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對血痹並不是特別的了解,那血痹是什麼呢?血痹是邪入血分而成的痹症。由氣血虛弱,當風睡臥,或因勞汗出,風邪乘虛侵入,使血氣閉阻不通所致。一般血痹發作時部皮膚顏色突然變白,繼而變為青紫,然後轉為潮紅,呈間歇性發作,因此人們在患上血痹後,一定要盡早去醫院治療。
血痹有哪些典型症狀
病人常因受寒或手指接觸低溫後發作,亦有因情緒激動,精神緊張而誘發者。其發作時的特征是指(趾)部皮膚顏色突然變白,繼而變為青紫,然後轉為潮紅,呈間歇性發作。以手指多見而足趾少見。發作常自小指與環指尖開始,隨著病變進展逐漸擴展至整個手指甚至掌部,但拇指較少發病,伴有局部發涼、麻木、刺痛和酸脹不適或其他異常感覺。全身和局部溫度時有降低,但橈動脈或足背動脈搏動正常。初發時,發作時間多為數分鍾至半小時左右即自行緩解。皮膚轉為潮紅時,常伴有燒灼刺痛感,然後轉為正常色澤。若在發作時局部加溫,揉擦患肢,揮動肢體等,可使發作中止。病情進展時症狀加重,發作頻繁,每次發作可持續一小時以上,有時需將手足浸入溫水中才能中止發作。
血痹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中樞神經係統功能失調,使交感神經功能亢進;
2、血循環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含量增高;
3、病情常在月經期加重,妊娠期減輕,因此有人認為與內分泌有關;
4、肢體小動脈本身的缺陷,對正常生理現象表現出過度反應所致;
5、也有人認為,初期是肢端小動脈對寒冷有過度反應,其後由於長期的血管痙攣,使動脈內膜增生、血流不暢,若再有使肢端小動脈血流減少的各種生理因素,即可作用於病變動脈而引起發作;
6、患者常有家族史,提示可能與遺傳有關;
7、免疫和結締組織病,如係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結節性多動脈炎、皮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乙型肝炎抗原所致的血管炎、藥物所致的血管炎以及Sjogren綜合征等;
8、阻塞性動脈病變,如閉塞性動脈硬化、血栓栓塞性脈管炎等;
9、物理因素,如震動性損傷、直接的動脈創傷、寒冷損傷等;
10、某些藥物所致,如麥角、鉛、鉈、砷等中毒,聚氯乙烯,β-阻滯劑,細胞毒藥物,避孕藥等;
11、影響神經血管機製的因素如頸肋、前斜角肌綜合征,胸廓,出口綜合征,拐杖使用不當壓迫腋部,腫瘤壓迫臂叢和鎖骨下血管,頸椎炎或髓核破裂,周圍神經炎,脊髓空洞症或脊髓癆等;
12、血液中冷凝集素增多或冷球蛋白血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等;
13、有些與偏頭痛和變異性心絞痛有關。
血痹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血痹可使小血管閉塞,結果導致指端缺血壞死。嚴重者可出現指(趾)末端指腹變平、壞疽,末節指骨可因缺血而壞死、被吸收、溶解,出現變短或截指現象。在一些抵抗力低的患者,指端缺血而發生潰瘍有可能導致骨髓炎、敗血症等疾病,這也是本病最嚴重的並發症,正確而及時地應用抗感染藥物有助於防止這些並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