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是對藥物治療的過敏毒性。與大多數病例有關的僅是少數藥物(在80多種相關藥物中),藥物相關性病因的識別很重要,因為嚴重的腎髒損害經常可預防或逆轉。結節病、軍團菌病(由軍團菌引起的一種以肺炎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鉤端螺旋體病、鏈球菌和病毒感染和某些中草藥亦可能有關。
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一般預後較好,停止使用有關藥物後,腎髒損害多能恢複。但對慢性持久性腎間質損害,預後較差,可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
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表現各異,但典型表現是暫時性與用藥或感染有關的急性腎衰伴或不伴少尿。在多數病例中出現發熱,可伴有皮疹,尿沉渣中常出現白細胞、紅細胞和白細胞管型,但有時可無異常。75%的病例可同時在血和尿中出現性嗜酸性細胞,蛋白尿通常是少量的。非類固醇抗炎藥誘導的疾病,典型的常缺乏發熱、皮疹和嗜酸性細胞增多表現,但經常可見腎病範圍蛋白尿伴腎小球微小病變(亦見於氨苄青黴素、利福平、幹擾素或雷尼替丁)。許多病人出現小管功能障礙體征,如多尿(濃縮缺陷)、容量減少(Na保存缺陷)、高鉀血症(K排泄缺陷)和代謝性酸中毒(酸排泄缺陷)。
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尚未有效預防措施對藥源性的,應注意用藥安全一日三餐要有規律,避免過於疲勞,生活起居要有規律
腎活檢是明確診斷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的唯一方法。最早期表現是間質水腫,典型的隨後出現間質淋巴細胞、漿細胞、嗜酸性細胞和少量嗜中性白細胞浸潤。嚴重病例中,可見炎性細胞侵入襯在小管基底膜的細胞間空隙(小管炎)。在其他標本中,可能見到繼發於甲氧苯青黴素、磺胺類藥、分枝杆菌和真菌的肉芽腫反應。
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患者應臥床休息,大量飲水,每日攝入水量應在25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促進細菌、毒素及炎性分泌物迅速排出。患者可食用酸性食物或口服大量維生素C,使尿液酸化。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應提供豐富的營養,包括充分的熱量、數量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
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的治療主要是治療急性風濕熱,對腎髒改變要追蹤觀察,注意鑒別診斷。因本病為短期,自限性,無需特殊的治療,一般隨風濕熱的好轉而好轉或恢複正常。若血尿明顯者可參照IgA腎炎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