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嚴重瞼外翻的各種因素。
2、麵神經麻痹,眼輪匝肌失去功能。
3、先天性眼瞼缺損。
4、眼球增大或眶內容增加,如先天性青光眼、角膜葡萄腫、眶內炎症、眶內腫瘤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5、全身麻醉、昏迷或衰竭的病人,角膜失去知覺,瞬目的反射消失,也可出現功能性瞼閉合不全。
1、眼瞼鬆弛:眼瞼鬆弛綜合征(blepharochalasissyndrome),又稱眼瞼鬆解症(dermatolysispalpebrarum)、萎縮性眼瞼下垂(ptosisatrophica),是一種少見眼瞼疾病,以青少年反複發作性眼瞼水腫為特征,有眼瞼皮膚變薄,彈性消失,皺紋增多,色澤改變,可並發淚腺脫垂、上瞼下垂和瞼裂橫徑縮短等臨床表現。1807年Beer首先對本病進行了描述,1896年Fuchs稱其為眼瞼遲緩症。因該綜合征影響眼瞼部容貌,是患者要求治療的主要原因,對其臨床表現、發病機製的了解有助於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
2、眼瞼鬆弛和上唇增厚:以眼瞼鬆弛和上唇進行性增厚為特點,故稱眼瞼鬆弛-上唇肥厚綜合征,部分患者合並有甲狀腺腫大,又稱眼-口-甲狀腺綜合征。自幼發病,開始為眼瞼水腫,反複發作後眼瞼皮膚鬆弛,起皺,伴有毛細血管擴張,嚴重者可發生眼瞼下垂。從嬰幼兒開始,口唇反複腫脹,因炎症使嘴唇纖維化而變厚成雙唇狀。到青春發育期時出現單純性甲狀腺腫大。
3、上眼瞼增厚鬆弛:厚皮性骨膜病患者的頭部呈回狀顱皮,眼瞼特別是上眼瞼增厚鬆弛,耳及口唇亦肥厚,尤變大,手足皮膚亦肥厚。四肢骨骼及指骨節肥大,手指及足趾呈杵狀,踝、膝關節積液。患者四肢疼痛,行動笨拙。
4、眼瞼下垂:又稱“上瞼下垂”。由於上瞼提肌功能不全或消失,或其他原因所致上瞼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使上瞼呈下垂位置。分為完全性及部分性、單眼性或雙眼性、先天性與後天性、真性與假性等不同類型。如係先天性,檢查是否:①單純性上瞼下垂(提上瞼肌功能減弱或消失);②上瞼下垂合並上直肌功能減弱;③上瞼下垂合並其他瞼部畸形,如內眥贅皮等;④上瞼下垂合並(Marcus-Gunn)下頜瞬目聯帶運動現象。如係後天性,檢查是否:①外傷性合並眼眶或顱腦損傷、或合並頸部交感神經損傷;②疾病性如重症肌無力;③機械性如沙眼性瞼板浸潤,或眼瞼失去支撐力量,如無眼球。疑有重症肌無力時,可作新斯的明試驗;疑有交感神經性下垂時,可作羥基苯丙胺試驗。
輕者用力閉眼尚能閉合,睡眠時因眼球上轉(Bell現象),僅下部球結膜外露,故不會造成嚴重損害;較重者,結角膜長期暴露,結膜充血肥厚,有膜幹燥混濁,上皮脫落,出現角膜潰瘍。稱暴露性角膜炎(exposurekeratitis),重者可失明。另外因淚點不能與淚湖接觸而溢淚。
一般在進行眼部矯正手術預防,首先加強眶隔膜,提緊眼輪匝肌,最後去除多餘的皮膚然而,有部分醫生,錯誤地把眼袋的矯正,認為是皮膚的提緊,而忽視眶隔膜及眼輪匝肌的縮緊如皮膚去除量合適,而未處理眶隔膜及眼輪匝肌,眼袋將很快複發如果皮膚去除過多,就會適成下瞼外翻近幾年,許多學者都一致認為,眼袋的矯正手術效果,眶隔的加強,眼輪匝肌的提緊比皮膚去除,顯得更為重要
眼的一般檢查,包括眼附屬器和眼前段檢查。眼附屬器檢查包括眼瞼、結膜、淚器、眼球位置和眼眶的檢查。
1、眼瞼檢查:一般是在自然光線下用望診和觸診檢查。主要觀察:①眼瞼有無先天異常,如眼瞼缺損、瞼裂狹窄、上瞼下垂等。②眼瞼皮膚異常,如紅、腫、熱、痛、皮下氣腫、腫塊等。③眼瞼的位置異常,如比較雙側瞼裂的寬窄,有無瞼內外翻。④瞼緣及睫毛異常。
2、淚器檢查:包括淚腺、淚道兩部分。檢查淚腺區有無腫塊,注意淚點位置有無內外翻及閉塞,淚囊區有無紅腫、壓痛和瘺管,擠壓淚囊時有無分泌物自淚點溢出,並通過器械檢查淚液的分泌量,淚道是否狹窄及阻塞。結膜檢查:注意結膜的顏色,光滑透明度,有無充血水腫、乳頭增生、濾泡、瘢痕、潰瘍和新生腫塊等。
3、眼球及眼眶檢查:檢查時應注意眼球的大小、形狀位置和眼球的運動,有無不隨意的眼球震顫。眼球前段檢查:包括角膜、鞏膜前段、前房、虹膜、瞳孔、晶體的檢查。
4、角膜檢查:注意角膜的大小透明度、表麵光滑度、新生血管、彎曲度和知覺。
5、鞏膜檢查:注意鞏膜有無黃染、結節、充血和壓痛。
6、前房檢查:注意前房深淺,房水有無混濁、積血、積膿、異物等。
7、虹膜檢查:注意虹膜顏色、紋理,有無新生血管、萎縮、結節、囊腫、粘連,有無虹膜根部離斷、缺損、震顫和膨隆現象。
8、瞳孔檢查:注意瞳孔的大小、位置、形狀,瞳孔區有無滲出物、機化膜及色素,瞳孔的直接對光反射、間接對光反射、近反射是否存在。
9、晶體檢查:注意晶體透明度、位置和晶體是否存在。
一、脾胃濕熱、複感風邪
1、證候:下胞瞼外翻,瞼內紅赤,白睛幹燥,眵淚俱多。全身可有胸悶脘痞,食少倦怠,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2、辨析:
(1)辨證:以下胞瞼外翻,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辯證要點。
(2)病機:胞瞼內應脾胃,脾。胃濕熱上蒸,氣血瘀滯,複感風邪,風牽瞼出,故瞼皮外翻。濕熱蘊脾,阻滯氣機,脾失健運,故胸脘痞悶,食少倦怠,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皆為濕熱內盛之征。
3、治法:清熱疏風,健脾除濕。
4、方藥:除濕湯或黃芪湯加減。除濕湯:滑石25g,車前子12g,薏苡仁、幹地黃各30g,茯苓15g,白鮮皮、苦參、連翹、銀花各12g,荊芥、防風各10g,甘草6g。若癢甚加生地、赤芍、丹皮。若濕爛甚加白芷、地膚子。黃芪湯:黃芪、茺蔚子各60g,防風45g,地骨皮、茯苓、川大黃、人參、黃芩各30g,甘草15g。
二、肝風內動
1、證候:胞瞼外翻,突然發生。久則白睛幹燥發紅,黑睛混濁生翳,淚出汪汪。常伴有手足不利,步態不穩,口眼歪斜,舌紅苔薄黃,脈弦細。
2、辨析:
(1)辨證:以瞼皮翻出,手足不利,口眼歪斜,舌紅苔薄黃,脈弦細為辨證要點。
(2)病機:肝風內動,挾痰阻絡,外急內弛,風牽瞼出。阻於肢體、口麵故見手足不利、口眼歪斜。舌紅苔薄黃,脈弦細,皆為肝風內動之征。
3、治法:驅風通絡解痙。
4、方藥:排風散加減。天麻、桔梗、防風各60g,烏梢蛇、五味子、細辛、赤芍、幹蠍各30g。上為細未,每服3~4.5g,食後,米飲調下。可加當歸、鬱金、川芎行氣活血以助通絡。
1、首先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針刺療法可能對部分麵神經麻痹患者有效。瘢痕性瞼外翻者應手術矯正。甲狀腺相關眼病眼球突出時可考慮對垂體及眼眶組織行緊急放射治療,減輕組織水腫,製止眼球突出;否則可考慮眶減壓術。
2、按病因治療,在病因未去除前,應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角膜。對輕度患者結膜囊內可塗抗生素眼膏,然後牽引上下瞼使之互相靠攏,再用眼墊遮蓋。或用“濕房”保護角膜,方法是用透明塑料片或膠片做成錐形空罩,覆蓋於眼上,周圍以粘膏固定密封,利用淚液蒸發保持眼球表麵濕潤。重症者行瞼緣縫合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