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上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簡介

相關問答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以彌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主要特征的I陸床病理綜合征,包括單純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變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

【詳情】

0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NAFLD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前者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有關,而後者則由某些特殊原因所致。營養過剩所致體重增長過快和體重過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謝綜合征相關脂肪肝,以及隱源性脂肪肝均屬於原發性NAFLD範疇;而營養不良、全胃腸外營養、減肥手術後體重急劇下降、藥物/環境和工業毒物中毒等所致脂肪肝則屬於繼發性NAFLD範疇。

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除了一般症狀外,還會引起其他疾病,本病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肝纖維化與肝硬化、代謝綜合征、動脈粥樣硬化。所以一經發現,需積極治療,平時也應做好預防措施。

0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多無任何症狀,常規體檢時發現,可有輕度肝功異常。NAFLD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前者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有關,而後者則由某些特殊原因所致。

0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應該如何預防

  減肥,降血糖,科學飲食,適量運動是預防的關鍵患者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血清酶學檢查

  1、ALT、AST:一般為輕度升高,達正常上限的2~3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時則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葉脂肪浸潤明顯,ALT持續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腫。

  2、γ-GT、ALP: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應激性肝損傷,較ALT更敏感。

  4、穀氨酸脫氫酶(GDH)、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DCT):GDH為線粒體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帶富有活性,DCT為尿素合成酶,參與轉甲基反應。脂肪肝時兩酶都升高。

  5、膽堿酯酶(CHE)、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CHE對鑒別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義。

  二、血漿蛋白變化

  1、β球蛋白:α1、α2、β脂蛋白多升高。

  2、白蛋白多正常。

  3、肥胖性脂肪肝:LDL-C升高,HDL-C顯著降低,ApoB,ApoE,ApoCⅡ和Ⅲ升高。

  三、血漿脂類:TG、FA、膽固醇、磷脂常升高,其中膽固醇升高顯著,常>13mmol/L。

  四、色素排泄試驗:BSP、ICG排泄減少。在肥胖性脂肪肝時,因為脂肪貯積多在肝腺泡Ⅲ帶,而色素處理也在此部位。肝髒脂肪貯積影響了肝細胞排泄色素的功能。排泄減少的程度與肝髒脂肪浸潤程度有關。

  五、膽紅素:嚴重脂肪肝時可有血膽紅素升高,輕中度脂肪肝膽紅素多正常。

  六、凝血酶原時間(PT)。

  七、血胰島素水平:呈高反應延遲型,糖耐量曲線高峰上升,下降延遲。

  八、血尿素氮、尿酸偶見升高。

0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適量蛋白質飲食,避免過度熱量攝入。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飲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07西醫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常規方法

  一、治療對策

  1、防治原發病或相關危險因素。

  2、基礎治療:製定合理的能量攝人以及飲食結構調整、中等量有氧運動、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

  3、避免加重肝髒損害:防止體重急劇下降、濫用藥物及其他可能誘發肝病惡化的因素。

4、減肥:所有體重超重、內髒性肥胖以及短期內體重增長迅速的NAFLD患者,都需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製體重、減少腰圍。基礎治療6個月體重下降每月27kg/m2合並血脂、血糖、血壓等兩項以上指標異常者,可考慮加用西布曲明或奧利司他等減肥藥物,每周體重下降不宜超過1.2Kg(兒童每周不超過0.5Kg);BMI>40kg/m2或BMI>35kg/m2合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肥胖相關疾病者,可考慮近端胃旁路手術減肥。

  5、胰島素增敏劑:合並2型糖尿病、糖耐量損害、空腹血糖增高以及內髒性肥胖者,可考慮應用二甲雙胍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以期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控製血糖。

  6、降血脂藥:血脂紊亂經基礎治療和(或)應用減肥降糖藥物3-6個月以上,仍呈混合性高脂血症或高脂血症合並2個以上危險因素者,需考慮加用貝特類、他汀類或普羅布考等降血脂藥物。

 7、針對肝病的藥物:NAFLD伴肝功能異常、代謝綜合征、經基礎治療3~6個月仍無效,以及肝活體組織檢查證實為NASH和病程呈慢性進展性經過者,可采用針對肝病的藥物輔助治療,以抗氧化、抗炎、抗纖維化,可依藥物性能以及疾病活動度和病期合理選用多烯磷脂酞膽堿、維生素E、水飛薊素以及熊去氧膽酸等相關藥物,但不宜同時應用多種藥物。

  8、肝移植:主要用於NASH相關終末期肝病和部分隱源J睦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患者的治療,肝移植前應篩查代謝情況。BMI>40kg/m2為肝移植的禁忌證。

  二、治療的監測

  1、自我驗效及監測,設置能讓患者就自己的飲食、運動、睡眠、體重及與生活質量相關的觀察指標,例如做簡單的圖表化記錄,以供評估。

  2、原發疾病和肝病相關臨床症狀和體征的評估,需警惕體重下降過快(每月體重下降大於5kg)導致亞急性NASH和肝功能衰竭的可能。

  3、代謝綜合征的組分及其程度的實用目標及治療控製目標的觀察。

  4、肝髒酶學和肝功能儲備的評估,後者可采用Child-Pugh分級和(或)MELD評分係統。

  5、影像學評估肝髒脂肪浸潤的程度及分布類型。

  6、肝髒炎症和進展性纖維化非創傷性指標的動態觀察,包括血清纖維化標記物以及其他相關實驗室指標。

  7、肝活體組織檢查評估肝脂肪變、炎症和纖維化的改變,監測治療的效果、安全性及評估預後。

  8、基礎治療相關藥物不良反應的臨床及實驗室相關檢查。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