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染心肌炎是非常嚴重的一種病症,會由各種病毒引起,柯薩基病毒B、水痘、EB病毒是最常見的三種,所以人們需要及早地了解,以做好預防工作,避免因這些病毒而感染心肌炎。而病毒性感染心肌炎的患者則需要及時地就醫治療,早日恢複健康。
一、發病原因
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薩基病毒B最常見,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據研究,約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後可累及心髒發生心肌炎。可為病毒感染後的直接侵襲心肌,也可為病毒感染後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前者以兒童多見,後者以青少年多見。而冬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發季節,應引起人們的警惕。
二、臨床症狀
病初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症狀,7~10天後出現胸悶、心悸、極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狀。此時,如做心電圖,可能發現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損害表現。作血沉、心肌酶測定可能升高。2-4周後查柯薩基病毒抗體、抗心肌抗體可為陽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變輕重不一,所以症狀也千差萬別。
(1)輕度、局限性病變者可毫無症狀,心電圖無異常表現,血沉、心肌酶也無升高。有些人是因為意外事故屍體解剖時才發現曾有心肌炎病變。
(2)重者則有明顯症狀,出現心髒彌漫性擴大,心力衰竭,以致有顯著氣急,不能平臥;有的嚴重心率失常,以致發生反複暈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後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營養不良也是誘因。發生病毒性心肌炎後,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否則可使病情加重,引起嚴重並發症。
三、治療措施
患病毒性心肌炎後,一般應休息3個月。以後如無症狀,可逐步恢複工作與正常學習,但仍應注意不要勞累,1年內不能從事體力勞動與運動。此外,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平衡。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避免感冒,否則易複發。反複發作可轉變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終身。
目前西醫學對心肌炎及心肌病的治療效果還不理想。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來說,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主要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對慢性心肌炎患者的心律失常療效欠佳。心肌病的病因至今未明,也沒有什麼好的治療辦法.心肌炎和心肌病是一種危害人民健康且不易治療的疾病。
對於任何疾病來說,預防重於治療。預防病毒性心肌炎,應當首先預防感冒、腸道病毒性感染,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住室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在感冒發生季節,要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場所,注意防止各種病毒感染。一旦發現病毒感染後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過度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