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體質的人應該注重養陽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3-07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所謂陽虛,就是陽的缺乏,所以陽虛質的人需要補充體內陽的元素。另溫陽散寒,脾腎施補外,由於身體長期缺乏"陽光"的溫暖,這類人的身體往往處於一種寒冷的狀態。溫陽散寒是這類人保健養生的關鍵所在。《黃帝內經》將人體看做一個以五髒為中心的整體,而在五髒之中,腎和脾分別被稱為"先天之本"和"後天之本",補益從它倆下手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醫認為,腎乃一身陽氣之根,脾為陽氣生化之源,脾腎陽氣足,身體自然安泰了。因此,治"冷"要治本,脾腎施補是重點。還要提醒的是,補講究的是溫補,不能急於求成,動不動就上大熱的補品,這樣隻會適得其反,欲速而不達。
  那陽虛質的人的陽應該怎麼養呢?《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裏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意思是說,陰陽二氣是萬物之根本,善於養生的人懂得春夏季節養陽氣、秋冬季節養陰氣,以順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來加固身體的根基,所以才能與萬物同長壽。若是不遵循這一根本,身體就會日趨破敗了。所以,這類人若能順應天地陽氣生長的規律,在春夏之季,天地陽旺之時,合理進食養陽的食物、藥膳,就能夠很好地改善陽虛的體質。民間有夏日三伏,每伏飲一次食羊肉附子湯的習俗,目的就是為了養足陽氣。這類人不僅要順應時節,在春夏季節重點養陽,平日的調理也很重要。
  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養陽的食物、藥膳,尤其是早餐,與一天陽氣的生發緊密相對,更要多多安排養陽的食物。在進食溫熱性食物的時候,這類人要少吃甚至不吃生冷、性寒的食物和油膩難以消化的東西,不然你的溫補工作就泡湯了。像兔肉、鴨肉、鴨血、鴨蛋、柿子、苦瓜、香蕉、西瓜之類的食物,在中醫看來都是性寒涼的,要少吃,甚至不吃。羅漢果、金銀花、野菊花、薄荷等,雖說是夏季清涼敗火、解暑消渴的好東西,卻不適合這類人服用。沙冰、刨冰、冰淇淋、冰鎮啤酒等也是他們無福享用的。特別注意用藥,抗生素、清熱解毒的藥物應盡量避免使用,以免使體內本就不足的陽氣遭受打擊。除了通過進食來補充陽氣,運動、良好的情緒、保暖都能幫助你累積和節約身體的陽氣,如此日積月累,增強體內陽性能量,就能達到積少成多、量變到質變的效果,脫離陽虛質的行列。
  很多食物都具有養陽的作用,紅色的肉(牛羊肉、精瘦肉)溫宮祛寒,行氣理血的食療秘方、豆類、芹菜、
  香菇、大棗、黑木耳含豐富鐵的食品和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含碘豐富的海帶、魚蝦、海蜇、牡蠣等都是最理想的選擇。此外,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辣椒、生薑、大蔥、茴香、白酒、桂圓等也是不錯的養陽食物。隻要一日三餐,合理搭配這些養陽的好東西,陽虛體質一定能得到改善。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