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小夥子小趙(化名)的右耳垂五年前長出一個肉疙瘩,如今已有芒果大小。昨天上午,小趙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整形外科就診時,才得知肉疙瘩與當初打耳洞戴耳釘有關!五年前,小趙摘下了年少時戴上的耳釘,誰知耳洞處隨即出現異常,很快長出肉疙瘩,好像雞蛋那麼大。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可能與疤痕體質有關,也有可能是耳洞沒有注意消毒,有慢性感染的存在。還有一些病人,是因為耳釘材質低劣,金屬的慢性刺激也會導致異常增生。」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金明教授這樣解釋小趙的病因。
像小趙這樣的特殊體質病人在整形外科並不少見。廣州一個17歲女孩小潔(化名)也因貪靚戴耳釘而出現了疤痕疙瘩。14歲那年,她為扮酷,在雙耳每側打了3個洞。誰知,右耳上方耳輪處的2個耳洞在愈合時略有感染,逐漸生長為花生粒樣大小的疤痕疙瘩。
疤痕體質在人群中比例並不大,如果小傷口愈合後,表麵疤痕呈持續性增大,甚至有局部疼痛、紅癢,就有可能屬於疤痕體質。專家提醒,疤痕體質者不宜打耳洞。普通人在打耳洞時要注意器械消毒,避免傷口沾水,預防感染。
如果出現疤痕疙瘩,可到整形外科就診,切忌自行處理。有些人以為能摳掉增生的小疙瘩,實際上會造成感染擴大,令疙瘩瘋長。
延伸閱讀:疤痕體質有哪些特征?
一般具有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的患者可以判定為疤痕體質;通俗地講,就是疤痕突出皮麵並較外傷後的傷口麵積大者。
疤痕體質的人,發生手術、燒傷、外傷後,易形成症狀明顯的增生性疤痕或疤痕疙瘩。 目前醫學上,隻能根據個人的表現診斷疤痕體質,但無法真正通過哪一項化驗指標去檢驗一個人是否是疤痕體質。事實上,真正疤痕體質的人很少。診斷疤痕體質是要經過判斷的,治療上也要十分慎重,有時治療後反而失大於得。
正因為疤痕體質的人極少,有的書中將長疤痕疙瘩的人也稱為疤痕體質,疤痕疙瘩表現為傷口愈合後疤痕向外生長,突起皮膚表麵、質硬,也可有紅痛感覺,但生長到一定程度後,不再繼續擴展。
疤痕體質者其身體任何部位損傷後,都能出現如同疤痕疙瘩樣疤痕的無限增生,而疤痕疙瘩卻可以出現在正常人群的某些部位,或因某些原因引起的疤痕愈合。換句話說,疤痕疙瘩是疤痕體質的一種必然表現,而出現疤痕疙瘩的不一定屬於疤痕體質的人群。該類人在傷口愈合後。表麵疤痕呈持續性增大,不但影響外觀,而且局部疼痛、紅癢,疤痕收縮還影響功能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