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生殖> 生殖器結核

生殖器結核簡介

相關問答

  生殖器結核是由結核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炎症,稱為生殖器結核。由於生殖器結核多病程緩慢,缺少典型症狀而易被忽略。從臨床上認為是慢性盆腔炎,月經失調,不孕症的病例中,發現不少是生殖器結核,故應引起重視。

【詳情】

01生殖器結核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感染多繼發於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經血行傳播至生殖器,其次是直接由腹膜生殖器結核核蔓延而來,常首先侵犯輸卵管。少數輸卵管表麵可呈粟粒狀結節,多數改變與一般慢性炎症相似,可用輸卵管積膿或積水,或有間質性及結節性炎等。輸卵管多增粗或呈結節狀。晚期可發生潰瘍、壞死及幹酪樣變性,與周圍緊密粘連。

  子宮內膜結核,幾乎全部來自輸卵管結核,表層可見有粟粒狀結節,有時可出現潰瘍及幹酪樣壞死,最後形成疤痕,可使宮腔粘連、變形、縮小。

02生殖器結核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生殖器結核並發症:

 1、子宮體的結核感染:主要在子宮內膜,可使子宮內膜增生或發生潰瘍;病情嚴重者,子宮內膜大部分均被破壞而發生閉經,因而導致不孕。

2、輸卵管結核:較多見,可使雙側輸卵管變粗、變硬,輸卵管粘膜麵上的纖毛被破壞,管壁粘連,管腔閉塞不通,失去正常功能而不孕。

3、子宮頸部的結核:在宮頸表麵發生表淺的潰瘍,有時呈乳頭或菜花樣增生,可使白帶增多和接觸出血。

03生殖器結核有哪些典型症狀

  發病多緩慢,常無自覺症狀,少數有盜汗、疲勞及潮熱等。月經多不調,可因炎症而有經血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到炎症後期則因內膜萎縮,經血將減少,最近導致閉經。部分患者可有下腹墜痛及白帶增多等。由於輸卵管阻塞,且子宮內膜結核可妨礙孕卵著床,故絕大多數患者均不能受孕。在原發不孕者中,生殖道結核常為主要原因之一。①月經量多或淋漓不斷,有嚴重破壞者閉經。②白帶量多。③下腹疼痛,痛經。④下午有微熱,周身倦乏。有人統計,在不孕的婦女中,約有5~10%是由生殖器官結核引起的。

04生殖器結核應該如何預防

  1、首先在幼年時應接種卡介苗,避免結核病的發生體質下降時,應遠離結核病患者如有經期發熱,下腹部疼痛及原發性不孕者,應認真檢查,以排除生殖器結核

  2、對於已患有結核的女性,不論是生殖器結核或是肺結核,都應積極治療在治療期間應營養飲食,以提高抗病能力急性期者應臥床休息,慢性期者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05生殖器結核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常規檢查對診斷無大幫助。大多數病人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基本正常,慢性輕型內生殖器結核的紅細胞沉降率加速不如化膿性或淋菌性盆腔炎明顯,但往往表示病灶尚在活躍,可供診斷與治療的參考,因此血沉檢查應列為常規檢查的項目

二、胸部X線檢查

  本病絕大多數患者繼發於肺部感染,故胸部攝片檢查應列為常規檢查項目,重點是注意有無陳舊性結核病灶或胸膜結核征象,陽性發現對診斷可疑病人有一定參考價值,但陰性卻不應據此否定本病的可能

 三、結核菌素試驗

  標準技術是皮內注射0.1ml結核菌素(純蛋白衍化物—PPD結核菌素,等於5倍結核菌素單位),在48~72小時內檢測皮膚硬腫、紅暈大小。皮試陽性說明以往曾有過感染,並不表示試驗時仍有活動性結核病灶,參考價值在於提高懷疑指數,特別對強陽性病人或青春期少女,以鑒別是否需要作更特異性檢查。要注意的是陰性結果有時也不能完全排除結核病,如受檢對象感染嚴重結核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老年、營養不良等

四、血清學診斷

  近年有應用結核杆菌純化蛋白抗原酶聯免疫吸附試驗來檢測血清中抗純蛋白衍化物(PPD)的特異性抗體IgG和IgA,國內也已用於臨床診斷活動性結核病。此外,間接免疫熒光試驗檢測病人血清中特異抗體,采用合適的單克隆抗體技術有可能增加對結核菌鑒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這些技術的問世和推廣應用對生殖器結核提供了迅速和敏感的診斷手段

 五、特殊檢查

  生殖器官結核有一半以上累及子宮內膜,且內膜組織容易獲得。因此,內膜的病理檢查以及宮腔分泌物的細菌培養與動物接種均為確診生殖器結核的方法。但結核杆菌從輸卵管到達宮腔尚未引起內膜顯著病變時,病理組織學檢查無從辨認,作細菌培養或動物接種卻能得到陽性結果,並可借助藥物敏感試驗了解菌株的耐藥性,作為臨床治療時選用藥物的參考。因此細菌學檢查就顯得更為重要。但培養結果受培養基的敏感度,取材時間及材料性質等因素影響,加以培養難度較大,耗時較久(6~8周得結果)使細菌學檢查的臨床實用價值受到一定限製。目前一般均同時采用上述3種檢查,診斷陽性率有明顯提高

1、診斷性刮宮:月經前2~3天內或月經來潮12小時內施行最為適宜。內膜結核多出現於鄰近子宮角的部位,應特別注意在該處取材,又由於早期內膜結核病變小而分散,應刮取全部內膜以獲得足夠材料,並同時刮取宮頸內膜及宮頸活檢,分組送驗,以免忽視宮頸結核的存在。利取內膜標本分兩組,一組因定於10%福爾馬林液送作病理檢查,一組放入幹燥試管立即送作細菌培養及動物接種。病理檢查標本最好作連續切片,以免漏診。閉經時間較長病人可能刮不出內膜,可收集宮腔血液作細菌培養及動物接種,刮宮手術可激活盆腔結核病灶,為防止結核病擴散,應在術前3天開始,每天肌注鏈黴素1g,術後持續治療4天病理檢查結果陰性還不能排除結核的可能性。臨床可疑者應間隔2~3月重複診刮,如經3次檢查均為陰性,可認為無子宮內膜結核或已治愈

2、細菌培養及動物接種:由於內膜結核杆菌數量較少,用內膜或子宮分泌液直接塗片染色鏡檢,陽性率太低,無臨床實用價值。一般留取一半刮宮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及動物接種。將子宮內膜碎片在無菌器皿中磨細,種植於適當的培養基上,每周檢查培養物一次,直到2個月或出現陽性為止。另將磨細的內膜混懸液注入豚鼠腹壁皮下,6~8周後將實驗動物處死後取其區域性淋巴結、腰部淋巴結及脾髒作塗抹標本,染色後直接鏡檢,或再進行細菌接種培養為了避免刮宮引起結核播散危險,有人主張收集月經血作培養。方法是於月經期在患者宮頸外套以宮頸帽收集月經血作培養,也可在月經期第一二天在窺器直視下取經血培養,但較子宮內膜細菌學檢查陽性率要低。月經間歇期宮頸分泌物的培養,雖不受時間限製,可反複進行,但陽性率更低上述細菌培養及動物接種雖可確定診斷,有時須反複進行才獲得結核杆菌的陽性反應,故一般定為至少3次陰性才能排除結核

3、子宮輸卵管碘顯影劑造影:生殖器結核病變的子宮輸卵管造影可顯示某些特征,根據這些特征,結合臨床高度懷疑結核可能時,基本上可作出生殖器結核的診斷碘顯影劑有碘油及水溶性碘劑兩種,由於碘水較碘油刺激性小,吸收快,沒有引起肉芽腫及油栓可能,並且能看出細微的輸卵管瘺管等優點,目前多半采用碘水作為顯影劑,但其缺點是,如不及時拍片,碘劑在短時間內即消失造影時間最好選擇在月經淨後2~3天內進行。附件有炎性包塊且患者有發熱者禁忌。為防止病灶激活擴散,可於術前後數日內肌注鏈黴素劉伯寧等把生殖器結核在子宮輸卵管造影的X線片上的特點,按其診斷價值分作兩類:

第一類:較可靠的征象:凡臨床有結核可疑,具有下述任何一項特征者,基本可診斷為生殖器官結核。

(1)盆腔中有多數鈣化點:在婦科領域內導致盆腔病理鈣化的情況不多。相當於輸卵管部位的多數鈣化點,除生殖器官結核外,其他可能性極少(2)輸卵管中段阻塞,並伴有碘油進入輸卵管間質中潰瘍或瘺管形成的灌注缺陷(3)輸卵管有多發性狹窄,呈念珠狀(4)子宮腔重度狹窄或畸形(5)碘油管腔內灌注,即碘油進入淋巴管、血管或間質組織中。並伴有子宮腔狹窄或變形(6)卵巢鈣化:鈣化征出現在相當於卵巢的部位

第二類:可能的征象:臨床有結核可疑並具有下述征象中任何2項以上者,基本可診斷為生殖器結核。

(1)盆腔平片中顯示孤立的鈣化點(2)輸卵管僵硬,呈直管狀,遠端阻塞(3)輸卵管呈不規則形,並有阻塞(4)輸卵管一側未顯影,一側中段阻塞並伴有間質內碘油灌注(5)輸卵管遠端閉鎖,而管腔內有灌注缺陷(6)雙側輸卵管峽部阻塞(7)子宮腔邊緣不規則,呈鋸齒狀(8)子宮間質、淋巴管或靜脈內有碘油灌注

4、腹腔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到病變情況,並可在鏡下取活檢作病理檢查,腹水作直接塗片,抗酸性染色,鏡檢,或送細菌培養敏感性高度增加。尤其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卵巢癌的鑒別價值較大。許多經B超掃描及CT等檢查不能確診的疑難病例,經腹腔鏡檢查而確診。

06生殖器結核病人的飲食宜忌

飲食調養原則:

  1、供給充足熱量,供給優質足量蛋白,補充含鈣的食物,促進鈣化。供給豐富的維生素,幫助機體恢複健康,減少抗癆藥物的副作用及幫助鈣的吸收。適量補充礦物質和水分,如鐵、鉀、鈉和水分。

  2、在生殖器結核病人采用化療的同時,飲食必須符合高熱量、高蛋白質、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要求。這是因為肺結核患者經常低熱、盜汗,甚至咯血,身體日趨消瘦,所消耗的熱能很多,再加上化學藥物的攻邪作用,其毒副作用對體質亦有損害。

  3、按照祖國醫學的扶正祛邪的治療法則,理應選營養豐富的飲食。但由於結核患者脾胃虛弱,消化吸收能力低下,故飲食的選擇宜清淡而忌過於甘肥油膩。諸如魚類、蛋類、乳品、瘦肉、老母雞、蜂蜜、花生、蓮子、百合、大棗、栗、梨、柿、芝麻、橘、青菜、冬瓜、藕、西紅柿、胡蘿卜、蘿卜、豆類、豆製品等都可選食。

07西醫治療生殖器結核的常規方法

  生殖器結核診斷一經明確,不論病情輕重,均應給予積極治療,尤其輕症病人,難以肯定其病灶是否已靜止或治愈,為防止日後病人一旦免疫功能下降,病情有發展可能;即使無明顯症狀,亦應曉以利害,說服其接受治療。

  目前生殖器結核治療,包括一般治療,抗結核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一、支持療法加強營養,急性活動期有發熱、盆腔腫塊、血沉增高者,應多臥床休息。

  二、抗癆療法鏈黴素1g每日肌注1次,2~3周後改為每周注射2g,持續半年到一年或更長(如出現耳鳴、眩暈,則停藥)。同時口服異煙肼100mg、維生素B6100mg,每日3次,連續服1年到2年,或用對氨水楊酸鈉每日12g,分3~4次口服,服4~6個月。如患者不能耐受上述藥物,可服用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利福平每日400~600mg,飯前一小時頓服,以便於吸收,半年為一療程。乙胺丁醇口服每日15~25mg/kg,60天後減為15mg/kg,4~6個月為一療程。兩種抗結核藥物聯合應用效果較好,如先用鏈黴素和異煙肼,治療半年至一年,然後停鏈黴素,改為異煙肼和對氨基水楊酸鈉合用4~6個月,然後單用異煙肼半年,總療程為兩年左右。病情重者,也可三種藥聯合應用;情況已穩定者,可口服異煙肼一年。

  三、手術療法藥物療效不佳或盆腔腫塊持續存在者,可手術切除附件及子宮,為提高療效,術後應繼續抗癆治療半年以上。

  四、中藥以扶正為原則,辯證診治,配合抗癆治療。

1、一般治療

  生殖器官結核與其他器官結核一樣,是一慢性消耗性疾病,機體免疫功能的強弱對控製疾病的發展,促進病灶愈合,防止藥物治療後的複發等起很重要作用,故急性期病人至少需臥床休息3個月。病變受到抑製後可以從事輕度活動,但也要注意休息,增加營養及富於維生素的食物,夜間要有充足睡眠,精神須愉快。特別對不孕婦女更要進行安慰鼓勵,解除思想顧慮,以利於全身健康狀況的恢複。

2、抗結核藥物的治療

  抗結核藥物的出現,使結核病的治療發生了大的變革和飛躍,其他治療措施已大多廢棄,以往需要手術的病例也為安全、簡便、更有效的藥物治療所替代。但為了要達到理想療效,必須貫徹合理化治療的五項原則,即早期、聯合、適量、足程和規則使用敏感藥物。早期結核病變處於細菌繁殖階段,病變愈早愈新鮮,血供愈佳,藥物愈易滲入;治療積極可防止延誤而形成難治的慢性幹酪化病灶。聯合用藥能殺死自然耐藥菌或阻止繁殖、產生抗藥性結核菌的機會大大下降,但由於藥物治療療程長,病人往往不易堅持,出現過早停藥或不規則服藥等情況,導致治療失敗。為此臨床醫生更應注意規則及足程這兩個原則,關注病人治療情況,加強對病人的督導,避免中途停藥或任意換藥,治而不徹底,造成耐藥、難治等惡果。

  由於生殖器結核病人相對地說數量較少,難以進行很好地臨床對照試驗,因此采用的治療方案均來自肺結核的治療經驗。

  (一)抗結核藥物的作用機理:抗結核藥物的治療目的是快速徹底殺滅病灶內大量活躍繁殖的結核菌群(A菌群),以及消滅緩慢和間歇繁殖的B、C結核菌群,以減少複發。目前最常用的抗結核藥物有5種。

  (1)異煙肼(I,isoniazid):對結核杆菌有抑製和殺滅作用,是多種治療方案中最常用的藥物。其特點是療效較好,用量較小,易於口服。每日300mg口服或肌注;如1周給藥2次,每日劑量為15mg/kg體重。缺點是可並發周圍神經炎,其前驅症狀為蟻走感及腳灼熱感,發病與維生素B6缺乏(由於服用I,導致維生素B6排出量增加)有關,故在治療過程中宜加服維生素B630mg/d。此外I有損害肝髒作用。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輕度肝功能異常(血清轉氨酶升高)者可占10~20%,但即使繼續治療血清SGOT水平仍可恢複正常。偶有進行性肝損害發生,>50歲者可達2~3%,飲酒增加其危害性,但

  (2)利福平(R.rifampicin):是利福黴素的半合成衍生物,結核杆菌對之高度敏感,是對A、B、C,3種菌群均有殺菌作用的唯一藥物。口服劑量:10mg/(kg·d)直至600mg/d或1周2次。一般毒性較低,最常見為胃腸道反應及一般過敏反應,如發熱、頭痛、筋骨痛(總稱流感綜合征)、皮疹等,偶可發生血小板減少,因此,應囑付病人注意有無皮膚瘀斑、紫癜或血尿出現。

  (3)鏈黴素(S):對細胞外結核菌(A菌群)的殺菌作用大於對細胞內(B、C菌群)菌群的作用。劑量1g/d,如每周2次,則日劑量為20~30mg/kg體重,需要肌注對臨床應用帶來不便。主要副反應是聽覺器官及前庭平衡器官的慢性損害,引起耳聾、耳鳴、眩暈及平衡障礙。為此約有10%用藥病人需停藥。在治療過程中,病人就診時,應注意詢問有關聽力及前庭功能情況,年齡>50歲的用藥者須定期檢查高頻聽覺。此外,還偶可發生腎毒性並發症。4.吡嗪酰胺(pyrazinamid,Z):為高效結核杆菌殺菌劑,但僅對細胞內菌群有殺滅作用。口服劑量20~40mg/kg,直至日劑量2g;每周兩次治療的日劑量為50~70mg/kg,副反應很少發生,以高尿酸血症及肝毒性多見。5.乙胺丁醇(ethambutol:E):對細胞內外的結核杆菌有相仿的較強抑製作用,亦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抗結核藥,常用劑量15~25mg/(kg·d),或50mg/kg,1周2次。偶可發生視神經炎,但劑量

  (二)抗結核藥物與結核杆菌一些特性的關係:結核病灶中的結核菌群有4種類型已如上述,抗結核藥物對各類菌群和細菌周圍環境酸堿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殺菌及抑菌作用,如I對細胞外及生長於吞噬細胞中的活躍菌群(A、B菌群)有殺菌作用,S僅在堿性微環境中對細胞外菌群(A菌群)能發揮最大效應,而Z則在酸性環境下對細胞內B菌群有效。因此隨著病程的進展,上述抗結核藥物的作用有較大差異。結核病變早期,組織局部pH值呈微酸性(pH6.5~7),以A菌群為主,I起主要殺菌作用,S次之。隨著病情進展,組織pH值下降,B、C菌群增多,Z和R起殺菌作用,而I僅有抑菌作用。經治療炎症反應受抑製,pH值回升,這時R為主要殺菌藥物,S、I也有些作用,Z作用減弱。如炎症複發,pH值下降,又恢複到B菌群為主的狀態,聯用I、Z治療優於I單用。

  一些治療方案中藥物的選用,和用藥時間長短,都根據上述規律設計製定。

  (三)常用的治療方案:往年鑒於抗結核藥物對蟄伏的結核杆菌隻有抑製作用,治療應該持續到宿主機體免疫力足以控製殘留感染為止,又把利福平(R)、乙胺丁醇(E)等較強作用的抗結核藥物排斥在標準療程之外,列入二線藥物,隻在標準療程效果不佳或已產生耐藥性時才考慮應用。為達到上述要求,一般須堅持治療(8個月),這樣長時間的治療用藥,故稱長程療法,病人往往不易堅持,導致治療失敗。

  近10餘年來通過動物實驗及大量治療肺結核的臨床經驗,治療包含I、R、E或Z,短至9個月,甚至6個月,所得效果可與長程療法相媲美,治愈率高,複發少,為目前普遍采用。短程療法的唯一缺點是肝髒毒性較大,萬一治療失敗,R不能作為後備藥物而加以利用。

  此外,為保證病人能按時服藥,提倡晨間空腹一次給藥,病人容易接受,並使血內集中有較高的藥物濃度。藥物濃度高峰的殺菌作用要比經常低血濃度的效果更好;在療程的鞏固階段改用間歇給藥,效果與連續給藥類同。抗結核藥物治療方案目前常用符號代表,如2IRSZ/4I3R3E3,表示前2個月為強化階段,聯合應用異菸肼(I)、利福平(R)、鏈黴素(S)及吡嗪酰胺(Z);後4個月為鞏固階段,異菸肼、利福平及乙胺丁醇(E)、每周3次給藥。

1、長程療法:(1)以往的標準治療方案:包括S(日劑量0.75~1g、肌注),I(日劑量300mg),對氨基水楊酸(PAS)(日劑量9~12g,分2~3次服用),共2~3個月;然後I、PAS、10~15個月,總療程為12~18個月,這一方案現已基本廢棄。(2)IRS(S日劑量0.75g肌注,如間歇給藥,每周2~3次,每次1g;R日劑量600mg晨間空腹頓服;I常規劑量),2~3個月,然後I、R,總療程12個月。(3)IRE(日劑量:I300mg、R600mg、E750mg),2~3個月,然後I、E,總療程12個月。

2、短程療法:(1)I(日劑量300mg)、R(日劑量600mg)、加用S(日劑量1g、肌注)或Z(日劑量1g),共2個月;繼服I、R,4個月;如考慮有對I耐藥可能時,一開始即改用E(日劑量0.75~1g),嚴格按要求進行治療,是防止發生抗藥菌株的重要措施。(2)1IRSZ/5S2I2Z2(3)2IRSZ/4R2I2Z2普遍認為R、I聯用比任何其他治療方案都更有效,停藥後複發率比經過同樣時間的其他任何藥物治療都低,但持續聯合應用這兩種藥18個月,就無任何優點,且肝毒性最大。如因副反應不能繼續應用R時,則改為ISE三藥合用,2個月後停用S,其他兩藥繼續服用16個月。3.皮質甾體激素的應用:有些人提出應用皮質激素作為治療的輔助用藥,以改善病變所發生的炎性反應。假如化療適當,對疾病發展無不利影響。其適應征為各種結核性漿膜炎,如生殖器結核並發結核性腹膜炎,盆腔結核且中毒症狀較重病例。在有效抗結核藥物聯合治療基礎上加服強的鬆(日劑量30~40mg),1~2周後漸漸遞減,療程4~8周。高度虛弱和全身症狀嚴重病人,較小劑量強的鬆(日劑量30mg)常能使症狀及時改善和退熱。4.氟嗪酸的應用:氟嗪酸(ofloxaxin)屬喹諾酮類抗菌藥。這類藥物是全新的、全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大,口服吸收較好,毒副反應較少,胃腸道不適

3、手術治療:生殖器結核以抗結核藥物治療為首選,一般不作手術治療。隻有在:①藥物治療6個月,盆腔包塊持續存在;②多種藥物耐藥;③症狀(盆腔疼痛或子宮異常出血)持續或複發;④藥物治療後病變複發;⑤瘺管未能愈合;⑥懷疑同時有生殖道腫瘤存在等,方考慮手術治療。

  為避免手術時感染擴散,減少盆腔器官廣泛粘連、充血而導致手術操作困難,也有利於腹壁切口的愈合,術前應作抗結核治療一二個月。

  手術並發症目前雖已很少,但在術時仍應高度警惕。凡炎塊粘連嚴重,分離時損傷鄰近髒器,可能發生瘺管,故在分離粘連時應避免用力作鈍性剝離。一經在器官間作出分離線後,即作鏡性剝離,每次宜少剪,循序漸進。陳舊腸管彼此間粘連不必予以分離。愈著性粘連寧可殘留小部分宮壁或輸卵管附著於腸管或膀胱,比強行切除全部更為安全。如遇盆腔器官粘連嚴重、廣泛,應查明圓韌帶,首先遊離子宮底,便於確定手術方向,進行剝離。

  如有盆腔結核所形成的瘺管,手術前應作泌尿係及全消化道X線檢查,以了解瘺管的全部情況後,才可進行手術。術前數日開始服新黴素進行腸道準備。手術已將子宮及雙側附件完整切除,腹腔內病灶全部除淨,無並存其它器官結核,則術後再作一二個月抗癆治療即可,避免複發。

  複診抗結核藥物治療後,需要有一個密切隨訪階段,經過聯合、適量、規律及全程治療後,複發或播散至其他器官者極為罕見,療程末尾近結束時,宜重複檢查一次胸X線透視,尿結核菌培養及診刮。在二三年內每6~12個月重複檢查一次。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