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中醫內科> 胃熱

胃熱簡介

相關問答

  胃熱,即是胃火。中醫分為熱鬱胃中、火邪上炎和火熱下迫等。多由邪熱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熱;或因氣滯、血瘀、痰,濕、食積等鬱結化熱、化火,均能導致胃熱(胃火);肝膽之火,橫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熱(胃火)。

【詳情】

01胃熱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胃熱多由偏食辛辣厚味,胃火素旺,或邪熱犯胃,或氣鬱化火所致。火熱內熾,胃腑脈絡氣血壅滯,故脘部灼熱疼痛,熱邪傷津,則口渴喜冷飲,火能消穀,則消穀善饑;若肝火犯胃,則吞酸嘈雜;火邪循經上炎,則口臭,牙齦腫痛,衄血等。陽明熱或傷津,則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胃熱熾盛,則腐熟功能過於亢進,可出現胃中嘈雜,消穀善饑等症,熱盛火熾,多消爍津液,而致燥熱內結, 胃失和降,可見口苦、口渴引飲、大便秘結等症。甚則耗傷陰液而致胃陰虛。胃火上炎,可致胃氣上逆,可見惡心、嘔吐酸苦黃水等症。胃火循經上炎,或為齒痛齦腫,或為衄血,火熱灼傷胃之脈絡,則血上溢而為嘔血。

02胃熱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胃火上炎,可致胃氣上逆,可見惡心、嘔吐酸苦黃水等症。胃火循經上炎,或為齒痛齦腫,或為衄血,火熱灼傷胃之脈絡,則血上溢而為嘔血。可並發胃脘痛、消渴、牙齦腫痛、嘔吐、大便秘結等疾病。

03胃熱有哪些典型症狀

  胃熱熾盛,則腐熟功能過於亢進,可出現胃中嘈雜,消穀善饑等症,熱盛火熾,多消爍津液,而致燥熱內結,胃失和降,可見口苦、口渴引飲、大便秘結等症。甚則耗傷陰液而致胃陰虛。胃火上炎,可致胃氣上逆,可見惡心、嘔吐酸苦黃水等症。胃火循經上炎,或為齒痛齦腫,或為衄血,火熱灼傷胃之脈絡,則血上溢而為嘔血。

04胃熱應該如何預防

1、隨時補充水分

  常喝溫水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冷卻體內燥熱,促進表皮回圈,還能衝刷口腔中的細菌菌落,抑製生長,比較不會口臭即使常呆在冷氣房的人,水分蒸發較少,一天也要喝1300 左右,流汗時更要多喝上火時適合喝檸檬水,多吃柑橘類等酸味的水果不喜歡水淡無味,也可多喝舒緩茶飲,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銀花等花草茶

2、提高睡眠品質

  睡不好會造成身體過度使用,容易上火,日夜顛倒更是大忌從事腦力工作的人,血液回圈會集中在頭部,導致疲累卻睡不穩,這時可用足浴把火氣往下帶,讓人睡好

  其做法如下:先用溫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處近三陰交穴,男性到腳踝即可),再慢慢加熱水,泡到腳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足浴對改善皮表回圈很有幫助,泡一個星期就會發現愈來愈容易出汗,即使在冷氣房,皮膚也不會乾燥

3、增加體表散熱

  中暑時刮痧,可以促進微血管擴張,強迫散熱,減輕不適

4、飲食清淡

  高熱量食物會提供火氣,上火時不宜多吃水分低的食物,如油炸類、餅乾、花生等堅果,改以蔬菜、清湯等低熱量飲食為主

05胃熱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胃熱與胃陰不足的根本區別在於胃熱屬實證,胃陰屬虛。胃實熱,脘部灼痛,嘔吐酸苦,渴喜冷飲,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胃虛熱,脘部隱痛,幹嘔,口咽幹燥,大便幹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06胃熱病人的飲食宜忌

西瓜飲

  配料:西瓜汁150毫升、梨汁80毫升、白菜汁50毫升。

  做法:混合後涼飲。

  功效: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

小米綠豆粥

  配料:綠豆20克,小米50克做法:將綠豆用清水煮50分鍾後,加入小米,待小米煮爛後即可,涼飲。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生津止渴,對暑熱煩渴、瘡毒癤腫、老年浮腫等病症有效。

涼拌芹菜

  配料:芹菜300克,鹽、味精、香油。

  做法:芹菜切段,過沸水後,晾涼、加鹽、味精、香油,拌勻。

  功效:平肝清熱,祛風利濕。適用於肝胃鬱熱、胃痛、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秘。[2]

清涼飲

  配料:鮮蘆根、白菊花(幹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

  做法:上述配料適量混合後熬水喝。

  功效: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對熱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症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07西醫治療胃熱的常規方法

1.溫病熱噦(胃有伏熱,令人胸滿,引起氣逆,氣逆發聲稱為噦)。用茅根、蘆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溫水送下。噦止即停服。

  2.胃熱吐食,用蟬蛻五十個(去泥)、滑石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加蜜調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熱消渴。用陳粟米煮飯吃。

  4.胃脘火痛。用大梔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薑汁飲下,痛立止。如此病是複發,還要加服玄明粉一錢,才能止痛。

  5.胃熱牙痛。用升麻煎湯,熱漱並咽下。方中加生地黃亦可。

  6.腸胃伏熱。用酸漿果實五兩、莧實三兩,馬藺子(炒)、大鹽榆白皮(炒)各二兩、柴胡、共同芩、栝樓根、閭茹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湯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腸胃痼熱。外敷治蛇傷,瘡毒。

  8.口舌糜爛(膀胱移熱於小腸,口舌生瘡,心胃熱,水穀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錢,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湯”。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