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大多數單發骨軟骨瘤常在兒童或青少年時發現,約有70%~80%病人發生在20歲以下。
1、症狀與體征
無自覺疼痛症狀,無壓痛,逐漸長大的硬性包塊是其臨床特點。稍大的腫瘤有時可見皮下有一突起。當腫瘤過大,或由於解剖部位特殊,可以產生相應的臨床症狀及體征。如腫瘤基底部骨折可以引起疼痛、腫脹。
2.好發部位
凡有內生軟骨骨化的骨骼均可產生骨軟骨瘤。在長管狀骨,特別是在股骨(30%)、肱骨(20%)、脛骨(17%)是最常發病部位。而在某些長管狀骨如橈、尺骨則不常見。下肢發病多於上肢,其比例均為2∶1。在長管狀骨典型發病部位是在於骺端,很少發生在骨幹或骨骺,如有發生可能是另一種疾患——Trevor病。骨軟骨瘤好發於長管狀骨生長快的部位,如股骨遠側幹骺端、肱骨、脛骨、腓骨近側幹骺端。
手、足部的小骨發病約占10%,髂骨占5%。脊柱發病較少(<2%),但常因壓迫脊髓而引起人們的注意。在脊柱上骨軟骨瘤好發於脊柱的附件上,特別是在棘突。常見於腰椎及頸椎。肩胛骨部骨軟骨瘤發病約為4%,常位於肩胛骨的前麵,在運動時可以產生疼痛及彈響。發生在肩胛骨的骨軟骨瘤攝胸片時,有時可誤診為肺內結節。
因為單發骨軟骨瘤直到長到相當大的時候才出現症狀,所以在8~10歲前很少見到。又由於其生長與骨骼類似,故在青春期前後其體積達到最大,所以大多數單發骨軟骨瘤病例在10~18歲間出現症狀,其後少見。
在骨骼的生長期,緩慢增大的無痛性骨贅幾乎是唯一的症狀。單發性骨軟骨瘤起源於骨平麵並與之相連,而與軟組織沒有粘連。一些單發骨軟骨瘤病例是完全無症狀的,可由於其它原因作影像學檢查時被發現。單發骨軟骨瘤可與覆蓋其上的肌肉、腱膜和肌腱等結構產生摩擦,在其表麵形成滑液囊腫。
幾乎90%的單發骨軟骨瘤位於四肢的長骨的幹骺端。最常見於膝周(尤其是股骨遠端)和肩周(肱骨近端)骨的幹骺端,其它依次為踝部、股骨近端、腕部。單發骨軟骨瘤較少發生於軀幹骨,而且主要見於肩胛骨、骨盆(多在髂骨),脊柱(後弓)。個別病例見於手和足的短管狀骨。一些位於深部的單發骨軟骨瘤,例如位於椎骨和髂骨,可因為無症狀而不被發現。
二、診斷
年齡因素具有診斷和預後的重要性。在青春期以前,單發骨軟骨瘤的生長是正常的,幾乎不可能產生周圍型軟骨肉瘤。相反,如果單發骨軟骨瘤在成人期重新開始生長,幾乎肯定其已轉變成軟骨肉瘤。
依據病史,年齡、臨床表現、好發部位、X線檢查,多能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