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咬下嘴唇及吸吮動作很常見,是小兒的隨意運動。一般來說,3-4個月寶寶的吸允,很可能是吸允本能沒得到滿足;6-8個月以後,當孩子缺乏關愛、不被關注,尋求安慰時也會出現咬嘴唇等習慣。
咬下唇:嘴唇變厚
正常情況下,牙齒位於唇舌之間,舌肌和唇頰肌的壓力在牙齒內外處於平衡狀態。如果孩子有咬唇的習慣,則破壞了這種內外平衡,出現一係列的畸形。
咬下唇會使上前牙舌側和下前牙唇側(指上、下門牙)受壓,這種異常壓力會推動上門牙向前逐漸傾斜,壓迫下門牙向後移動。結果造成上門牙過度前齜,牙齒間出現縫隙;下門牙排列擁擠而不整齊,上下門牙前後距離較大。
咀嚼時不容易咬斷食物,上嘴唇也會被前齜的上牙支得向外卷縮而變厚,與下嘴唇難以並攏,形成“齒露唇開”的麵容,既影響牙齒的功能,又影響美容。
咬上唇:地包天
咬上唇時恰與上述情況相反,會造成上門牙內瞘,排列擁擠,下門牙稀疏及下頜骨前突。嚴重者甚至形成門牙反錯,俗稱“兜齒”、“地包天”整個麵部顯得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