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檢測的結果表明乙肝表麵抗體呈陽性,那麼就說明身體是有抵禦乙肝病毒的能力,並且乙肝表麵抗體的定量越高,其產生的保護力度就會越強。乙肝表麵抗體呈陽性的狀態,也不能完全說明患者的身體不會出現病毒性肝炎,所以大家也要做好預防的措施。
乙肝表麵抗體是對乙肝病毒免疫和保護性抗體。它的陽性表明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但已經排除病毒,或者接種過乙肝疫苗,產生了保護性抗體。血清中乙肝表麵抗體滴度越高,保護力越強。但也有少數人乙肝表麵抗體陽性而又發生了乙肝,可能為不同亞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發生了變異。
乙肝表麵抗體陽性出現意味著在乙肝五項血清標誌物中,抗原是病毒本身的成分,而抗體是機體免疫應答的產物,其臨床意義不同。乙肝表麵抗體(抗-HBs)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常在感染恢複後期出現陽性,此時乙肝表麵抗原(HBsAg)轉陰至少已1個月以上。抗-HBs於6-12月達高峰,以後逐漸下降,10年內轉陰(有時轉陰很快)。
出現時間
乙肝表麵抗體出現的早晚與既往是否感染過乙肝病毒有關。初次感染乙肝病毒者出現較遲緩,再次感染者出現較早。多數病例在感染乙肝病毒後4~5個月時出現表麵抗體,但滴度不高,持續0.5~3年後逐漸消失。再次感染者一般於2周內可檢出乙肝表麵抗體一,且滴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