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的“半表半裏”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10-08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今天我們來講講《傷寒論》中的“半表半裏”。

 

對於半表半裏是誰先提出、最早見於何處?曆來爭議不斷,多數人認為是成無己先提出,理由是《傷寒論》記載是“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而成無己才明確提出“半表半裏”。即“半在裏半在外”,和“半表半裏”不是同一詞義。但也有的人提出成無己所稱半表半裏是錯誤的:“張仲景本無半表半裏證之說,《傷寒論》第148條有‘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一句,成無己《注解傷寒論》提出了半表半裏一語,實為誤解。”鬆岡的考證結論明確指出:“東洋醫學將外和表,經常作為具有同樣意義的詞語被使用,而且‘內’、‘中’、‘裏’亦同樣被看作同義詞。文獻表明,主持校正的林億等,幾乎不加區別地將此類詞語皆作為同義詞處理。”因此,鬆岡的考證說明了《傷寒論》第148條所記載的“半在裏半在外也”即是半表半裏之意,即半表半裏最初出現於《傷寒論》。當然,半表半裏是否出現於《傷寒論》更要看《傷寒論》的主要內容。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