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人們為了均衡節日期間食入的多餘油脂,飲食上多會調整已清淡為主。不過專家也指出了節後飲食養生,也不可大量進食燕麥、玉米等粗糧,做到葷素適宜,切忌“素齋”果腹。
1、粗茶淡飯大量吃
為了平衡節日期間過多攝入的油脂,很多人在節後大量進食燕麥、玉米、芹菜、韭菜等粗纖維食品。其實,如果春節期間因大量進食油膩食物導致了胃腸不適,那麼節後大量進食這些食品,則會進一步加重胃腸不適。
燕麥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並且含有相當數量的不可溶性粗纖維,一方麵會延緩胃排空,導致腹脹、早飽、消化不良、食欲降低等症狀,甚至還可能影響下一餐的進食。
2、頓頓“素齋”來果腹
其實,從節日的大魚大肉一下改為以素為主,會造成新一輪的營養失衡,特別是動物食品裏富含的B族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優質蛋白、必需氨基酸等,會因此攝入不足。
節後養生小妙招
1、膳食纖維清腸道春節期間的大魚大肉使得葷素失調,粗纖維攝入太少,缺乏膳食纖維導致腸道蠕動減弱,形成習慣性便秘,可導致痔瘡、大腸癌;過量的脂肪通過血液循環沉積皮下,產生肥胖;腸道毒素積存,形成宿便,排毒不暢,繼而引起頭痛、食欲不振,皮膚粗糙、色斑沉積;血脂升高,誘發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腦血管意外等多種身體不適。
膳食纖維本身不被機體消化吸收,因含有很多親水基團而具有很強的持水性,使糞便保持一定的水分和體積,並能刺激腸道粘膜,增加腸蠕動,改善便秘。常見食物中的燕麥、大麥、豆類、胡蘿卜、柑橘、亞麻等都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有助於調節免疫係統功能,促進體內有毒重金屬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