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1-06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導語:六味地黃丸可謂是眾所皆知的補腎良藥了,但是你知道六味地黃丸的來源嗎?有哪些藥物組成?到底能不能治療腎虛的疾病呢?你又是否能服用呢?我們來一起追蹤溯源的看看六味地黃丸的作用和其他吧。

六味地黃丸這一稱謂來自錢仲陽所著的《小兒藥證直訣》,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藥組成。最早是“八味地黃丸”,見於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後來,宋代名醫、兒科專家錢乙把八味地黃丸裏麵的附子和桂枝這種溫補的藥物去掉了,變成了現在的六味地黃丸,並用它來治療小兒先天不足,發育遲緩等病症。後來,明代中醫有一派非常推崇“腎”的作用,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時間,很多名醫倡導補腎,比如明代名醫薛己最善補腎,他就主張,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用八味地黃丸。薛己的實踐為許多後世醫家認可,他們倡導的補腎觀點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比如同仁堂古方六味地黃丸要求使用出自河南的懷地黃和懷山藥(四大懷藥)。懷地黃則要求第一要大,第二要熟,隻用三等以上的高品質原料,再將生地黃以黃酒泡透蒸熟,遵循古方 “酒蒸酒製;而山萸肉除采用道地藥材“杭萸”,含核量控製在1%以內;丹皮隻用安徽地產“鳳丹皮”等。名方之所以有名有效就是從源頭用好材製成。

適用於腎陰虛

僅從曆史醫家的主張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黃丸以滋補腎陰為主;此外,從藥方的組成來看,它可以達到三陰同補(補腎陰、補肝陰、補脾陰)的效果,比如熟地黃可以補腎陰;山茱萸則是肝腎同補,通過補肝來達到補腎的目的;山藥能健脾益腎,通過健脾來補後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黃丸隻適用於陰虛,陽虛者就不適用了。

如何判斷是陰虛、還是陽虛呢?腎陰虛的典型症狀是潮熱、盜汗、手心和腳心煩熱、口燥咽幹,此外還有遺精、夢遺、早泄等。腎陽虛的典型症狀是腰膝酸軟、不耐疲勞、經常覺得乏力、四肢發涼、喜熱怕冷等。有些腎陽不足的人,也可能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早泄、滑精等性功能問題。

幾種人不宜吃

1、健康人群

對於正常人群,如果沒有明顯腎陰虛的症狀,不適宜於自行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

2、腎陰虛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六味地黃丸是偏於補陰的藥,配方中陰柔的藥多一些,吃了後會妨礙消化功能。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強,服用更要謹慎。間斷吃,影響不大;長期連續服用的話,就不可取了。

3、明顯是陽虛(包括腎陽虛、脾陽虛)的人不宜服用

腎陽虛的人麵色偏白,體質虛弱,喜夏不喜冬,這樣的人不適於吃六味地黃丸。許多因腎陽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還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黃丸,病症就會“雪上加霜”。

所以我們平時自己購買六味地黃丸的時候要注意:先弄清楚了自己是否是腎虛的症狀,然後再判斷是哪種證型的腎虛,避免誤用了一些藥物而對身體有影響。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