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產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法是導致學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1、傳統思想
中國長期的家長專製思想在一些家長中仍然存在,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識。因此,孩子不會或很少會把父母當成自己的傾訴對象,怕自己做錯事後,受到家長責備。
2、教育不當
一些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學常識,對子女教育急於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當子女出現過失時,家長不是與子女一起分析錯誤,商量補救辦法,而是責罵甚至毆打子女,使孩子在犯錯誤時感到孤立無援,產生叛逆心理。
3、缺乏交流
父母沒有做到與子女的充分交流,而是定下一些嚴格的規定來約束限製子女的行為,就容易使子女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
4、社會因素
學校老師的教育方式也是導致學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師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忽略與學生的交流,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叛逆心理。此外,大眾媒體一些不恰當的渲染也是導致叛逆心理的一個因素。
“逆反期”的心理、行為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會導致青少年對人對事產生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對抗社會等病態性格,使之信念動搖、意誌衰退、工作消極、學習被動、生活萎靡等,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態心理轉化,從而走向極端。
青少年心理叛逆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事情。
2、認為絕大多數規章都是不合理的,應該廢除。
3、如果父母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青少年感到厭煩不安。
4、對於與老師作對的同學大加讚賞。
5、認為家長的話有漏洞,家長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和憤怒。
6、一旦決定做某件事,不管別人怎樣勸阻也不會改變主意。
青少年時期正是建立自身價值觀的時期,父母應尊重子女的價值取向,加強與青少年的交流溝通,用引導的方式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而不是用強製命令的方式與青少年交流父母、老師都以平等和謙卑的態度對待青少年,加強與青少年的交流溝通,可避免叛逆心理的產生此外,大眾傳媒應作出正確的引導,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青少年心理叛逆在確診時,除依靠其臨床表現外,還需做心理檢查。檢查時,根據孩子的表現,以及心理醫生的親自診斷,即可確診。
青少年心理叛逆患者在飲食方麵,應以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吃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遠離煙酒,樹立正確的思想觀。
青少年心理叛逆在治療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冷靜
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等子女冷靜下來再進行溝通。
2、尋求意見
父母應積極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
3、了解孩子
家長應嚐試去了解子女,隻有進入子女的內心世界,才能相處得更融洽。
4、改變教育方法
對子女的管教,需要不斷改變方法。一旦發現某一種方法行不通時,隨時轉變方式,不斷試驗,直至發現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