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檢查
一、檢查
1.體格檢查體格檢查往往缺少明顯體征。少數患兒晚期在肺部可聽到細濕羅音。約半數小兒可有全身淋巴結、肝、脾腫大。
2.血象 白細胞總數可以明顯增高,中性多形核白細胞增高及核左移,淋巴細胞減少,單核細胞增多。少數病人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增高。約40%患兒白細胞升高,有時可達20*109/L(20000/mm3)以上,伴有粒性白細胞增多及核左移,少數患兒有類白血病反應。我們曾見到有呈再生障礙性貧血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反應性網狀內皮細胞病表現者。
3.血液檢查 血沉可增快。
4.病原菌檢查 痰或胃液中結核菌的檢出率不高。
5.結核菌素試驗 約4.3%病兒對OT 1mg仍為陰性(假陰性)。
6.腦脊檢查液檢查 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有助於發現結核性腦膜炎。
7.X線檢查一般在臨床症狀出現2周後X線片上才有發現。胸部透視檢查往往容易漏診。早期X線片不典型,可見肺透明度減低或紋理消失似有微粒感,心緣模糊,肺門影可增大。當疑及本病時應重複照肺部X線片。
典型的X線所見為兩肺散在均勻一致粟粒狀陰影,肺紋理消失,粟粒灶周圍呈炎性反應和病灶融合時則呈點片雪花樣陰影。病變進展融解可形成空洞或小泡性肺氣腫,嚴重者可並發自發性氣胸,縱隔氣腫或皮下氣腫。本病常同時存在原發性肺結核病灶。
嬰幼兒由於病灶周圍反應顯著和易於融合,點狀陰影邊緣模糊、大小不一而呈雪花狀。病變急劇進展時可形成空洞,有時可見蜂窩性肺氣腫、肺大皰、自發性氣胸、縱隔氣腫和皮下氣腫等。臨床上一般須在症狀出現1~3周後才能見到典型X線改變。
8.眼底檢查應作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的常規檢查之一,眼底檢查34%患兒發現脈絡膜結核結節。少數患兒可見皮膚粟粒疹,均可協助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