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酒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少數民族的酒文化更是有趣,下麵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少數民族喝酒禮儀吧!
女真族酒宴:
女真人是滿族人的祖先,每天一項日常事務就是喝酒,每喝必勸,盡醉而歸。景祖烏古酒時,女真人酗酒成風,世祖劫裏缽曾醉後騎驢入定。他們喝酒的辦法豪放到不用杯子,而共用一隻酒桶,大家依次舀酒痛飲。每逢婚嫁,夫婿和親戚到女家,要抬上許多酒菜待客,酒用金銀瓦器盛裝。將士出征,全軍會飲,此時將官招人獻計,共議長短。平時宮廷夜夜大家喝酒跳舞快活,以致影響朝政。
幺佬族重陽酒:
重陽酒是幺佬山鄉農家最喜歡的傳統飲料,重陽酒醇香撲鼻,越喝越想喝,往往哪時醉了都不曉得,醒來頭不暈。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幺佬山鄉家家戶戶選出一部分上好的糯米熬酒。重陽酒的製作方法與漢、壯族地區的甜酒製法相似,封密窖藏一段時間後才開壇飲用。
這種酒留久了不但不會像別的酒那樣變酸,反而越陳越香甜。打開酒壇,滿屋子飄香。喝上一口,隔幾夜嘴巴還留香。因為“神仙”交待過這種酒是不能賣的,因而市麵上沒有賣的。
傣族:
傣族的嗜好品有酒、煙、檳榔、茶等。幾乎各地傣族都有這些嗜好,隻是嗜好的程度稍有差異。
嗜酒是傣族的一種古老風俗,在明代就有咂酒之俗,酒己成為宴客必備之物。近現代以來,飲酒更是普遍嗜好,男子早晚兩餐多喜飲酒少許,遇有節慶宴會,必痛飲盡醉而後快,且飲酒不限於吃飯時,凡跳舞、唱歌、遊樂,必皆以酒隨身,邊飲邊歌舞。所飲之酒係家庭自釀,傣族男子皆善釀酒,全用穀米釀製,一般度數不高,味香甜。也有度數較高的,如西雙版納迦旋寨出產的一種糯米酒,含酒精成分在60度以上,酒味香醇,傾人杯中,能起泡沫,久久不散,稱為堆花酒,遠近馳名,被譽為“十二版納”之佳釀。
布衣族:
布依族成年男子愛飲米酒,婦女們愛吃糯米甜酒.逢年過節要飲年節酒,婚姻娶嫁要飲雙喜酒,送往迎來要飲“迎客酒”和“送客酒”。因此,每年秋收以後,家家戶戶都要自釀幾缸米酒和糯米甜酒,米酒既供自家平時飲用,又以之待客,特別是請客時,若席上無米酒,再豐盛的席麵,客人的興味也不濃,主人的臉上也覺得無光。布依族人以豪爽好客而著稱,因此,他們飲米酒時,有三大特點:其一是酒用壇子裝,將葫蘆(地方土語叫“革當”)伸進壇裏汲取;飲酒不大用酒杯,而多用碗,這樣才顯得豪爽。其二是要行令猜拳,這除了助興以外,更主要的是與席者互相考智慧與機敏,看誰能摸透對方的心裏。當然,這也是互相敬酒的一種手段。其三是要唱酒歌,這是三大特點中最主要而且最有趣的一個。酒歌的內容無所不包,諸如開天辟地,日月星辰,民族族源、曆史,山川草木,乃至對村寨及主人的稱讚等等。你唱一首,我答一曲,對答不了的“罰”酒。這樣一來二往,既對了歌,又傳播了知識,真是別具民族風韻,興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