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簡介

相關問答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最嚴重的常見角膜病,近幾年來有明顯上升和加劇趨勢。由於反複發作,重症病例增多,嚴重威脅視功能,故加強對本病的研究,已成為眼科亟待解決的課題。

【詳情】

01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HSV對人的傳染性很強。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血清抗體陽性率達90%,而出現臨床臨床者隻占1~10%。原發感染僅見於對本病毒無免疫力的兒童,多為6個月至5歲的小兒。原發感染後病毒終生潛伏於體內待機再發。繼發感染多見於5歲以上兒童和成人。一些非特異性刺激如感冒、發熱、瘧疾、感情刺激、月經、日曬、應用皮質類固醇、退翳及創傷等都可能成為複發的誘因。

02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常並發前房積膿、後彈力膜膨出及角膜穿孔等疾病,具體如下:

  1、前房積膿

  嚴重病例多合並有虹膜睫狀體炎。由於虹膜睫狀體滲出的白細胞使前房房水混濁,沉著於前房角下部,名叫前房積膿。因其為液體故呈水平麵。當頭部傾斜時,液體漸向低處改變方向。前房積膿的多少極不一致,輕者僅見一黃色新月形線條在前房下角,重者則充滿前房。前房積膿可能完全被吸收(愈稀薄愈容易被吸收)。纖維滲出物可形成結締組織,產生虹膜周邊前或後粘連,甚至使瞳孔閉鎖。睫狀體受累者角膜後壁有沉著物。

  2、後彈力膜膨出

  因為角膜潰瘍可向深層進展,當角膜幾將穿孔時,在潰瘍基底可出現一薄層透明組織,形如“黑色”小泡向前突出,其周邊為灰色潰瘍所圍繞。這一凸起乃後彈力膜所形成,故名後彈力膜膨出。這是因為後彈力膜質地堅韌,富有彈力,它不但能抵抗炎症的破壞,又可抵抗眼壓。因為老年的後彈力膜較年輕者為厚,所以在某些老年患者後彈力膜膨出可以持續數周。這在青年和幼兒患者則很少見到,因其常被瞬息間的眼壓增高如咳嗽、打噴嚏、眼瞼痙攣等所穿破。檢查時不小心,強力分開眼瞼,也常會使之穿破。

  3、角膜穿孔

  當角膜穿孔時,患者即感覺到猛烈的疼痛和熱淚(房水)流出,但原有的疼痛症狀則消失;穿孔後房水溢出,首先前房變淺甚至消失,繼則虹膜和晶狀體向前移位而與角膜後壁接觸,眼球變軟。瞳孔以往雖曾使用阿托品散大,但這時也會縮小。角膜穿孔後,按穿孔的大小和部位,結局各有不同。

  4、前極白內障

  如果穿孔小,位於角膜中央部,虹膜可不脫出即開始愈合。當房水流出後,穿孔處尚未被足夠濃厚的纖維滲出物堵塞時,則晶狀體與角膜後壁持續接觸,待前房形成,晶狀體前囊與角膜後壁脫離接觸時,則晶狀體中央部的前囊表麵及囊下組織已發生永久性的混濁,形成後天性前極白內障。

  5、虹膜脫出

  如果穿孔發生在距離角膜中央較遠處,虹膜必然堵塞破孔。在較大的穿孔,虹膜被後房的液體等推向前麵,進入破孔而脫出。最初脫出部分常為棕黑色,不久其表麵有纖維滲出物形成,類似灰黃色小帽,遮蓋脫出部分,形成部分虹膜脫出。這時滲出物與潰瘍的邊緣融合固定,使前房與外界隔絕。這時前房迅速恢複,瘢痕開始形成。虹膜脫出逐漸愈合而漸趨平複。虹膜永遠固定在穿孔之內。臨床所見雖為角膜瘢痕,其實部分虹膜也變為瘢痕。有時嵌入很少,用肉眼幾不能見(如果發現角膜白斑上有棕黃色素點,便說明虹膜被嵌入在瘢痕內)。有些瘢痕則厚且自,這則稱為角膜粘連白斑。

  在嚴重擴大的角膜潰瘍,當虹膜脫出時,全部虹膜連同瞳孔都被推移向前,幾占角膜表麵的全部,即所謂全部虹膜脫出。雖然這樣命名,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角膜邊緣部分永遠不會被破壞,而且瞳孔同時即被纖維滲出物所封閉。當角膜穿孔時,眼壓突然下降,使眼的前節血管破裂,發生出血。少數患者,在虹膜全部脫出時,晶狀體或玻璃體也隨之脫出。嚴重者甚至可發生驅逐性出血。

  6、角膜葡萄腫

  在角膜潰瘍穿孔和虹膜脫出後,正常的眼壓足可使脫出的虹膜凸出於角膜表麵。在愈合期可被形成的瘢痕固定於原位,這樣在正常的角膜表麵即有一半球形或圓錐形的隆起,顏色灰白,名為部分角膜葡萄腫。這種病變多發生在近角膜邊緣處,而瞳孔正常或僅部分受累,視力降低,眼壓不高。

  如果脫出的虹膜完全結成瘢痕而隆起成半球形或圓錐形,則名為完全角膜葡萄腫。其顏色按瘢痕的厚薄而異,有灰白色、瓷白色、或黑藍色。患病較久時,常在葡萄腫的表麵見有粗糙的血管。此外,由於瘢痕的玻璃樣退行性變而變為黃色。有時葡萄腫高度突出瞼裂,表麵形似皮膚組織,色紅而暗,並有暴露性角膜幹燥,視力僅為光感,甚至黑蒙。如果眼壓降低,葡萄腫收縮,完全變為小而扁平,即名扁平角膜。這時眼球縮小,形成眼球癆。

  7、角膜瘺

  有時角膜穿孔後愈合不完全而形成角膜瘺。在破潰處白斑之中央,出現一小而深黑色的隆起,同時前房消失,眼球變軟。這時眼球立即發生代償作用,增加房水產量以便維持眼球的正常硬度。如果這一隆起被新生的薄膜所封閉,則增加的房水產量必將使眼內壓逐漸升高而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如果眼壓繼續增高,可引起急性青光眼發作症狀,而使這一層薄膜突破,症狀隨即消失,眼球複又變軟。但是,不久後瘺孔再被新生薄膜所封閉,眼壓複又增高。如此反複重演,終則由於猛烈細菌的感染,而發生眼內炎、全眼球膿炎或眼內出血,最後眼球萎縮。也有因為眼球長期變軟、角膜變平、晶狀體混濁,甚至發生視網膜脫離而告結束。

  角膜瘺並非一瘺管,乃是一疏鬆組織嵌在角膜破孔內,房水從裂縫滲出。角膜瘺最容易發生在瞳孔邊緣嵌頓在角膜穿孔區域內的患者。房水經常沿瞳孔緣外滲,上皮細胞不易進行修複。由此可知,角膜瘺的主要病征為角膜表麵有深黑色之隆起、前房消失和眼球變軟等現象。此外,還可用熒光染色證明。

03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臨床表現複雜,如眼痛、畏光流淚等,具體如下:

  一、原發感染

  原發感染僅發生血清抗體陰性者,多見於兒童。6個月以內嬰兒可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抗單皰病毒抗體,因素發生感染者少見,以後隨著這種抗體逐漸消失。1~3歲最易感染,至5歲時已有60%感染,15歲時有90%以上感染。

  二、複發感染

  既往已有皰疹病毒感染,血清中存在抗體,在挑撥因子作用下,第一次發病或複發病例均屬複發感染。其感染來源多為內源性(即病毒存在於角膜、淚腺、結膜係三叉神經節內),少數亦可為外源性。

  1、淺層型病變波及上皮及淺基質層:是本病最基本的類型,也是臨床上最常見,最易診斷的類型。包括樹枝狀角膜炎和地圖狀角膜潰瘍。

  2、樹枝狀角膜炎本型:是HSV直接感染上皮細胞的結果。病毒侵入上皮細胞後,引起細胞增殖變性,隨之壞死脫落形成上皮缺損,病損區邊緣部的上皮細胞顯示病毒增殖活躍(即上皮細胞內浸潤),因此病毒分離率可達90%~100%。

04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嚴格遵守鏡片的摘戴及消毒處理目前角膜病中病毒感染已超過細菌感染平時應注意增加體質,一旦患病,應頻繁滴用抗病毒滴眼液,同時用抗菌素滴眼液預防細菌感染在潰瘍活動期不能為了緩解症狀而濫用皮質類固醇滴眼液,以免引起病情加重甚至角膜穿孔等嚴重並發症的發生還要注意幼兒防護,防止原發性感染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

05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應做血清學診斷、病毒培養及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等,具體如下:

  一、血清學診斷

  血清學檢查作為回顧性診斷,雖可用於臨床,但因病毒抗原具有多種不同的抗原決定簇,致使血清中多種抗體混合存在,檢測時非特異性增強,常易存在假陽性結果。且中和抗體及補體結合試驗,往往不適合複發病例,因90%的成年人血清中均有一定水平的抗HSV抗體。即使在複發感染階段,其抗體水平也未必升高,故實用意義不大。

  二、檢測包涵體及多核巨細胞

  病灶刮片和組織切片用普通染色法檢測嗜酸性核內包涵體和多核巨細胞。如陽性則對臨床診斷有很大支持。此法僅能證實病毒感染而不能區分是否HSV感染。電鏡技術雖然可以更好地看到病毒顆粒的存在,但其取材繁瑣,對病毒顆粒濃度要求高,常需106~107顆粒/ml,而且電鏡設備昂貴,需一定經驗、特殊培養的人員,診斷價值較低,不宜廣泛采用。

  三、病毒培養

  刮取角膜潰瘍邊緣組織,進行小白鼠接種或雞胚囊膜培養或組織培養,不但可分離出病毒,而且還可鑒定出病毒類型。但病毒培養並非易事,且僅適用於上皮型HSK,對於基質型、內皮型HSK都很難培養出病毒。

  四、免疫技術

  1、免疫熒光法:又稱熒光素抗體抗體法,是一種抗原抗體結合反應與形態學相結合的方法。即把抗體標記上熒光素,使與相應的抗原相結合,然後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顯示熒光的抗原-抗體複合物。此法能快速地將組織或細胞內的病原體或其他抗原成分加以鑒別和定位。

  2、免疫酶染色法:其基本原理和過程與免疫熒光法基本相似,不同之處是用酶來標記抗體球蛋白。常用的是辣根過氧化物酶,分子量40000Da,為一種酶蛋白,與底物發生組織化學反應後,可產生有顏色的沉澱物質。由於其是電子致密物質,用其代替熒光素來標記抗體球蛋白,不僅能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也可用電子顯微鏡進行分子水平的觀察。此法簡單,從刮片到觀察結果僅需3h左右,普通光學顯微鏡即可檢測,因此具有迅速、簡便易行的優點。

  3、放射免疫測定法:是一發展迅速的免疫學檢查方法,又稱核素標記法。其原理是用放射性核素(如125I或131I)標記抗體(或抗原),再使抗體抗原相結合,以達檢測抗原(或抗體)的目的。

  五、聚合酶鏈反應(PCR)

  聚合酶鏈反應是一種在體外將特異性DNA序列進行高效擴增的方法。應用PCR法檢測生物標本中病毒的特點有:

  1、可以從極少拷貝數的病毒DNA序列擴增需要的片段,從而大大提高檢測的靈敏度。

  2、整合入細胞內的病毒基因,往往處於潛伏期,它並不表達,因此不能用免疫方法查到,但PCR可以使這一基因片段中的特定部分擴增到易於檢測的程度。

  PCR技術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自動化操作等優點,因此在臨床疾病的病因診斷方麵顯示出極大的優勢,對HSK檢測HSVDNA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六、免疫組織化學檢查

  使用HSV-1的單克隆抗體診斷藥盒,進行包括免疫熒光染色和酶免疫測定,能在少於4h內對上皮刮片作病原學快速診斷,結果極為可靠。

  七、其他

  1、樹枝狀角膜炎:2%熒光素染色,呈明顯樹枝狀淡綠色著色,故稱樹枝狀角膜炎。

  2、地圖狀角膜炎:病變潰瘍邊緣不整齊,呈灰白色地圖狀或阿米巴形。

  3、盤狀角膜炎:角膜表麵粗糙,呈顆粒狀水腫或上皮完整。而基質層則由於浸潤、水腫而增厚,呈毛玻璃樣灰色混濁。病變區多位於角膜中央,呈盤狀,境界清楚。有時可表現為基質的彌漫性浸潤。後彈力層出現皺襞,內皮有水腫;有較多灰色帶色素斑點狀角膜後沉降物(K、P)。

06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除了一般治療外,還應注意飲食調節。

  1、多吃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

  2、多吃水果蔬菜海產品。

  3、吃動物的肝髒,多喝菊花茶和綠茶。

  眼睛的視網膜中儲存有相當多量的遊離維生素B2。維生素B族缺乏,會導致眼睛畏光、流淚、燒疼及發癢、視覺疲勞、眼簾痙攣。含維生素B族豐富的食物有全穀類、肝髒、酵母、酸酪、小麥胚芽、豆類、牛奶(維生素B2)、肉類(維生素B1,煙堿酸)。

07西醫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常規方法

  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不同的病變階段,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在角膜皰疹或淺層炎症早期階段,應迅速控製炎症,防止病變擴展到實質深層,深層炎症可用抗病毒藥物聯合激素。對單純依靠藥物和保守療法難以奏效者,可據病情選用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

 一、病灶清創術

  1、機械清創:局部點表麵麻醉劑後,用白多鏟、刀片、棉棒、恢複器或異物針,在裂隙燈下,將潰瘍同其周圍0。5毫米健康上皮一同清除後,加壓包括48小時。本法隻能將感染的細胞清除,而不能阻止病毒繼續繁殖,所以還必須配合滴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2、化學清創:點表麵麻醉後,用棉簽蘸入乙醚、乙醇、碘酒、石炭酸、硫酸鋅、硝酸銀等化學滅毒劑,然後塗片於潰瘍區,用生理鹽水衝洗。目的在於通過化學冷飲使感染的上皮細胞脫落,本法因有可能損傷角膜上皮基底膜及基質層,影響修複,促使病變向深部發展,故必須慎用!

  3、冷凍清創:用直徑2毫米的冷凍頭,以很輕的壓力先冷凍潰瘍邊緣,繼冷凍潰瘍中央,溫度一般-60℃至80℃。每點冷凍6~8秒,然後以生理鹽水解凍,必要時可反複多次。冷凍對HSV的活力雖無影響,但對角膜上皮細胞的破壞作用較上述二種方法好。Amoil認為角膜上皮細胞破裂而釋放出的病毒顆粒,可為淚液衝走或為淚液聽抗體中和。冷凍角膜病灶,可暫時抑製病毒DNA的活性,也可迅速降低供給病毒複製所需要的能量三磷酸腺苷。

  二、抗病毒藥物

  藥物治療中主要選用抗病毒藥物,如碘苷,又名皰疹淨,主要適用於初次發作的病例,對多次複發的病例,改用其他藥物為宜;阿糖胞苷,有一定效果,但對正常細胞毒性大,故常用它的衍生物環胞苷;三氮唑核苷,又名病毒唑,為廣譜抗病毒藥,療效較好,且對正常細胞毒性頗低;無環鳥苷,又名阿昔洛韋,為較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特別是對於皰疹病毒,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其他抗病毒藥物如阿糖腺苷、三氟胸腺嘧啶核苷等。亦可選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因它有抑製角膜免疫反應和抗炎的作用,常用於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後期的治療

 三、免疫促進劑的應用

  應用免疫促進劑治療本病,是近幾年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目前尚處於試用階段。文獻報道應用的藥物左旋咪唑、擔子菌類多糖、幹擾素及其誘生劑等。

  1、左旋咪唑:左旋咪唑是四咪唑的左旋光學異構體,係一種廣譜驅蟲藥,現經證明對細胞免疫有調節作用,

  2、擔子菌類多糖:從擔子菌類提取出來的多糖和左旋咪唑一樣,具有活化T細胞,激活免疫功能的效能。

  3、幹擾素及其誘生劑:幹擾素是一種蛋白質,是細胞受到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或非微生物的刺激後所產生的。國外采用幹擾素治療本病已取得較好效果。

  四、手術療法

  重症患者(深部潰瘍、基質壞死性角膜炎合並穿孔者)單獨依靠藥物及保守治療已很難奏效,采用手術的方法不但可縮短療程減少痛苦,還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手術包括結膜瓣遮蓋術、前房穿刺術、板層或穿透角膜移植術。

  1、結膜瓣遮蓋術:本法不但對即將穿孔的病例直到預防和治療作用,而且對頑固的深部潰瘍也有一定的極積治療價值。遮蓋的結膜瓣作為一個良性的生物源刺激,不僅有利於創麵的修複,還減少了創麵與眼瞼的摩擦及外界的刺激。遮蓋的球結膜以越薄越好(不破裂為度),固定要牢靠。對已穿孔前房消失者,術後尚應加壓包括。術後病例對爾後角膜移植不利,故對有條件角膜移植術者應盡量不作結膜瓣遮蓋。

  2、前房穿刺:本法僅適用於深基質型及角膜葡萄膜炎的患者,可清除房水中大量毒性物質和病毒顆粒,利於新的房水形成,賦與更大防禦能力。方法:用Amsler針吸出房水0.2~0.5毫升,然後注入消毒空氣。宜間隔數天反複穿刺。術後數天即可見角膜基質水腫減輕,透明度增加,角膜內皮及基質壞死灶縮小。

  3、角膜移植術:用角膜移植治療本病,從50年代起相繼有所報道,對其治療價值評價頗高,甚至認為是治療重症病例的最好辦法。

  五、其他治療方法

  1、親水軟性接觸鏡:主要用於營養障礙性角膜潰瘍和即易將穿孔的病例。可保護潰瘍創麵,減少刺激,利於上皮再生。對於早期穿孔的病例,尚具有閉塞傷口與夾板的作用。若同時進行抗病毒藥物點眼,由於它能吸收藥物,又提供了一種新的給藥方法。

  2、膠原酶抑製劑:局部膠原酶抑製劑滴肯,雖不能對病毒直接起作用,但由於抑製了膠原酶的活性,可減少或防止潰瘍的發生或發展。常用的藥物有2%乙酰半胱氨酸、2%依地酸鈉。

  3、粘合劑:對於進行性溶解和可能發生穿孔的病例,早期局部應用粘合劑,可以有效阻止潰瘍的進行,防止穿孔的發生。方法是局麻下清潔潰瘍基底,除去壞死組織後塗上一層薄的粘合劑,待幹燥後,塗抗生素眼膏包紮或戴親水性軟性接觸鏡。粘合劑最好保留6~8周,待角膜愈合後再將其除去。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