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中醫內科> 腸腫瘤

腸腫瘤簡介

相關問答

  患者臨床常表現為貧血、消瘦、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變形,並有粘液血便。有時出現腹部腫塊和腸梗阻症狀。好發部位以直腸為主,乙狀結腸為次,其他部位較少。

【詳情】

01腸腫瘤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腸腫瘤中發生在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等部位的腫瘤發生率約為36%,占全身腫瘤的0.2%左右。發病率低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小腸內容物是液體狀態,可以減低進入小腸的致癌物質的濃度。

  2、小腸排空速度快,減少了致癌物質與小腸的接觸時間。

  3、小腸內含有保護性酸及高濃度的免疫球蛋白IgA,可能對致癌物有溶解作用。

  4、小腸可能有一種類似脾髒的特殊保護係統,起到防禦腫瘤的作用。

  小腸腫瘤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一般見於中老年,50~70歲為多見,男女發病率大致相等。

  在小腸腫瘤中,惡性腫瘤多於良性腫瘤。良性腫瘤較常見的有平滑肌瘤、脂肪瘤和腺瘤,血管瘤比較少見,而神經纖維瘤、纖維瘤、纖維肌瘤等更為罕見。惡性腫瘤中以惡性淋巴瘤、腺癌、平滑肌肉瘤等較為多見。腫瘤可以發生於小腸的任何部位,其中腺瘤和類癌多見於十二指腸,其他腫瘤則多見於回腸和空腸。腫瘤多為單發,但也可多發,惡性腫瘤多發性病變常為腸外原發病灶轉移所致。

02腸腫瘤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腸腫瘤可並發腸梗阻、腸穿孔、腹膜炎、消化道出血和貧血,其具體治療方法如下所述。

1、腸梗阻:1/3的病人可發生腸梗阻。一般為慢性不完全性腸梗阻,嘔吐及腹脹不十分顯著。其特點是腸梗阻可反複發作及自行緩解。

 2、腸穿孔與腹膜炎:發生率為8.4%~18.3%。部分是在腸梗阻的基礎上發生的,其他病例則因腫瘤侵犯腸壁發生潰瘍、壞死、感染而致腸穿孔。急性穿孔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死亡率極高。慢性穿孔可發生腸袢間粘連、炎性包塊、膿腫及腸瘺。

 3、消化道出血與貧血:發生率為18.1%~27.9%,常見於黏膜下腫瘤。出血原因主要是由於腫瘤表麵糜爛、潰瘍、壞死所致。如長期的隱性出血,病人發生貧血。

03腸腫瘤有哪些典型症狀

  腸腫瘤有小腸腫瘤和結腸癌等,其臨床表現有所不同,具體如下所述。

  一、小腸腫瘤臨床表現很不典型,常表現下列一種或幾種症狀。

  1、腹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多因腫瘤的牽伸、腸管蠕動功能紊亂等所引起,可為隱痛、脹痛乃至劇烈絞痛。當並發腸梗阻時,疼痛尤為劇烈。並可伴有腹瀉、食欲不振等。

  2、腸道出血常為間斷發生的柏油樣便或血便,甚至大量出血。有的因長期反複小量出血未被察覺,而表現為慢性貧血。

  3、引起急性腸梗阻最常見的原因是腸套疊,但極大多數為慢性複發性。腫瘤引起的腸腔狹窄和壓迫鄰近腸管也是發生腸梗阻的原因,亦可誘發腸扭轉。

  4、腹內腫塊一般腫塊活動度較大,位置多不固定。

  5、腸穿孔多見於小腸惡性腫瘤。急性穿孔導致腹膜炎,慢性穿孔則形成腸瘺。

  6、類癌綜合征是由於類癌細胞產生的5-羥色胺和血管舒緩素的激活物質緩激肽所引起。主要表現為陣發性麵、頸部和上軀體皮膚潮紅(毛細血管擴張),腹瀉,哮喘和因纖維組織增生而發生心瓣膜病。常因進食、飲酒、情緒激動、按壓腫瘤而激發。大多見於類癌而有肝轉移的病人。

  二、結腸癌早期常無特殊症狀,發展後主要有下列症狀。

 1、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常為最早出現的症狀。多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糞便中帶血、膿或粘液。

 2.腹痛:也是早期症狀之一,常為定位不確切的持續性隱痛,或僅為腹部不適或腹脹感,出現腸梗阻時則腹痛加重或為陣發性絞痛。

 3、腹部腫塊:多為瘤體本身,有時可能為梗阻近側腸腔內的積糞。腫塊大多堅硬,呈結節狀。如為橫結腸和乙狀結腸癌可有一定活動度。如癌腫穿透並發感染時,腫塊固定,且有明顯壓痛。

4、腸梗阻症狀:一般屬結腸癌的晚期症狀。多表現為慢性低位不完全腸梗阻。主要表現是腹脹和便秘,腹部脹痛或陣發性絞痛。當發生完全梗阻時,症狀加劇。左側結腸癌有時可以急性完全性結腸梗阻為首先出現的症狀。

 5、全身症狀:由於慢性失血、癌腫潰爛、感染、毒素吸收等引起,病人可出現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

  病情晚期可出現肝腫大、黃疸、浮腫、腹水、直腸前凹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及惡病質等。由於癌腫病理類型和部位的不同,臨床表現也有區別。一般右側結腸癌以全身症狀、貧血、腹部腫塊為主要表現。左側結腸癌則以腸梗阻、便秘、腹瀉、便血等症狀為顯著。

04腸腫瘤應該如何預防

  腸腫瘤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尤其對腸腫瘤的高發人群要引起注意腸腫瘤的高發人群如下所述

1、發病年齡:大多數病人在50歲以後發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級親屬,比如說父母,得過結直腸腫瘤,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險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約四分之一的新發病人有結直腸腫瘤的家族史

3、結腸疾病史:某些結腸疾病如克隆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增加結直腸腫瘤的發病機會他們結腸腫瘤的危險性是常人的30倍

4、息肉:大部分結直腸腫瘤是從小的癌前病變發展而來,它們被稱為息肉其中絨毛樣腺瘤樣息肉更容易發展成癌,惡變得機會約為25%;管狀腺瘤樣息肉惡變率為1~5%

 5、基因特征:一些家族性腫瘤綜合症,如遺傳性非息肉病結腸腫瘤,可明顯增加結直腸腫瘤的發病機會而且發病時間更為年輕

  以上人群定期健康體檢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05腸腫瘤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腸腫瘤的檢查包括X線鋇餐、纖維十二指腸鏡、纖維結腸鏡等,其具體檢查方法如下所述。

  一、小腸腫瘤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X線鋇餐檢查,由於小腸腫瘤的臨床症狀不典型,並又缺少早期體征和有效的診斷方法,因此容易延誤診斷。對具有一種或數種表現者,應考慮小腸腫瘤的可能,需作進一步的檢查。

  1、X線鋇餐檢查:對疑有十二指腸的腫瘤,采用弛張性十二指腸鋇劑造影。

  2、纖維十二指腸鏡、纖維小腸鏡檢查及選擇性動脈造影術:提高小腸腫瘤的診斷率。

  3、由於類癌病人血中5-羥色胺升高,故對懷疑類癌的病例,測定病人尿中的5-羥色胺的降解物5—羥吲哚乙酸(5-HIAA),有助於確定腫瘤的性質。

  4、必要時可行剖腹探查。

  二、結腸癌早期症狀多不明顯,易被忽視。

  凡40歲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現者應列為高危人:

  1、Ⅰ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者。

  2、有癌症史或腸道腺瘤或患肉史。

  3、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

  4、以下五種表現具有二項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慢性闌尾炎史及精神創傷史。

  對此組高危人群或對疑為結腸癌時,行X線鋇劑灌腸或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檢查,以及纖維結腸鏡檢查,不難明確診斷。B型超聲和CT掃描檢查對了解腹部腫塊和腫大淋巴結,發現肝內有無轉移等均有幫助。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約60%的結腸癌病人高於正常,但特異性不高,用於術後判斷預後和複發,有一定幫助。

06腸腫瘤病人的飲食宜忌

  腸腫瘤患者術後宜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食脂肪含量多的食物,其具體飲食注意事項如下所述。

  1、腸癌術後患者的飲食要多樣化,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長期食用高脂肪的飲食,常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及防癌食品。

  2、手術後的病人,都應在飲食中補充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可選果汁和菜湯飲用。一般認為,每日飲食中維生素C不足100毫克時,應另外用維生素C藥片加入其中,以補足到100毫克以上。

  3、手術中的出血和手術刺激腎上腺皮質功能分泌增加,這些因素均可導致機體排鉀量增加,血鉀和細胞內鉀濃度減少。故在手術後病人的飲食中要注意增加含鉀多的食品,如肉汁、菜湯、連皮水果等。

  4、手術過程中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有些病人雖然用輸血的方式給予補充,但輸血所補充的血液不如由營養自身產生的血好。所以手術後病人的飲食,應注意增加補血的成分,如含蛋白質和鐵質高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肉、禽蛋類、牛奶、鯽魚、鴨湯、桂圓、銀耳、甲魚等。

  5、術後的病人常常厭油膩的食物。雖然補充脂肪對手術後的病人也很重要,但為了防止破壞病人的胃口,飲食宜清淡少油。選用鮮味濃的小麻油等較好。

  6、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耐寒能力和機體抵抗力。冬蟲夏草對術後恢複有較大幫助。研究發現,冬蟲夏草所含蟲草素能有效吞噬腫瘤細胞,效果是硒的4倍,還能增強紅細胞黏附腫瘤細胞的能力,在腫瘤化療期間以及腫瘤手術後可起到阻止腫瘤複發、轉移的作用。病人宜選用天然蟲草素含量較高的冬蟲夏草,粉碎後服用,每次1.5克,每日2次連續服用一個月大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療效。

  7、癌症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白細胞低於正常值是常見的,可以吃一些溫補類的肉類,羊肉、狗肉、鹿肉、牛肚、阿膠、雞肉、雞蛋、鴿肉、甲魚等。

  8、少量多餐,細嚼慢咽。要給少纖維無刺激的飲食,以免飲食刺激傷口愈合。吃飯時要保持精神平靜和情緒安定。每日6~7餐,幹稀分食,在進餐後30分鍾再喝飲料或水。

07西醫治療腸腫瘤的常規方法

  腸腫瘤的治療一手術為主,其具體治療方法如下所述。

一、小腸腫瘤

  小的或帶蒂的良性腫瘤可連同周圍腸壁組織一起作局部切除。較大的或局部多發的腫瘤作部分腸切除吻合術。惡性腫瘤則需連同腸係膜及區域淋巴結作根治性切除術。術後根據情況,選用化療或放療。如腫瘤已與周圍組織浸潤固定,無法切除,並有梗阻者,則可作短路手術,以緩解梗阻。

 二、結腸癌

  原則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

  1、結腸癌根治性手術 它的切除範圍須包括痛腫所在腸袢及其係膜和區域淋巴結。

 (1)右半結腸切除術:適用於盲腸、升結腸、結腸肝曲的癌腫。對於盲腸和升結腸癌,切除範圍包括右半橫結腸、升結腸、盲腸,包括長約15~20cm的回腸末段,作回腸與橫結腸端端或端側吻合。對於結腸肝曲的癌腫,除上述範圍外,須切除橫結腸和胃網膜右動脈組的淋巴結。

(2)橫結腸切除術:適用於橫結腸癌。切除包括肝曲和脾曲的整個橫結腸,包括胃結腸韌帶的淋巴結組,行升結腸和降結腸端端吻合。倘若因兩端張力大而不能吻合,對偏左側的橫結腸癌,則可切除降結腸,行升結腸、乙狀結腸吻合術。

(3)左半結腸切除術:適用於結腸脾曲和降結腸癌。切除範圍包括橫結腸左半、降結腸,並根據降結腸癌位置的高低切除部分或全部乙狀結腸,然後作結腸間或結腸與直腸端端吻合術。

(4)乙狀結腸癌的根治切除術:要根據乙狀結腸的長短和癌腫所在的部位,分別采用切除整個乙狀結腸和全部降結腸,或切除整個乙狀結腸、部分降結腸和部分直腸,作結腸直腸吻合術。

  2、結腸癌並發急性腸梗阻的手術應當在進行胃腸減壓、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失衡等適當的準備後,早期施行手術。右側結腸癌,可作右半結腸切除一期回腸結腸吻合術。如病人情況不許可,則先作盲腸造口解除梗阻,二期手術行根治性切除。如癌腫已不能切除,可切斷末端回腸,行近切端回腸橫結腸端側吻合,遠切端回腸斷端造口。左側結腸癌並發急性腸梗阻時,一般應在梗阻部位的近側作橫結腸造口,在腸道充分準備的條件下,再二期手術行根治性切除。對腫瘤已不能切除者,則行姑息性結腸造口。

  在結腸癌手術切除的具體操作中,首先要將腫瘤所在的腸管遠近端用紗布條紮緊,以防止癌細胞在腸腔內擴散、種植。隨即結紮相應的血管,以防止癌細胞血行轉移;然後再行腸袢切除。

  結腸癌手術的術前準備十分重要。常用的一類是口服腸道抗菌藥物、瀉劑及多次灌腸辦法:

  (1)全腸道灌洗法,於術前12~14小時開始口服37℃左右等滲平衡電解質液(用氧化鈉、碳酸氫鈉、氯化鉀配製),引起容量性腹瀉,以達到徹底清洗腸道目的,一般灌洗全過程約需3~4小時,灌洗液量不少於6000ml。灌洗液中也可加入抗菌藥物。但此法對有的病人不能耐受;對年邁體弱,心、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和腸梗阻者,不宜選用。

  (2)於術前2日進流質飲食,口服腸道抗菌藥物(如新黴素,磺胺胍及甲硝唑等)和瀉劑(如蓖麻油10~30ml或硫酸鎂15~20g,每日1次),術前晚清潔灌腸。

  (3)口服5%~10%甘露醇法,較前法簡便。但因甘露醇在腸道內被細菌酵解,可產生因術中使用電刀而易引發爆炸的氣體,應予注意,對年邁體弱、心功能差者,也應慎用。上述這些術前腸道準備措施可使結腸排空,並盡量減少腸腔內細菌數量,減少手術後感染。

  3、化學藥物治療

  化學藥物治療不論輔助化療或腫瘤化療均以5-FU為基礎用藥。輔助化療適用於根治術後DukesB及C期病人,常用方案:

 (1)5-FU:每日450mg/m2,連續5日靜脈注射。間歇4周後,每次450mg/m2,每周1次,連用48周,與此同時應用左旋咪唑50mg,3次/日,每2周服3日,連用1年。

(2)CF/FU方案:CF(亞葉酸鈣)每日20或200mg/m2×5日;5-FU每日450或370mg/m2×5日,靜脈滴注,每4周重複,術後共應用6療程。

(3)口服FT-207(呋氟尿嘧啶):100~150mg/m2×5日,每日3次,總量達20~30g。

  結腸癌的預後較好,經根治手術治療後,DokesA、B及C期的5年生存率約分別可達80%、65%及30%。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