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黴毒素是為人熟知的一種常見情況,不僅給身體帶來危害,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黃曲黴毒素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會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時也會影響家庭幸福。那麼,黃曲黴毒素檢測方法有哪些?
黃曲黴毒素檢測方法:
1.生物鑒定法 其特點是待檢樣品不需很純,主要用於定性,共有10種:(1)抑菌試驗;(2)對微生物遺傳因子影響試驗;(3)細菌發光試驗;(4)熒光反應;(5)組織培養檢測法;(6)雞胚試驗;(7)鴨胚試驗;(8)鱒魚試驗;(9)植物試驗;(10)飼喂實驗動物試驗。生物鑒定法是利用AFT能影響微生物、水生動物、家禽等生物體的細胞代謝,來鑒定AFT的存在。其方法專一性差,靈敏度低,一般隻作為化學分析法的佐證。
2.化學分析法 最常用的為薄層層析法(TLC),適用於糧食及其製品、調味品等AFB 1 的檢測,主要是半定量。利用AFB 1 具有熒光性的特點,提取和濃縮樣品中的AFB 1 ,用單向或雙向展開法在薄層上分離後,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產生藍紫色熒光,根據在薄層上顯示熒光的最低檢出量定量,其靈敏度為5μg/kg。由於薄層層析法測定AFB 1 不是很專一,因此樣品中其他熒光物質的幹擾造成測定誤差。可以用以下方法進行確定:一是用多種溶劑係統展開,可將AFB 1 、G 1 及各種AFT類似物分開;二是采用層析斑點的化學試驗,將樣品提取物用甲酸亞硫酰氨或三氟醋酸處理,用衍生化的方法將AFB 1 與其類似物分開;三是層析斑點的物理試驗,可根據紫外吸收光譜,紅外吸收光譜和熒光屏光譜的差別,將非黃曲黴毒素和AFT分開。
3.儀器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是20世紀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以液體為流行相的新型色譜技術。是分離分析各種AFT的好方法,如配以熒光檢測器,則該法具有靈敏度高、分離能力強、特異性好、測定結果準確可靠等優點。在國外己廣泛地用於食品中AFT的測定。但由於食物樣品成分複雜,在進行液相色譜分離分析前,需對樣品作徹底有效的淨化處理。常用的淨化方法是柱色譜法,該法操作繁瑣,且需使用大量有機溶劑。免疫親和柱作為AFT特異有效的分離淨化和濃縮手段,一出現就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結合用來測定糧食、飲料、尿、血及奶中的AFT。王光建等 將免疫親和柱的高度特異性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的高分離能力相結合,所建立的花生和玉米中AFB l 、B 2 、G 1 、G 2 的測定方法,具有雜質幹擾少、操作簡便、使用有機溶劑少、靈敏準確等優點,整個分析操作可在15min內完成。
4.免疫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免疫、酶及生化技術,開辟了AFT分析的新領域。目前應用的方法有放射免疫法、親和層析法和酶聯免疫法。(1)放射免疫法。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比較準確迅速、操作簡單、易於標準化。但也有嚴重的缺點,特別是需要持殊的設備和安全保護,妨礙了更廣泛的應用。(2)親和層析法。利用免疫化學反應原理,采用大劑量的單克隆抗體,選擇性吸附提取液中的抗原物質-AFT。由於抗原-抗體反應具有高靈敏、高選擇、高特異性等特點,從而大大提高了試樣的淨化效果及檢測靈敏度,同時可顯著減少有毒有害試劑的使用,十分有利於操作人員的健康和環境保護。張藝兵等提出了一種以免疫親和柱淨化結合熒光光度法檢測AFT的新方法,檢測低限可達10 -11 ~10 -12 g/ml。20世紀90年代起,免疫親和技術在食品分析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3)酶聯免疫法(ELISA)。基本原理是將抗體吸附於固相載體上,加入已經用酶標記的抗原與樣品中的待測物混合物進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然後再加入酶的底物進行顯色反應,通過顏色的深淡來判斷樣品中待測物的(抗原)含量。酶聯免疫法大體分為兩類:—是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樣本中的AFT。如Wogan將AFB l 牛血清白蛋白塗於微滴定板池,經初步培養後,加兔的APTB 1 抗體和遊離APTB 1 用磷酸4—硝基苯酯作基質。以堿性磷酸酶—抗兔免疫球蛋白檢測第—抗體的結合;二是用競爭法檢測樣本中的AFT。如在塗抗體的小孔中,用乙烷萃取的AFB l ,並與結合了辣根過氧化酶的AFTB 1 混合室溫下10min後,用水洗除去未結合的黃曲黴共軛物,加底物後在405nm檢測。ELISA法靈敏度高,比薄層法提高了近200~500倍 〔1,5〕 ,特異性強,熒光物質、色素、結構類似物對結果無幹擾。而且回收率高,準確性好,提取方法簡單,測定時間僅需2h,可同時檢測幾十份樣品,提高了工效。
以上為大家簡單的對黃曲黴毒素檢測方法有哪些的介紹,現在大家都有所知道了吧。這裏要提醒的是: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在濕熱地區食品和飼料中出現黃曲黴毒素的機率最高.它們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特別是容易汙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對人類健康危害極為突出的一類黴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