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感染後潛伏期平均2-3天。大部分病例約在1周以內,有時少數病例可在數周以後發病。女性比男性的症狀一般較輕,潛伏期也長。
初發為外生殖器部位的炎性小丘疹。24-48小時後,迅速形成膿皰,3-5天後膿皰破潰後形成潰瘍,境界清楚。潰瘍呈園形或橢園形,邊緣為鋸齒狀,其下緣有潛濁現象,周圍呈炎症紅暈。潰瘍底部有黃色豬油樣膿苔,並覆蓋很多膿性分泌物,剝去膿苔可見出血。疼痛明顯。觸診柔軟稱此為軟下疳。
軟下疳數目在最初僅為1-2個,因可自家接種,故可在附近又出現新生病灶。軟下疳大部分發生在外陰部位,男性多在冠狀溝、包皮、龜頭、包皮係帶處。女性多發生在陰唇、外陰、後聯合。陰部以外如手指、口唇、舌等部位也可見到。
病損處所屬的淋巴腺腫大。並且50%的患者約於數日到兩周間形成潰瘍。損傷多居一側(尤其左側),男性比女性較多見。稱此為橫痃。
軟下疳橫痃呈急性化膿性腹股溝淋巴腺炎,多為單側,局部紅腫熱痛,橫痃潰破後呈魚嘴樣外翻,俗稱“魚口”。近年由於及早使用了有效治療劑,控製了感染進一步發展,使典型的軟下疳橫痃已不多見。
異型軟下疳:
一過性軟下疳(transient chancroid):軟下疳損害小,4-6天內消失,但在2周左右之後,發生腹股溝淋巴結病,易誤診為性病性淋巴肉芽腫或生殖器皰疹。
隆起性軟下苷:潰瘍底部為凹陷下疳,肉芽增生形成隆起狀。
毛囊性軟下疳:呈針頭大的小型下疳,在外陰部毛囊深部形成潰瘍。
矮小軟下疳:是非常小的損害,很像生殖器皰疹所致的糜爛,但有不規則的基底和刀切樣出血性邊緣。
侵蝕性軟下疳:潰瘍進行速度較快,並向深部發展,在數日內陰莖或陰唇有大片壞死和脫落,從而常引起大出血,此種下疳多由並發其他細菌混合感染所致。
二、診斷標準:
根據發病前的性接觸史,尤其是不潔性交史,典型的臨床表現和經過,較短的潛伏期後發生軟而扁的丘疹、膿皰、潰瘍,單側性的化膿性淋巴結炎,直接鏡檢和培養檢出杜克雷嗜血杆菌,PCR檢測杜克雷嗜血杆菌DNA,即可作出診斷。
診斷依據:Barber氏對本病診斷作如下建議,並作為診斷標準:①陰部潰瘍,一個或多個;②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梅毒螺旋體陰性;③梅毒血清試驗陰性;④病損潛行性邊緣取材塗片,用瑞氏染色未發現朵諾凡小體(肉芽腫莢膜杆菌),而用革蘭氏染色可找到短小的革蘭氏陰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