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1、嬰幼兒解剖特點幼女外陰發育差,細菌容易入侵。
2、嬰幼兒的陰道環境與成人不同新生兒出生數小時後,陰道內即可檢測出細菌,由於受母親及胎盤雌激素的影響,陰道上皮內富含糖原,陰道pH值低,為4~4.5。此時,陰道內優勢菌群為乳杆菌。出生後2~3周,雌激素水平下降,pH值上升至6~8,易受其他細菌感染。
3、嬰幼兒衛生習慣不良外陰不潔、大便汙染、外陰損傷或蟯蟲感染均可引起炎症。
4、陰道誤放異物嬰幼兒好奇,在陰道內放置橡皮、紐扣、果核、發夾等異物,造成繼發感染。
二、發病機製
嬰幼兒外陰發育差,不能遮蓋尿道口及陰道前庭,病原體容易侵入。常見病原體有大腸埃希杆菌及葡萄球菌、鏈球菌。此外,淋病奈瑟菌、滴蟲、假絲酵母菌也為常見病原體。尤以大腸埃希杆菌為最多,約占80%。新生兒生後2周內陰道分泌物呈酸性,pH值約為5.5。此後由母體進入的雌激素排泄殆盡,雌激素水平下降,陰道上皮逐漸變薄,糖原減少。分泌物多為堿性或中性,陰道內pH值上升,乳酸杆菌不再為陰道優勢菌,導致抵抗力下降。嬰幼兒本身抗感染能力較差,加上護理時的不良衛生習慣,外陰不潔、直接為大便汙染、蟯蟲等引起外陰瘙癢、抓傷表皮、黏膜以及陰道異物,使細菌侵入而發生炎症。
由於外陰以及陰道的感染,可造成陰道以及外陰的保護性屏障被破壞,容易誘發滴蟲以及念珠菌的感染。造成真菌血症。其次由於陰道炎感染後,嬰兒的抵抗力低下,病原體可上行感染子宮頸以及子宮造成宮頸炎,甚至膿毒血症以及感染性休克,故應重視嬰幼兒的感染。
有的患兒常因外陰疼痛或瘙癢而哭鬧不安,是由於大量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陰痛癢,使患兒哭鬧,煩躁或用手搔抓外陰,主要症狀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呈膿性,臨床上多由母親發現嬰幼兒內褲上有膿性分泌物而就診,部分患兒伴有泌尿係統感染,出現尿急,尿頻,尿痛,有的有小陰唇粘連,排尿時尿流變細或分道,檢查可見外陰,陰蒂,尿道口,陰道口黏膜充血,水腫,小陰唇粘連的地方較薄,透亮,有膿性分泌物自陰道口流出,病變嚴重者,外陰表麵可見潰瘍,小陰唇可發生粘連,粘連的小陰唇有時遮蓋陰道口及尿道口,粘連的上,下方可各有一裂隙,尿自裂隙排出,有時臨床誤診為生殖器畸形。
本病僅見於嬰幼兒,外陰瘙癢常使患兒哭鬧不安,以手抓外陰,陰道有膿性分泌物流出,檢查可見外陰,陰蒂,尿道口及陰道口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檢查可找到病原體。
1、每天用女性護理液清洗外陰;
2、每天換內褲;
3、大便後注意應從前向後擦試,避免糞便汙染外陰;
4、當家長患有黴菌性陰道炎時,洗涮用具(浴盆、毛巾、浴巾等)要與孩子分開,避免交叉感染;
5、當孩子身體其它部位有感染時不要亂用抗生素,或按醫囑,用藥時間也不宜過長避免菌素失調(如果長期使用抗生素,則會造成菌群失調);
6、患有糖尿病的孩子(尿液酸堿度發生變化也可導致黴菌性陰道炎),家長要重視,用女性護理液清洗外陰,積極治療,以減少黴菌性陰道炎的發生
用細棉棒或吸管取陰道分泌物找滴蟲,假絲酵母菌,陰道分泌物塗片行革蘭染色或細菌培養,藥敏試驗,找到致病菌細菌(包括淋病奈菌),支原體,衣原體等,以明確病原體便於診斷;藥敏試驗便於治療。
做肛診排除陰道異物及腫瘤或在麻醉下做陰道檢查排除陰道異物及腫瘤。
要注意有些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是不能讓寶寶吃,要忌辛辣食品,多食這類食品易生燥熱,使內髒熱毒蘊結,可加重症狀;要忌海鮮發物,可助長濕熱,這類食物吃後能使外陰瘙癢加重,不利於炎症的消退;還要忌甜膩食物。甜膩食物有助濕增熱的作用,會增加白帶的分泌量,影響治療效果。
1、保持外陰清潔、幹燥,減少摩擦。不穿開襠褲,減少外陰受汙染機會。大小便後,尤其大便後應清潔外陰,避免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或浴液,清潔後撲以嬰兒粉或氧化鋅粉,保持局部幹燥。急性期以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2~3次/d,每次10~15min,坐浴後用布擦幹陰部,塗以抗生素軟膏,如紅黴素或金黴素軟膏,瘙癢明顯者,也可塗以氫化可的鬆軟膏。
2、針對病原體選擇相應口服抗生素治療,或用吸管將抗生素溶液滴入陰道。
3、對症處理有蟯蟲者,給予驅蟲治療;若陰道有異物,應及時取出。
4、小陰唇已形成粘連者但尚疏鬆不甚緊密者,可於消毒後用手指對稱向下向外輕輕分離,一般都能分開。可塗擦0.1%雌激素軟膏10~14天,粘連較牢固者可用彎蚊式血管鉗從小孔處伸入,隨即垂直向後,將透亮區分開。創麵每天塗40%紫草油或抗生素可的鬆軟膏、消毒凡士林軟膏,以防再粘連,直至上皮正常時為止。比較頑固的病例,可在紫草油中或上述軟膏中加乙烯雌酚(乙酚)局部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