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性腦梗死檢查
一、檢查
對於無症狀腦梗死患者應注意尋找病因,一般應進行血糖、血脂、血液流變學檢查。
1.腦CT掃描
無症狀腦梗死可單獨存在,或與症狀性腦血管病同時存在。但是無症狀腦梗死的存在,可能使其發生症狀性腦梗死的病情加重,並增加腦梗死複發的危險。無症狀腦梗死的腦CT掃描特點是梗死範圍小,發生在皮質下白質,病變多局限於一個腦葉,梗死單發或多發,一般為多發,文獻報道單發病灶多發生在右側大腦半球,即非優勢半球。無症狀腦梗死的梗死部位以基底核和內囊常見,也可見於其他部位。病灶範圍一般較小,直徑多小於1.5cm。其他病灶較大者因位於皮質下靜區。常不產生神經係統局灶性症狀和體征,也容易被臨床忽視。部分患者腦CT掃描顯示新鮮病灶與陳舊病灶並存,以腔隙性梗死多見。也有學者把無症狀腦梗死的腦CT表現分為腔隙性梗死、皮質梗死和交界區梗死3類。
2.腦MRI檢查
對於無症狀腦梗死,由於病灶一般較小,臨床又缺乏神經係統局灶性症狀和體征的特點,腦MRI檢查優於腦CT掃描。梗死灶多位於基底核和內囊,即尾狀核頭旁、側腦室前角旁或外方、內囊外側、蒼白球、內囊、額葉、頂葉、顳葉、小腦部位。關於病灶數量,可以是單發病灶,也可以是多發病灶。根據腦MRI檢查可以分以下2型:
①腔隙性腦梗死:病因多為高血壓性微血管病所致,病灶直徑<1.5cm,病變多位於深穿支供血區,常累及基底核和內囊。因病灶範圍小,症狀輕微或無臨床症狀,易被忽視。
②非腔隙性腦梗死:病因多為心源性栓子造成,病灶直徑>1.5cm,病變常累及大腦皮質,以額頂區和枕區受累常見。病變部位多位於額頂葉或枕葉,因其位於皮質下靜區,未接近重要結構,故常缺乏主訴,易被患者與醫師忽視。腦MRI檢查對無症狀性腦梗死的診斷優於腦CT掃描,對腦幹、小腦梗死均能清晰、準確地發現。
3.腦電地形圖或腦電圖
腦梗死腦電地形圖異常率為80%~93%,腦電圖異常率也可達40%~70%。腦電圖對皮質缺血敏感性高,可提示皮質功能受損及定位以證實臨床早期診斷,指導治療。急性期因腦組織缺血、水腫、神經元活動異常,故腦電地形圖陽性率高,而急性期後,病損組織水腫消退以及側支循環建立和部分功能代償,使腦電地形圖的異常率下降,所以腦電地形圖對無症狀腦梗死的早期診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腦電地形圖能定量定位地顯示大腦功能變化,故對無症狀腦梗死的檢出陽性率高於腦電圖。並且能早於腦CT掃描或腦MRI檢查做出診斷。
4.眼底檢查
多有視網膜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即動脈管腔變細,動脈壁的反光增強,反光帶增寬,可表現為銅絲樣改變,嚴重時動脈僵硬,呈銀絲樣改變。並呈現動脈血管白鞘,在視網膜動脈血柱的兩側有兩條白線叫血管白鞘,也是血管壁透明度降低的表現,血管白鞘發生在二級血管以下的動脈與靜脈交叉處,也是動脈硬化的表現。動靜脈交叉壓跡,靜脈可被壓如筆尖,重者靜脈被壓迫中斷或錯位。
5.其他檢查
根據患者情況,可以有選擇地進行相應檢查,例如DSA、腦MRA、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主要目的是尋找腦血管病的血管方麵的病因。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價格便宜、方便,能夠及早發現較大的血管異常。腦MRA檢查簡單、方便,可以排除較大動脈的血管病變,幫助了解血管閉塞的部位及程度。DSA能夠發現較小的血管病變,並且可以及時應用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