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腸係膜上動脈和腹主動脈三者的解剖特點與本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在正常情況下十二指腸位於腹主動脈及其向前的分枝有-腸係膜上動脈的夾角之中,十二指腸的前方為斜行的腸係膜上動脈,其後為腹腔動脈和脊柱,通過血管造影正常人夾角為47~60°,當腸係膜過長過短,內髒下垂,脊柱前傾以及腸係膜上動脈本身的變異等均可造成。腸係膜向下牽拉,使夾角變小,常<6~25°而壓迫十二指腸的水平部,形成腸管的狹窄,而出現十二指腸梗阻症狀。
容易並發腸狹窄,腸梗阻,十二指腸梗阻,營養不良等。胃十二指腸明顯擴張,幽門通暢,於十二指腸橫部突然受阻,可見明顯逆蠕動,俯臥位或左側臥位後,十二指腸瀦留。上腹部疼痛,飽脹,嘔吐,上腹部疼痛,飽脹,暖氣。常於餐後2-3小時或夜間發生嘔吐,嘔吐物含膽汁和宿食,進食後站立或坐位症狀明顯,俯臥位或嘔吐後可使症狀減輕或消失。調節飲食,餐後胸膝位半小時,加強腹肌鍛煉等可使發作減少。
根據間歇性進食後腹脹,惡心嘔吐,症狀與體位有關,仰臥位時加重,俯臥位,側臥位時減輕,和X線造影顯示十二指腸水平段有壓迫征象,B型超聲或血管造影檢查顯示腸係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夾角縮小時一般可做出診斷。
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長時臥床者多見,呈慢性間歇性發病,持續數天後可自行緩解,也偶見急性發病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十二指腸梗阻的表現,進食後上腹部飽脹,疼痛,隨後出現惡心嘔吐,嘔吐量較大,類似於幽門梗阻,本病突出的特點為症狀與體位有關,仰臥位時由於向後壓迫症狀加重,而俯臥位,膝胸位,左側位時可使症狀緩解,梗阻嚴重時可伴有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反複發作患者可有消瘦,貧血等營養不良表現,還有一部分出現神經官能症表現。
1、腸係膜多屬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並發,或繼發於腸道炎症之後因此平時注意預防感冒發熱和注意飲食規律
2、預後:本病預後良好,常在3~4天內自然緩解
3、預防:對伴有發熱,特別是兒童及青壯年,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症狀應立即進行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療,預防發生急性非特異性腸係膜疾病
1、腸道X線造影:在緩解期多無異常發現,在發作期可見十二指腸壓迫征象,於第三段的(水平端)中心處呈縱形刀樣阻斷或呈瀑布狀下落,鋇劑通過緩慢,可在十二指腸停留6小時以上,近端有腸管擴張,並與體位改變有關,20%可伴有胃擴張。
2、B型超聲檢查:有人認為定時超聲顯像有較高的診斷價值,B型超聲顯示“鬥形”或“葫蘆形”圖像。
一、腸係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征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1、術後一周可吃半流飲食,如麵條、餛飩、小米紅棗粥、包子、麵包、蘇打餅幹、燴豆腐、清蒸魚、燴鮮嫩菜末等。
2、容易消化促進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海帶、豬血、胡蘿卜等水果:山楂、菠蘿、木瓜等;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各種蔬菜、水果、糙米、全穀類及豆類,可幫助排便、預防便秘、穩定血糖及降低血膽固醇;
3、宜吃清淡有營養,流質的食物,如米湯,菜湯,藕粉,蛋花湯,麵片等;
4、宜吃加工或烹飪精細的食物,以利咀嚼及消化。全蛋每周可吃1—2個。奶類及其製品、五穀根莖類、肉魚豆蛋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等六大類食物,宜多樣攝取,才能充分的獲得各種營養素;
5、宜吃富含蛋白質及鐵質的食品,如瘦肉、魚蝦、動物血、動物肝腎、蛋黃、豆製品以及大棗、綠葉菜、芝麻醬等;
6、選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涼拌、燒、烤、鹵、燉等方式烹調;禁食肥肉、內髒、魚卵、奶油等膽固醇高的食物。
二、腸係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征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不宜食產氣的食物,如牛奶、豆漿以及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如芹菜、黃豆芽、洋蔥等。
2、術前忌食長膳食纖維、脹氣的食物如:芹菜、白菜、油菜、蘿卜、土豆、紅薯、黃豆、蠶豆等。
術後忌食油膩、粗糙、腥發的食物,如:肥肉、動物內髒、糙米、狗肉、羊肉、牛肉、熏魚等。
3、忌粗糙食物:手術後3~4天,肛門排氣後,提示腸道功能開始恢複,此時可給以少量流質,5~6天後可改為少渣半流質飲食。忌食雞肉、火腿、鴿肉以及各種蔬菜的湯類。此物即使煮的很爛,也不能操之過急。
4、禁油膩食品:即使到了第10天,機體能承受軟飯時,油膩食品也不能早食,如母雞湯、肉湯、羊肉、肥肉、排骨湯、甲魚等。
5、忌食發物:即使術後拆線,也應禁食狗肉、羊肉、雀肉、雀蛋,筍幹、大蔥、南瓜、牛肉、香菜、熏魚、熏肉、辣椒、韭菜、蒜苗、淡菜等。
症狀輕微者應控製飲食、臥床休息,最好采用俯臥位、側臥位,惡心嘔吐明顯者靜脈補充液體及電解質,經對症處理多數患者可逐漸緩解症狀。經內科治療無效和時可行十二指腸空腸側側吻合術或Treitz韌帶鬆解術,療效滿意。愈合後注意患者的腸胃的食療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