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炎症性腸病血液學檢查
1.血紅蛋白與血漿蛋白
輕型多正常或僅輕度下降,中、重型可有輕度或有中度下降,甚至有重度貧血與低蛋白水腫。Hb下降可歸因於慢性炎性出血與蛋白丟失,鐵及其他造血物質缺乏或吸收不良,尤其克羅恩病的回腸病變易致維生素及礦物質吸收障礙與慢性炎症有關的骨髓造血抑製等。另外,盡管患者腎功能正常,紅細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在炎症性腸病貧血的形成中亦起著重要作用。
2. 白細胞計數
大多數患者正常。中、重型患者可有輕度升高,少數重症患者可高達
30X109/L,有時以中性粒細胞增高為主,嚴重者可出現中性粒細胞核左移並有中毒顆粒,潰瘍性結腸炎白細胞計數增多可能與炎症活動有關,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也可升高粒細胞。另外,治療時應用免疫抑製劑,其淋巴細胞計數可能降低。
3.血小板計數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患者複發時,血小板計數可以升高。相對輕、中型潰瘍性結腸炎,重型患者的血小板計數大於400X109/L更常見。但本指標並未廣泛應用於炎性腸病的診斷。
二.炎症性腸病糞便檢查
1.糞便常規檢查
肉眼觀以糊狀黏液膿血便為最常見,重症者糞質極少,少數患者以血便為主,伴有少量黏液或無黏液。鏡檢可見大量紅細胞、膿細胞,還可見嗜酸性粒細胞,急性發作期糞便塗片中常見有大量多核的巨噬細胞。
2.病原學檢查
炎性腸病病原學檢查目的在於排除感染性結腸炎,是本病診斷的一個重要步驟。
三.炎症性腸病血沉(ESR)檢查
炎性腸病患者活動期ESR一般均見增高。ESR一般可反映病情活動性,國外報道,緩解期患者平均ESR為18mm/h,輕度活動者為43mm/h,中度活動者62mm/h,重度活動者83mm/h。ESR改變反映了本病活動期血清中某些蛋白質濃度的改變。當血清中某些蛋白質濃度,尤其是r-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和Y-球蛋白,以及血細胞比容改變時,ESR會發生變化。由於與ESR有關的血清蛋白半衰期長,若臨床症狀很快改善,ESR往往在臨床症狀緩解後數天才下降。因此,ESR不能及時反映患者的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