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中的肺主管著人體的呼吸,因為人在呼吸的時候空氣中的細菌和灰塵比較多,很容易對人體造成呼吸道和肺部感染。而如果人的肺部出現問題的話,輕則會引發咳嗽,可是重則會導致人體呼吸困難。而通宣理肺丸就是一種治療肺部疾病的中成藥,但是通宣理肺丸終究是藥,它可以亂服嗎?
通宣理肺丸不能亂服
清代名醫程國彭在他的《醫學心悟》中說:“其人素有鬱熱,而風寒束之,熱在內而寒在外,諺雲‘寒包火’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如果平素內裏就有熱,再感受風寒,熱在內寒在外,就形成了民諺所說的“寒包火”狀態。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的周平安教授,是著名的中醫呼吸內科專家,北京幾次“流感”,甚至“非典”時期,都是他貢獻的藥方,幫北京人度過了沒有藥物可以應對的病毒感染時期。
他在近幾年給出的治療感冒的方子,基本上都強調現在人的感冒多是“寒包火”型的,就是外邊受了寒,身體裏麵卻有“火”,這和屋子的取暖設備過好,食物的過分精良有很大關係。
中醫講,“肺與皮毛相表裏”,皮膚是有散熱功能的,如果這一功能受阻,熱就會鬱悶在體內,而且鬱悶在肺經。北京兒童醫院每年接診的孩子中,有很多被稱為“複感兒”,就是一年中有反複多次呼吸道感染的孩子。醫生們發現,這種孩子基本上是被捂壞的,因為家長怕孩子著涼感冒,家裏的溫度很高,外出穿得很厚,恰恰是這種愛意,使孩子的皮毛宣透功能受阻,進而導致肺熱壅盛,呼吸係統的感染自然接踵而至。
人“上火”和自然界的“火”有共同特點,因為都是燃燒,所以都會有發紅發熱的現象。有火有熱的時候,鼻涕和痰的顏色一般都是偏黃的,嚴重的時候清晨咳出的痰可以是棕紅色的,是人經過一夜的“肺火”燒灼之後,肺內、咽喉部位的分泌液被濃縮的結果,這就是“肺火”的特點。
屬於“寒包火”這種類型的感冒的症狀是:發熱,全身的皮膚發緊,汗很少——這是表寒;同時還有大便幹,嗓子疼,呼吸時覺得自己的呼吸道是熱的,痰和鼻涕發黃甚至發紅,舌頭的質地也很紅,總覺得口渴咽幹——這是內裏有火。治療“寒包火”比單純的著涼複雜,如果不清內火的話,感冒就很難治好。
治療“寒包火”吃中成藥的話,一般要用感冒清熱衝劑或者通宣理肺丸,這兩個都是溫性的解表藥,可以使身體微微發點汗,借以發散包在體表的寒氣。同時必須配合黃連上清丸或者雙黃連口服液之類,清內裏的火熱,有時候甚至要緩瀉一下,才能內外兼顧。
還有一種感受是溫邪,同時裏邊也有火,等於內外都有熱,這個時候就應該吃銀翹解毒丸,再配合一點清內熱的藥,比如用大黃製成的“新清寧”片,使大便暢通,才能使肺熱有去處。
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裏”,所以通大便很重要。發熱的病人,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即便用了消炎藥,隻要大便不通,體溫就很難降下去。因為肺火唯一的通路就是大腸,大便也是人體重要的散熱方式,隻有大便通了,肺氣才能清利,體溫才能降下來。因此隻要不是一個脾虛的,總是腹瀉、大便不成形的人,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都一定要通便。可以用有通便作用的新清寧配合銀翹解毒丸或者感冒清熱衝劑一起吃,做到“裏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