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型粒-單核細胞白血病檢查
1.血象
外周血檢查表現為紅細胞、血紅蛋白(Hb)不同程度的下降;白細胞計數(WBC)約半數以上明顯增高,餘可正常或降低,此時又稱低增生性白血病。白細胞升高者外周血中易見到白血病細胞,是診斷白血病的有力證據。白細胞降低者血中不易見到白血病細胞,又稱為非白血性白血病(aleukemic leukemia)。有報告1024例ALL患兒的血象如下:①白細胞<10×109/L者占34%,(10~24)×109/L占25%,(25~49)×109/L占22%,>50×109/L者占19%。②Hb水平<70g/L占44%,70~110g/L占43%,>110g/L占14%。③BPC≤20×109/L占29%,(20~49)×109/L占23%,(50~99)×109/L占20%,≥100×109/L占29%。
2.骨髓象
初診急白患兒的骨髓象絕大部分增生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少數病例顯示增生低下稱為低增生性白血病,後者預後較佳。至今為止骨髓象仍是診斷急白的最確切依據,其中原始加幼稚細胞的比例≥30%方可診斷,ANLL還要去掉紅係再計算這個比例。由於骨髓中正常造血細胞的分化成熟障礙,代之而起的是大量停滯於某個階段的白血病細胞,因之出現成熟過程中的一至多個階段缺如,稱為“裂孔”現象。AML中尤其是原幼粒細胞中,常可見到棒狀的Auer小體,在與ALL的鑒別中有一定價值。近年發現3,3-二基聯苯胺染色的AML細胞中可見到棒狀或紡錘形phi小體,50%以上的急粒中可檢出,有助於鑒別診斷。
3.其他
白血病的免疫學、細胞化學、細胞遺傳學檢查前已述及,透射電鏡等的使用可幫助診斷M7和急性未分化性白血病,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在B-ALL和AML中明顯減低,在T-ALL、C-ALL Pre-B-ALL中均明顯增高,因而有一定鑒別意義。
1.胸片檢查
急白的X線多為非特異性,胸片常有肺門淋巴結腫大,白血病浸潤肺時可見斑狀影。T-ALL常有縱隔腫塊影。
2.骨X線片檢查
常顯示骨質疏鬆和脫鈣,有時有局灶性溶骨和層狀骨膜反應征,長骨幹骨骺端出現密度降低的橫紋帶稱為白血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