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嘔吐這個症狀是由許多輕重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這與新生兒的解剖生理特點有關,如大腦皮質發育不成熟,對嘔吐中樞的控製能力差;食管肌層的彈力纖維發育差,賁門括約肌鬆弛而幽門括約肌力強;胃容量較小而需要的入量較多;胃黏膜對各種刺激較敏感等,消化道畸形也是引起嘔吐的重要原因,應及時明確診斷,常見的病因有:
1.消化係統疾病 (40%)
各種消化係統疾病都可引起嘔吐,主要有消化道先天畸形,梗阻,炎症,感染,出血,功能失調等。
(1)消化係統功能紊亂:
如吞咽功能不協調,胃食管反流,賁門失弛緩症,幽門痙攣,胎糞性便秘,胎糞排出延遲等。
(2)消化道黏膜受刺激:
如咽下綜合征,胃出血,應激性潰瘍,牛奶過敏等。
(3)消化係統炎症:
如急性胃炎,急性腸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腹膜炎等。
(4)消化道梗阻:
多數為先天畸形所致。
①上消化道梗阻:食管氣管瘺,食管閉鎖,食管裂孔疝,胃扭轉,幽門肥厚性狹窄,環狀胰腺,先天性膈疝等。
②下消化道梗阻:如腸旋轉不良,小腸重複畸形,腸狹窄,腸閉鎖,先天性巨結腸,肛門閉鎖等,少見疾病有嵌頓疝,腸套疊等。
2.全身性疾病 (30%)
許多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嘔吐,常見的有以下幾方麵:
(1)感染:
新生兒感染常引起嘔吐,如敗血症,呼吸道感染,泌尿係統感染等。
(2)顱內壓增高:
引起顱內壓增高的疾病會導致嘔吐,如中樞神經係統感染,腦水腫,腦積水,顱內出血,顱內腫瘤等。
(3)先天性代謝性疾病:
一些先天性代謝性疾病由於代謝紊亂而導致嘔吐,如氨基酸代謝疾病(高氨血症,苯丙酮尿症,甘氨酸血症),糖代謝疾病(半乳糖血症,楓糖尿症),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等。
3.其他因素 (10%)
一些非疾病因素也可引起新生兒嘔吐。
(1)喂養不當:喂養不當是引起新生兒嘔吐的常見原因,尤其嬰幼兒時期,主要原因有:喂奶次數過於頻繁,喂奶量太多,濃度不適合,牛乳太熱或太涼,乳方多變;奶嘴孔過大或過小,媽媽乳頭下陷;喂奶後平臥,體位多動,由於喂奶過多,或因吞咽過快,吞入空氣等,常在喂奶完畢後不久發生吐奶。
(2)藥物:許多藥物可引起消化道反應,發生嘔吐,如紅黴素,兩性黴素B等。
二、發病機製
嘔吐是由消化道及其他有關的一些髒器,器官藉一係列複雜的神經反射來完成的,在此反射弧上任何一個環節的興奮衝動增加或加強時,就會產生嘔吐,引起新生兒嘔吐的原因與其他年齡組小兒不盡相同,此種差異取決於新生兒的解剖,生理特點及其出生後內,外環境的急劇變化,也取決於胚胎期各髒器,尤其是前,中,後原腸分化和發育的狀況,第四腦室下的嘔吐中樞及其更高級的中樞,受全身炎症或代謝障礙產生的毒素刺激,或顱內壓升高,均可引起嘔吐,內科一些常見情況引起的嘔吐,如出生時咽下羊水或產道血液,刺激胃黏膜常引起嘔吐;胃食管反流(GER)是新生兒嘔吐的常見原因,主要與新生兒食管下端括約肌較鬆弛,胃排空延遲,腹內壓增高等因素有關;幽門痙攣引起的嘔吐,為幽門神經肌肉功能暫時性失調所致,常在喂奶後不久出現嘔吐。
新生兒消化係統的解剖生理特點為食管鬆弛,蠕動功能較差,胃呈水平狀(成人為垂直型),容量小,胃上端和食管連接處賁門較鬆弛,胃下端和十二指腸連接處幽門相對較緊等,使食管和胃形似一個長頸的敞口瓶,胃中的東西很容易通過食管倒流出來,腸道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較差,適應差,易感性高,分泌胃酸及蛋白酶的功能較差,由於上述種種解剖,生理及生後環境溫度,營養攝取,代謝,排泄等的變化,使初生新生兒,尤其早產兒,很容易發生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