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先天性脊髓血管在發育上的異常或畸形。受累脊髓以胸段多見,腰骶段次之。亦有累及脊髓全長者。臨床上可出現突然頭頸或腰骶部疼痛、不完全性或完全性截癱或四肢癱。截癱具有緩解期是其特征性表現。發病年齡以青年和中年人多見。如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根治手術,許多病人可獲得較好的療效。
1、發病緩慢,病程中症狀可有緩解,病變部位平麵以下出現部分或完全橫貫性損害征象。
2、腰穿檢查蛛網膜下腔有不同程度阻塞。腦脊液呈淡黃色或無色透明,蛋白含量增高,有時含紅細胞。
3、脊髓血管造影或脊髓碘油造影可顯示病變及範圍。MRI有時可顯示呈流空效應的團狀或蚯蚓狀畸形血管影。
髓內型患者的臨床表現與硬膜型者有明顯的不同,前者常引起髓內和蛛網膜下隙出血,約3/4的患者有出血史,且有1/3的患者出現急性神經功能障礙症狀,表現為進行性肢體肌無力,感覺障礙,括約肌功能異常和性功能障礙,髓內血管畸形患者中約1/5伴有髓內動脈瘤,而這些脊髓動脈瘤又常常位於供給髓內的主要滋養血管,脊髓動脈瘤的患者大多可出現蛛網膜下隙出血,且病史大多較長,病變位於中胸段的患者比病變位於其他部位的患者預後要差,這可能與該區段側支血管少及椎管矢狀徑較小有關,而頸段的患者預後則較好。
一、預後
手術治療後,一般預後良好
二、治療原則
1、手術切除
2、血管栓塞術:手術難以切除者可用此法
3、放射治療:對小型畸形血管可能有效但總體療效欠佳,故多不主張使用
三、用藥原則
1、自發出血者立即使用6-氨基己酸等止血藥
2、術後可使用脫水劑以減輕局部脊髓腫脹
3、術前術後使用神經細胞活化劑以促進神經功能恢複
4、對症及支持治療
脊柱MRI檢查:
MRI檢查具有重要作用,髓內的病灶可通過T1加權影像上的流空征加以區別,在T2加權像上於脊髓內常有異常信號出現,脊髓周圍的流空征提示脊髓病變周邊的部分,脊髓動脈造影對確定髓內病變的範圍及性質更具重要作用,尤其是DSA技術對區分Ⅱ型和Ⅲ型病變將有所幫助,操作時應有所選擇,必要時可進行雙側肱動脈或雙側股動脈注射造影,作為篩選檢查的一部分,選擇性主動脈插管以及椎動脈,頸動脈和髂股血管的插管造影在確定髓內病變供應的滋養動脈上均具有相應的作用,可酌情選擇。
一、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手術後食療方:
1、紅棗紅糖煮南瓜
[組方]鮮南瓜500g、紅棗20g、紅糖適量。
[製法]南瓜去皮,切成小方塊,加入紅棗、紅糖,清水煮熟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空腹時食用更佳。
[適用]術後氣血兩虛、體質虛弱者。
2、黑芝麻豆奶
[組方]黑芝麻30g、黃豆粉40g。
[製法]黑芝麻用微火翻炒至熟,研成細粉備用,將黃豆粉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調拌成稀糊狀,浸泡30分鍾,小火煨煮至沸,用紗布過濾收取豆漿,再加入鍋中,用小火煨煮至沸,調入黑芝麻粉,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服時可酌加紅糖。
[適用]手術後氣血兩虛,肝血不足者尤適宜。
3、黃芪鱸魚湯
[組方]鱸魚1條(200g)、黃芪30g、懷山藥30g、陳皮6g、生薑4片。
[製法]將鱸魚去雜洗淨切成塊。黃芪、山藥、陳皮洗淨,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小火煨1小時即可。
[用法]飲湯食肉。
[適用]健脾益氣,開胃和中,手術後病人恢複體質尤為適用。
4、紅棗燉兔肉
[組方]紅棗60g、兔肉250g。
[製法]將兔肉洗淨,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切成小塊與紅棗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加入料酒,改用小火煨燉40分鍾,待兔肉熟後加入蔥花、薑末、鹽、味精、五香粉拌均勻,煨沸再加入香油即成。
[用法]佐餐當菜,隨意服食。
[適用]雙補氣血,恢複術後體力、精神。
二、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吃哪些對身體好:
1、多吃素類食品,少吃肉類,可選擇豆類的食品或者粗纖維的食品,原蔥和黑巧克力對血管有益。
2、多食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D的新鮮蔬菜及水果。
三、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手術後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肥膩,避免寒冷及刺激性食品。
2、禁食發物。如魚類、蝦、蟹、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等。
3、盡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蔥、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4、戒煙戒酒、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1、髓內血管畸形的治療常需血管內療法與顯微外科手術相互配合。當脊髓後動脈的分支有多根動脈供應時,血管內治療最為有效。脊髓前動脈的注射造影因為有可能損害正常的脊髓血流而變得複雜,特別是在脊髓前動脈不終止於血管畸形處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2、暫時性球囊阻塞、異戊巴比妥試驗和體感誘發電位有助於血管內治療病例的選擇。聚乙烯乙醇和氰化丙烯酸鹽為這類病變血管內治療的常用藥物。
3、顯微外科治療適於髓內多個血管球樣病變,這些病例常有明確的動脈供應。未成熟型病變在脊髓內的範圍更為廣泛,要把這些病變從有功能的脊髓組織上區別分離開來,往往是比較困難的。雖然體感誘發電位和暫時性滋養動脈夾閉的應用有助於對這些病變的判定及便於顯微外科手術的操作,但絕非易事。一般情況下,位於背側或中線部位的病變最便於外科手術切除,尤其是病變呈頭尾方向延伸狀者,包括超過兩個椎體者;但病變與脊髓前動脈密切相連者,則不適於外科手術。
4、手術患者取俯臥位,手術全程連續體感誘發電位(SEP)和運動誘發電位(MEP)監測。先行超過病變範圍的椎板開窗術。切開硬膜及蛛網膜以後,辨認並沿著這些滋養動脈分支,到與病灶連接處行銳性分離,遊離動脈分支,電凝和切斷。在病變處行中線或旁中線切開脊髓。用棉卷輕柔分離,直至能清楚地辨認病灶。動脈滋養血管隨後被分離、電凝並切斷,將病灶輕輕地從靜脈根部分離露出。位於更腹側的滋養動脈分支在分離的後期變得更為明顯。小心地使用寬頭雙極電凝以減少靜脈曲張。術中需首先確定髓內病變可否切除。對未成熟型病變,可在誘發電位監控下進行減壓或選擇性夾閉滋養動脈。
5、未經治療的髓內血管畸形患者的神經功能將逐漸惡化。10~20年後,約半數病例的神經功能有顯著的惡化。在病灶能夠手術切除的患者,其療效大多令人滿意,且病情穩定。髓內病變被完全切除者中,60%的患者神經功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