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巧妙治療體虛感冒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7-01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中醫巧妙治療體虛感冒-大眾養生網

體虛分兩種,氣虛和血虛,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麵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血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麵色萎黃蒼白,唇爪淡白,頭暈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大便幹燥,婦 女經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質淡、苔滑少津,脈細弱等。進補宜采用補血、養血、生血之法體虛感冒是中醫的病證名稱,是以反複發作,纏綿難愈為特點的臨床常見疾病,主要見於體弱之小兒和婦女、老人,以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中醫中藥對此有較好的療效。

 

氣虛型,肌肉鬆軟,汗多不止,精力不振,不愛戶外活動,脈軟弱無力。治療宜益氣固表。代表方是玉屏風散(黃芪15克、防風12克、白術10克),可酌加山藥12克、牡蠣10克、太子參10克等同煎飲服。

 

脾虛型,食欲低下,大便浠溏,食後胃脘不舒,舌苔膩滯,脈緩。治療宜健脾益氣,消食導滯。代表方為參苓白術散(黨參15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山藥12克、陳皮10克、葛根10克、雞內金8克、焦麥芽10克等同煎飲服)。胃畏寒者可加幹薑3片、桂枝15克。

 

陽虛型,肢冷,且得熱則舒,尿清且長,脈緩無力。治療宜溫陽解表。方可用再造散(可取製附片5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黨參12克、大棗4枚、細辛2克等同煎飲服)。

 

氣陰兩虛型、血虛型感冒的恢複期,多表現為微有咳嗽,體形消瘦,口幹欲飲,苔少而幹等症狀。治療宜益氣養陰。可取黨參15克、黃芪10克、沙參12克、麥門冬12克、白術10克、玉竹10克、五味子10克、桑葉8克同煎飲服。

 

體虛感冒的患者,需要進行中醫的調理啊,同時也要加強鍛煉,增加免疫力,太高身體素質,原理感冒,以得到更好的生活水平為主,熱愛生命,更熱愛健康。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