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祛濕方法

作者:ronghua  時間:2019-04-30 17:31:23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秋季去濕氣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種,但人們要選擇一些對於自己的身體沒有任何傷害的方法,這樣才可以更快的去除掉體內所包含的濕氣,其實飲食療法就是一種比較好祛除濕氣的方式,不過要注意堅持,不能夠半途而廢,比如說薏米,魚腥草和花旗參等,這些食材都是具有滋補效果。

薏仁又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魚腥草具有特別的抗流感菌的作用,與豬肺一起燉湯,可以清熱、清肺,還有止咳的效果。

花旗參補氣,雲苓和白術都祛濕,此湯的作用除了補氣和祛濕,還有健脾的作用。

【成分】

主藥:黨參、茵陳、崗梅根、黃芪、蒼術、野菊花、陳皮。

輔料:蔗糖。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顆粒;味甜。

【功能主治】清熱祛濕,益氣生津。用於暑濕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熱口幹。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克(1袋),一日2到3次。

眾生清熱濕顆粒是由七味中藥提取而成,采用現代化中藥製藥技術生產而成。

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

茵陳:清濕熱,退黃疸。

崗梅根:清熱,生津,活血,解毒。

黃芪:增強機體免疫、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壓。

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

野菊花:清熱解毒,消腫。

陳皮: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

傳統醫學認為,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濕氣較重。濕邪過盛可致病。濕邪傷人有內外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臥濕地而致病;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體內濕氣過重,會讓人覺得困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欲、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口腔症狀比較明顯,舌苔白厚。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