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按 告別膝蓋疼痛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8-03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我們的膝蓋和嬌氣,經常會受傷,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伴隨著膝關節的疼痛。所以怎麼保護它呢,現在中醫教你小絕招。

膝蓋

急性扭傷尋梁丘,關節積水犢鼻求,

膝蓋發涼找昆侖;膝痛中渚要常揉,

再加膽經膝陽關;手三裏處病不留,

跪膝引血下行法;膝病肘治解憂愁。

引起膝蓋疼痛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是因為很多毛細血管被瘀血堵住造成,通過按摩可以促進血管循環從而達到緩解疼痛效果。在此簡單的介紹一下幾種緩解膝蓋疼痛的方法以供參考:

一、骨頭正常但是膝蓋左上方經常隱隱作痛,走路走久了就會感覺很明顯的肉痛,有時候腿部還會突然失去知覺,這是勞損所導致的病痛。因為關節軟骨沒有血管、神經及淋巴組織,修複能力有限。正常關節麵有透明軟骨覆蓋,一旦損傷透明軟骨,會引起關節的疼痛、不穩和僵硬,加速關節退變,導致骨關節炎的發生。嚴重的膝關節勞損會造成關節的功能障礙,當活動量過大時,還可誘發急性創傷性滑膜炎,所以患了膝關節骨質增生症後,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不做大運動量的鍛煉,如跑步、跳高、跳遠。

2、堅持做股四頭肌(大腿前麵肌肉)主動收縮動作,每天4-5次,每次15下(一緊一鬆算一下)。

3、仰臥,屈膝,屈髖做向上的蹬自行車樣動作,每天2次,每次30-50下。

4、不做下蹲和起立運動。

5、不做膝關節的半屈位旋轉動作,防止半板損傷。

具體的治療方法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照以下第二和第四的介紹。

二、有的人膝關節平時不痛,盤腿或抻拉就痛,有可能是韌帶拉傷導致的疼痛。"急性扭傷尋梁丘"就是指如果發生突然性的扭傷可馬上點按"梁丘"穴(膝蓋骨上方貼近股骨邊緣敏感之處),它是胃經的"郤穴"。郤穴的特點是善於調治各種急性病,能最快的調節胃經氣血的有餘與不足狀態,不但能治療急性胃痛、胃酸、乳房痛、腸胃炎等本經之病,還對急性腿痛、腳痛、膝蓋痛有手到病除之效(以上陳舊性疼痛除外)。

對於陳舊性的膝蓋疼痛,口訣中說的"膝痛中渚要常揉"就是讓您"下病上治"多按"中渚"穴(掌心向下,中渚穴位於手背部位,小指與無名指根間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出,用力按壓,會有力量脫落的感覺),它是三焦經的"俞穴",這個在前麵的《五俞穴的介紹》裏已經講過了,同時,它也是止痛的要穴。《難經》上說:"俞,主體重節痛";膝蓋的疼痛正好也在它的主管範圍,由於這個穴位很好找,操作起來也不難,"中渚穴"敏感的患者朋友們平時可常按按它,對於緩解關節疼痛會有很好的效果。

三、老年人膝蓋疼痛;不能打彎晚上睡覺有時都會疼醒,走路時很痛,應該是風濕性關節炎。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在"風濕病"中,對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如: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濕病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類風濕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在手指關節、腕關節尤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時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紅眼;風濕性多肌痛有頸肩痛、肢帶肌的疼痛及肌無力。這裏我們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1、每天揉揉十個手指或腳趾關節可緩解"晨僵"的病症。"晨僵"也叫"清晨運動不能",患者表現為早晨起床時症狀加重,活動困難。出現晨僵的原因是由於在睡眠或活動減少時,使受累關節周圍組織滲液或充血水腫,引起關節周圍肌肉組織緊張,而使關節腫痛或僵硬不適,隨著按摩指(或趾)關節使肌肉得以收縮,水腫液被淋巴管和小靜脈所吸收,晨僵也隨之緩解。

2、口訣:"再加膽經膝陽關;手三裏處病不留",就是讓您多揉揉大腿膽經上的"膝陽關"穴(膝外側,當股骨外側上方的凹陷處)。"膝者,膝關節也;陽者,陽氣也;關者,關卡也",由此可看出它是膝關節氣血下行的必經之地,常按摩此穴對緩解疼痛有很好的作用。另外,還要在大腸經上刮刮痧或拔拔罐,著重按摩"手三裏"穴(曲池穴下兩寸處),不僅能治療肘關節疼痛還對膝關節疼痛有特效,這就是"下病上治,膝病肘治"的治療方法。

3、看看膝蓋的痛點壓迫在哪條經絡上,然後讓家人從此經絡的大腿穴位開始到踝骨附近的穴位做按摩,效果會很不錯的哦!但是千萬不要按摩關節的痛點,否則會起反作用,造成關節深度損傷或變形。

4、對於類風濕膝關節疼痛的患者"犢鼻、陽陵泉、陰陵泉、委中、梁丘、豐隆、足三裏等穴均可取之治療,哪個敏感就取哪個。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