像學診斷稱為定位診斷,這些方法的綜合應用可提高診斷的正確率。本病的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一、甲胎蛋白(AFP)檢測
AFP對肝細胞其準確率達90%左右,其臨床價值如下。
1、早期診斷:能夠診斷亞臨床病灶,可在症狀出現8個月前左右做出診斷。
2、鑒別診斷:因89%肝細胞癌病人血清中AFP大於20ng/ml,因此甲胎蛋白低於此值又無其他肝癌證據者,可排除肝癌。
3、有助於反映病情好轉與惡化,AFP上升者表示惡化,下降者如臨床也改善則病情好轉。
4、有助於判斷手術切除的徹底以及預示複發與否,術後AFP下降至正常值者示切除徹底,降而複升者提示複發,也可在複發症狀出現前6~12個月做出預報。
5、有助於對各種治療方法做出評價,治療後AFP轉陰率越高,其效果越好。
AFP假陽性,並非所有AFP陽性的病人都患有肝癌,AFP假陽性主要見於肝炎、肝硬化,兩者占假陽性病例的80%。此外還有生殖腺胚胎癌、消化道癌、病理性妊娠,肝血管內皮瘤、惡性肝纖維組織瘤等。AFP陰性病人的診斷,AFP陰性不能除外肝癌診斷時,可進行酶學檢查,其中較有臨床意義的是α1抗胰蛋白酶(AAT)、γ-穀氨酰轉酞酶(γ-GT)、癌胚抗原(CEA)、堿性磷酸酶(AKP)等,這些血清學的化驗結果在肝病病人都有可能上升,但都不是特異性。
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對診斷基本明確的可以不做肝穿刺檢查,因為肝髒穿刺有一定的並發症,最常見為出血,另外肝穿刺時穿刺針會穿過門靜脈或肝靜脈及膽道,此種情況就有可能會有癌細胞被帶到血管內,引起轉移。
三、B超
可顯示大於1cm的腫瘤,診斷正確率為90%,可顯示腫瘤大小、部位形態、數量、肝膽管、門靜脈、脾髒、腹腔淋巴結等。同時對有無肝硬化、脾大腹水也可做出診斷。
四、CT
對肝癌的診斷準確率為93%,最小分辨顯示為1.5cm,其優點是可直接觀察腫瘤的大小、位置和肝靜脈門靜脈的關係,並可診斷門靜脈或肝靜脈有無癌栓。
五、血管造影
肝動脈造影可了解病變的血運情況以判斷手術的可能性及指征,可顯示1.5cm左右的腫瘤,是目前影像學診斷方法中,分辨力最高的一種,同時對鑒別肝血管瘤有重要的意義。在明確診斷的同時,還可了解肝動脈有無變異現象,對肝切除手術有很重要的幫助。如果為中晚期肝癌,不能手術治療時,可給以栓塞或化療。
六、MRI和CT相比
基本一致,但對一些難以鑒別的肝腫塊有幫助。
七、放射性核素掃描
對難以和血管瘤相鑒別的病人可運用血流掃描加以鑒別,因放射掃描的分辨力低,一般很少用來做肝癌的診斷方法。
八、腹腔鏡
在難以確診的病人可考慮用腹腔鏡檢查,直接觀察肝髒、肝表麵腫物及腹腔內的情況。
九、X線檢查
X線透視下可見右膈升高、運動受限或限局性隆起,30%病例在X線平片中可見腫瘤內有鈣化影,約10%病例診斷時有肺轉移瘤。
肝腫瘤患者飲食要注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以及降脂的食物。患者還要注意絕對禁酒,忌用動物油,植物油的總量也不超過20克。患者每天吃的雞蛋黃不超過2個,還要注意不吃動物內髒(即下水、下貨)、雞皮、肥肉及魚籽、蟹黃。蔥、蒜,薑、辣椒等“四辣”可吃,但不宜多食。
肝腫瘤最有效的治療是手術切除病變,良性或惡性腫瘤均可手術切除,約95%病例的病變可做完整切除。手術後4~6周肝組織可迅速修複,此時應複查CT及AFP和B超以作為日後複查的基礎。腫瘤相對的對放療不敏感,聯合應用順鉑與多柔比星(阿黴素)對肝母細胞瘤有效,可使不能切除的腫瘤轉變為能手術切除的病變,並可清除肺轉移灶。
廣泛的良性肝腫瘤不能行肝切除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對侵及左、右肝葉的不能切除的血管瘤患兒,對引起心力衰竭的肝血管瘤如不能切除,可做肝動脈結紮。目前主張做肝動脈插管栓塞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