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Bailli於1795年首次報告本病,病因未明。中樞神經係統疾病、感染、創傷、營養不良和激素分泌紊亂都曾經被考慮為發病原因,但尚無定論。
20世紀60年代的一項回顧性調查資料顯示,半數以上患者有服用噻嗪類利尿藥和氯化鉀病史。動物實驗中,小腸局部受刺激可引起發病。給猴每天服氯化鉀腸溶片500~1000mg,可引起典型的小腸潰瘍,但在狗的實驗中未得到證實。由於氯化鉀引起猴的小腸潰瘍得到證實,人們普遍認為,氯化鉀腸溶片口服後在小腸某段中迅速被溶解,以高濃度吸收,使腸血管和腸係膜血管痙攣,腸壁供血不足。引起環腔性缺血、壞死、潰瘍。說明小腸潰瘍為血管源性,推測任何原因引起腸壁局部缺血都有可能發生潰瘍。
人們還注意到此病發生年齡多在50歲以上,罹患動脈硬化、高血壓心髒病者多。老年人出現小腸潰瘍可能與血管硬化、腸供血不足、腸的小血管血栓有關。臨床觀察發現,潰瘍大部分位於係膜對側,這也提示與供血不足有關。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腸溶性阿司匹林的廣泛應用,本病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因此,有學者認為腸溶性非甾體類固醇藥與本病發生有關。其機製為,此類藥物能抑製前列腺素合成,導致腸黏膜完整性下降,通透性增加。給本病患者服用正常情況下不易吸收的物質,可從尿中將這些物質檢測出來,支持這一理論。由於黏膜通透性的增加,某些致病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可為細菌、病毒或其他)、毒素及膽酸得以進入腸黏膜,導致潰瘍形成。
二、發病機製
潰瘍多為單發,亦可多發。有報告稱病變位於回腸者是空腸的兩倍,遠端回腸多於近端回腸。但是也有作者報告稱位於空腸者多見。潰瘍多為小橢圓形、圓形或環形,邊緣較整齊,呈鑿緣狀,界限清楚。基底覆蓋以炎性肉芽組織,周圍有輕度水腫。病變主要侵犯黏膜和黏膜下層。表現有黏膜壞死、潰瘍、炎性細胞浸潤及結締組織增生;潰瘍周圍黏膜化生為幽門腺型,小血管內有機化的血栓,除穿孔外一般不侵犯肌層。多發性潰瘍者,潰瘍之間黏膜正常。潰瘍直徑在0.5~4.0cm,多數為1.0~2.0cm。潰瘍多位於腸係膜緣對側的黏膜,偶見潰瘍環腸管發生。少數患者,可見環繞腸腔的纖維肌性隔膜形成,這也是產生腸梗阻的病理基礎。急性潰瘍缺少炎症反應,易發生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