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發病多與高度近視和眼外傷有關。其發病機製如下:
1、高度近視引起的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發病機製尚未闡明。目前認為其原因可能有玻璃體後皮質或黃斑前膜對黃斑部的切線牽引力、後鞏膜葡萄腫和視網膜色素上皮及脈絡膜萎縮等。其中,由黃斑區視網膜前膜收縮而引起的切線牽引力可能是引起該病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引起手術後黃斑裂孔重新開放的主要原因。高度近視常伴有後鞏膜葡萄腫,後極部漸進性伸展,黃斑區域視網膜、脈絡膜極度變薄,脈絡膜毛細血管減少或喪失,引起視網膜組織萎縮和囊樣改變,囊樣變性破裂繼而形成黃斑裂孔。此外,玻璃體液化、玻璃體後脫離也可能對黃斑產生前後方向的牽引力。在玻璃體後脫離過程中,部分玻璃體後皮質與黃斑區周圍的視網膜粘連,隨著眼球的轉動,飄動的玻璃體皮質對黃斑部產生前後方向及切線方向的牽引力。高度近視眼玻璃體腔擴大,玻璃體液化明顯,眼球轉動時玻璃體反向運動,對黃斑區產生牽引。
2、在高度近視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形成過程中,後鞏膜葡萄腫和視網膜色素上皮及鞏膜萎縮所起的作用比黃斑的切線牽引力更為重要。在有後鞏膜葡萄腫的高度近視患者中,後鞏膜向後增大,視網膜相對延伸不足,從而產生使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與色素上皮層分離的矢力。後鞏膜葡萄腫內脈絡膜視網膜的萎縮及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缺失造成神經上皮與色素上皮層之間的黏附力減弱,從而造成廣泛的視網膜脫離。
黃斑裂孔所致的視網膜脫離,早期局限於後極部,隨著病程的延長,脫離向下方和顳側發展,以至全脫離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術後的並發症主要有眼缺血綜合征、感染、脈絡膜脫離、視網膜出血等。
黃斑裂孔所致的視網膜脫離,早期局限於後極部,隨著病程的延長,脫離向下方和顳側發展,以至全脫離。脫離的範圍與病程長短、裂孔大小、玻璃體液化的程度及是否存在玻璃體視網膜牽拉等多種因素有關。患者主要有不用程度的視力下降表現。
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多是由高度近視和眼外傷導致的,因此近視患者要平時一定要注意用眼衛生,避免度數升高,導致該病發生其次,還要主要避免眼外傷,眼外傷後要及時去醫院確診和治療
臨床上的眼底檢查,根據視網膜脫離的範圍,將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分為3種類型:Ⅰ型:視網膜脫離局限於黃斑周邊區;Ⅱ型:視網膜脫離擴展到赤道部但未達視網膜鋸齒緣;Ⅲ型:視網膜脫離至少有1個象限已達鋸齒緣。
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患者的飲食上應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麵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主。患者可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入量。
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嚴重影響患者視功能,一旦確診,應盡早手術治療。研究表明,裂孔形成後,實施手術治療的早晚對術後視功能恢複有重要意義。
目前,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手術方式的選擇仍存有爭議,但是選擇內路手術多於外路手術。一般來說,近視屈光度數-15D的患者,以及存在明顯後極部鞏膜葡萄腫和(或)大麵積後極部視網膜色素上皮或脈絡膜萎縮的患者,選擇玻璃體切除。術中激光光凝黃斑裂孔邊緣,聯合矽油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