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上腹> 脅痛

脅痛簡介

相關問答

  脅痛是以脅肋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肝膽病證。脅,指側胸部,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統稱,且肝膽經脈布於兩脅,故“脅”現代又指兩側下胸肋及肋緣部,肝膽胰所居之處。脅痛是肝膽疾病中常見之證,臨床有許多病證都是依據脅痛來判斷其為肝膽病或係與肝膽有關的疾病。

【詳情】

01脅痛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脅痛主要責之於肝膽。因為肝位居於脅下,其經脈循行兩脅,膽附於肝,與肝呈表裏關係,其脈亦循於兩脅。肝為剛髒,主疏泄,性喜條達;主藏血,體陰而用陽。若情誌不舒,飲食不節,久病耗傷,勞倦過度,或外感濕熱等病因,累及於肝膽,導致氣滯、血瘀、濕熱蘊結,肝膽疏泄不利,或肝陰不足,絡脈失養,即可引起脅痛。其具體病因病機分述如下:

  1、肝氣鬱結若情誌不舒,或抑鬱,或暴怒氣逆,均可導致肝脈不暢,肝氣鬱結,氣機阻滯,不通則痛,發為脅痛。

  2、瘀血阻絡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肝鬱氣滯可以及血,久則引起血行不暢而瘀血停留,或跌仆閃挫,惡血不化,均可致瘀血阻滯脅絡,不通則痛,而成脅痛。

  3、濕熱蘊結外感濕熱之邪,侵襲肝膽,或嗜食肥甘醇酒辛辣,損傷脾胃,脾失健運,生濕蘊熱,內外之濕熱,均可蘊結於肝膽,導致肝膽疏泄不利,氣機阻滯,不通則痛,而成脅痛。

  4、肝陰不足素體腎虛,或久病耗傷,或勞欲過度,均可使精血虧損,導致水不涵木,肝陰不足,絡脈失養,不榮則痛,而成脅痛。

  總之,脅痛主要責之於肝膽,且與脾、胃、腎相關。病機轉化較為複雜,既可由實轉虛,又可由虛轉實,而成虛實並見之證。既可氣滯及血,又可血瘀阻氣,以致氣血同病。脅痛的基本病機為氣滯、血瘀、濕熱蘊結致肝膽疏泄不利,不通則痛,或肝陰不足,絡脈失養,不榮則痛。

02脅痛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脅痛病證,可與西醫多種疾病相聯係,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蟲病、肝癌、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症、慢性胰腺炎、脅肋外傷以及肋間神經痛等。脅肋刺痛,入夜尤甚,痛處拒按者,多為瘀血內阻,肝絡不通所致;胸脅脹滿疼痛,以脅下部位為主,呼吸、轉側時疼痛加重者、多為痰飲留積,壅阻脅絡所致;脅肋劇烈疼痛,有重著感,且有定處,觸痛明顯者,多為肝膽濕熱,脅絡阻痹所致;脅肋脹痛,脘痞厭食,多為飲食積滯,濁氣厥逆所致;脅肋隱痛,悠悠不休,疲勞後疼痛加重,按之反較舒適者。

03脅痛有哪些典型症狀

  本病以脅肋部疼痛為主要特征。其痛或發於一側,或同時發於兩脅。疼痛性質可表現為脹痛、竄痛、刺痛、隱痛,多為拒按,間有喜按者。常反複發作,一般初起疼痛較重,久之則脅肋部隱痛時發。內傷外感脅痛是由濕熱外邪侵襲肝膽,肝膽失於疏泄條達而致,伴有寒、熱表證,且起病急驟,同時可出現惡心嘔吐,目睛發黃,苔黃膩等肝膽濕熱症狀。

04脅痛應該如何預防

  肝鬱脅痛如久延不愈,或治療不當,日久氣滯血瘀,可轉化為瘀血脅痛;濕熱蘊結脅痛日久不愈,熱邪傷陰,可轉化為肝陰不足脅痛;邪傷正氣,久病致虛,各實證脅痛皆可轉化為虛實並見之證;而虛證脅痛若情誌失調,或重感濕熱之邪,也可轉化為陰虛氣滯,或陰虛濕熱之虛實並見證若失治誤治,久延不愈,個別病例也可演變為積聚,甚者轉為鼓脹重證

  無論外感或內傷脅痛,隻要調治得法,一般預後良好若治療不當,轉為積聚、鼓脹者,治療較為困難脅痛皆與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有關所以,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氣機條達,對預防與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脅痛屬於肝陰不足者,應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多食蔬菜、水果、瘦肉等清淡而富有營養的食物脅痛屬於濕熱蘊結者,尤應注意飲食,要忌酒,忌辛辣肥甘之晶,生冷不潔之品也應注意

05脅痛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脅痛是以脅肋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肝膽病證。脅痛為中醫病,通常通過望聞問切來診斷。血常規、肝功能、膽囊造影、B超等實驗室檢查,也有助於診斷。

06脅痛病人的飲食宜忌

  脅痛患者除了常規的治療外,飲食方麵還要注意以下方麵。患者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以及具有抗炎作用和殺菌作用的食物。

07西醫治療脅痛的常規方法

  脅痛多與肝膽疾病有關,凡情誌抑鬱,肝氣鬱結,或過食肥甘,嗜酒無度,或久病體虛,憂思勞倦,或跌仆外傷等皆可導致脅痛。它的治療方法主要如下:

 辨證要點

  1、辨外感、內傷外感脅痛是由濕熱外邪侵襲肝膽,肝膽失於疏泄條達而致,伴有寒、熱表證,且起病急驟,同時可出現惡心嘔吐、目睛發黃、苔黃膩等肝膽濕熱症狀;內傷脅痛則由肝鬱氣滯,瘀血內阻,或肝陰不足所引起,不伴惡寒、發熱等表證,且起病緩慢,病程較長。

  2、辨在氣在血一般說來,氣滯以賬痛為主,且遊走不定,時輕時重,症狀的輕重每與情緒變化有關;血瘀以刺痛為主,且痛處固定不移,疼痛持續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或脅下有積塊。

  3、辨虛實實證由肝鬱氣滯,瘀血阻絡,外感濕熱之邪所致,起病急,病程短,疼痛劇烈而拒按,脈實有力;虛證由肝陰不足,絡脈失養所引起,常因勞累而誘發,起病緩,病程長,疼痛隱隱,悠悠不休而喜按,脈虛無力。

治療原則

  脅痛的治療著眼於肝膽,分虛實而治。實證宜理氣、活血通絡、清熱祛濕;虛證宜滋陰養血柔肝。臨床上還應據“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的理論,以及肝膽疏泄不利的基本病機,在各證中適當配伍疏肝理氣,利膽通絡之品。

分證論治

肝氣鬱結

症狀:脅肋脹痛,走竄不定,甚則連及胸肩背,且情誌不舒則痛增,胸悶,善太息,得噯氣則舒,飲食減少,脘腹脹滿,舌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

方藥: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疏肝解鬱,香附、枳殼、陳皮理氣除脹,川芎活血行氣通絡,白芍、甘草緩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理氣止痛之功。若氣滯及血,脅痛重者,酌加鬱金、川楝子、延胡索、青皮以增強理氣活血止痛之功;若兼見心煩急躁,口幹口苦,尿黃便幹,舌紅苔黃,脈弦數等氣鬱化火之象,酌加梔子、黃芩、膽草等清肝之晶;若伴脅痛,腸鳴,腹瀉者。為肝氣橫逆,脾失健運之證,酌加白術、茯苓、澤瀉、薏苡仁以健脾止瀉;若伴有惡心嘔吐,是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酌加半夏、陳皮、藿香、生薑等以和胃降逆止嘔。

瘀血阻絡

症狀:脅肋刺痛,痛處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續不已,入夜尤甚,或脅下有積塊,或麵色晦暗,舌質紫暗,脈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方藥:血府逐瘀湯。

  方用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而養血,柴胡行氣疏肝,桔梗開肺氣,枳殼行氣寬中,牛膝通利血脈,引血下行。若瘀血嚴重,有明顯外傷史者,應以逐瘀為主,方選複元活血湯。方以大黃、桃仁、紅花、穿山甲活血祛瘀,散結止痛,當歸養血祛瘀,柴胡疏肝理氣,天花粉消腫化痰,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還可加三七粉另服,以助祛瘀生新之效。

濕熱蘊結

 症狀:脅肋脹痛,觸痛明顯而拒按,或引及肩背,伴有脘悶納呆,惡心嘔吐,厭食油膩,口幹口苦,腹脹尿少,或有黃疸,舌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利濕,理氣通絡。

方藥:龍膽瀉肝湯。

  方中龍膽草、梔子、黃芩清肝泄火,柴胡疏肝理氣,木通、澤瀉、車前子清熱利濕,生地、當歸養血清熱益肝。可酌加鬱金、半夏、青皮、川棟子以疏肝和胃,理氣止痛。若便秘,腹脹滿者為熱重於濕,腸中津液耗傷,可加大黃、芒硝以泄熱通便存陰。若白睛發黃,尿黃,發熱口渴者,可加茵陳、黃柏、金錢草以清熱除濕,利膽退黃。久延不愈者,可加三棱、莪術、丹參、當歸尾等活血化瘀。對於濕熱蘊結的脅痛,祛邪務必要早,除邪務盡,以防濕熱膠固,釀成熱毒,導致治療的困難。

肝陰不足

 症狀:脅肋隱痛,綿綿不已,遇勞加重,口幹咽燥,兩目幹澀,心中煩熱,頭暈目眩,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治法:養陰柔肝,佐以理氣通絡。

方藥:一貫煎。

  本方為柔肝的著名方劑。組方原則宗葉氏“肝為剛髒,非柔潤不能調和”之意,在滋陰補血以養肝的基礎上少佐疏調氣機,通絡止痛之晶,宜於肝陰不足,?絡脈不榮的脅肋作痛。方中生地、枸杞滋養肝腎,沙參、麥冬、當歸滋陰養血柔肝,川棟子疏肝理氣止痛。若兩目幹澀,視物昏花,可加草決明、女貞子;頭暈目眩甚者,可加鉤藤、天麻、菊花;若心中煩熱,口苦甚者,可加梔子、丹參。肝陰不足所致脅痛,除久病體虛,失血等原因外,尚有因使用香燥理氣之晶太過所致者。一般說來,氣滯作脹作痛,病者苦於疼痛脹急,但求一時之快,醫者不察病起於虛,急於獲效,以致香燥理氣太過而傷肝陰,應引以為戒。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