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首頁 > 疾病大全 > 呼吸內科 > 副傷寒

副傷寒簡介

相關問答

  甲、乙、丙是分別由副傷寒甲、乙、丙三種沙門菌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副傷寒甲、乙的症狀與傷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較輕,病程較短,病死率較低。副傷寒丙的症狀較為不同,可表現為輕型傷寒,急性胃腸炎或膿毒血症。

 

【詳情】

01副傷寒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副傷寒的病原體有三種:①副傷寒甲的病原體為副傷寒甲杆菌,或稱副傷寒甲沙門菌;②副傷寒乙的病原體為副傷寒乙杆菌,或稱副傷寒乙沙門菌;③副傷寒丙的病原體為副傷寒丙杆菌,或稱副傷寒丙沙門菌。以上三種杆菌分別屬於沙門菌屬中A,B,C三群,均可按噬菌體分型方法進行分型。各種副傷寒杆菌均有“O”和“H”抗原,其中副傷寒丙杆菌還兼有“Vi”抗原。在自然條件下,副傷寒杆菌一般隻能感染人類。

  二、發病機製

  副傷寒甲、乙的病理變化大致與傷寒相同,但胃腸炎型患者的腸道病變顯著而廣泛,且多侵及結腸。副傷寒丙的腸道病變不顯著,腸壁可無潰瘍形成,但體內其他髒器常有局限性化膿病變,可見於關節、軟骨、胸膜、心包等處。

 

02副傷寒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1、腸出血

  多出現於病程第2~3周,可見大便潛血陽性至大量血便。少量出血可無症狀或僅有輕度頭暈、脈快,可由大便潛血試驗證實;大量出血時熱度驟降,脈搏細速,體溫與脈搏呈現交叉現象,大便呈柏油樣便或果醬樣便,並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現。

  2、腸穿孔

  為最嚴重的並發症,多見於病程第2~3周。多因飲食不當、飽餐或食用多渣難消化、易脹氣食物所致,也可因濫用瀉藥、高壓灌腸等使腸道壓力增高誘發。表現為突然右下腹劇痛,伴有惡心、嘔吐、呃逆、出冷汗、脈搏細速、體溫暫時下降等,但不久體溫又迅速上升,並出現腹膜炎征象,腹壁緊張,出現壓痛與反跳痛,腹脹氣,肝濁音界消失等,Χ線檢查膈下有遊離氣體,白細胞計數升高。

  3、中毒性肝炎

  表現為肝功能異常,少數患者可出現黃疸、肝脾腫大。

  4、其他

  如中毒性心肌炎、溶血性尿毒綜合征、肺部感染、膽囊炎、骨髓炎、腎盂腎炎和其他部位的化膿性感染等。

03副傷寒有哪些典型症狀

   一、症狀

  副傷寒甲,乙的症狀與傷寒極相類似,但副傷寒丙的症狀頗有不同,潛伏期較傷寒短,一般為8~10天,有時僅為3~6天。

  1、副傷寒甲,乙

  起病緩慢,但驟起者亦不少見,開始時可先有急性胃腸炎症狀如腹痛,嘔吐,腹瀉等,約2~3天後症狀減輕,繼而體溫升高,傷寒樣症狀出現,亦有胃腸炎症狀顯著,並且持續較久者,以副傷寒乙多見,曾被稱為“胃腸炎型副傷寒”,發熱常於3~4天內達高峰,波動較大,稽留熱型少見,熱程較短(副傷寒甲平均3周,副傷寒乙2周),毒血症狀較輕,但腸道症狀則較顯著,可出現相對緩脈與肝,脾腫大,與傷寒相同,皮疹常較早出現,可遍布全身且較傷寒皮疹稍大而色較深(副傷寒甲),但有時呈丘疹狀(副傷寒乙),複發與再燃在副傷寒甲,乙均較常見,尤以副傷寒甲為多,腸出血,腸穿孔均較少見,病死率較低。

  2、副傷寒丙

  臨床症狀複雜,常見有以下3種類型。

  (1)傷寒型:症狀與副傷寒甲,乙大致相似,發病急,體溫迅速升高,熱型不規則,多伴有寒戰,頭痛,全身酸痛等,兒童患者可伴有驚厥與煩躁不安,重者可出現譫妄或昏迷,病程中常有肝,脾腫大,易出現黃疸及肝功能異常,熱程約1~2周,以後熱漸退,病情趨向好轉。

  (2)急性胃腸炎型:多因進食此菌汙染的食物所引起;以胃腸炎症狀為主,病程短,約2~5天內恢複。

  (3)膿毒血症型:常見於體弱兒童和慢性消耗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膿毒血症症狀,發病急,寒戰,高熱,不規則,弛張或間歇熱型,熱程1~3周不等,如有化膿性並發症,病程更長,常有皮疹,肝,脾腫大,並可出現黃疸,半數以上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現下述遷延性化膿性並發症:①常在肋軟骨,肋骨,鎖骨以及膝,踝,足,指,腰椎,骶骨等關節發生病變,繼而出現局限性膿腫,膿腫僅呈輕度紅腫,於數周內穿破形成竇道,或波及鄰近骨質導致骨髓炎,也有持續數月而不破者,故外表極似結核性感染,但抽取膿液培養可發現副傷寒丙杆菌,②肺部感染及肺部化膿病灶,多數患者伴有支氣管炎,肺炎,胸膜滲液,膿胸等,有時痰液培養可檢出此菌,③化膿性腦膜炎,心內膜炎,心包炎,腎盂腎炎等亦偶有發生,此類並發症需較長時間治療。

  二、預防

  副傷寒的複發與再燃相當常見尤以副傷寒甲為多。

04副傷寒應該如何預防

  本病的預防應采取切斷傳播途徑為重點的綜合性預防措施,因地製宜

  1、控製傳染源:及早隔離、治療患者隔離期應至臨床症狀消失,體溫恢複正常後15天為止亦可進行糞便培養檢查,1次/5~7天,連續2次均為陰性者可解除隔離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須作適當的消毒處理慢性帶菌者的管理應嚴格執行飲食、保育、供水等行業從業人員應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帶菌者慢性帶菌者應調離上述工作崗位,進行治療,定期接受監督管理密切接觸者要進行醫學觀察23天有發熱的可疑傷寒患者,應及早隔離治療

  2、切斷傳播途徑:為預防本病的關鍵性措施做好衛生宣教,搞好糞便、水源和飲食衛生管理,消滅蒼蠅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與便後洗手,不吃不潔食物,不飲用生水、生奶等改善給水衛生,嚴格執行水的衛生監督,是控製傷寒流行的最重要環節傷寒的水型流行在許多地區占最重要位置,給水衛生改善後,發病率可明顯下降

  3、保護易感者:傷寒預防接種對易感人群能夠起一定的保護作用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預防效果尚不夠理想,反應也較大,不作為常規免疫預防應用在暴發流行區應急免疫問題上意見不一,對控製流行可能有一定作用Ty21a株口服減毒活疫苗,1989年美國已批準應用,不良反應較少,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05副傷寒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常規檢查

  血白細胞大多為3×109/L~4×109/L,伴中性粒細胞減少和嗜酸粒細胞消失,後者隨病情的好轉逐漸回升,極期嗜酸粒細胞〉2%,絕對計數超過4×108/L者可基本除外傷寒,高熱時可有輕度蛋白尿,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二、細菌學檢查

  1、血培養:是確診的論據,病程早期即可陽性,第7~10病日陽性率可達90%,第三周降為30%~40%,第四周時常陰性;

  2、骨髓培養:陽性率較血培養高,尤適合於已用抗菌素藥物治療,血培養陰性者;

  3、糞便培養:從潛伏期起便可獲陽性,第3~4周可高達80%,病後6周陽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過一年;

  4、尿培養:病程後期陽性率可達25%,但應避免糞便汙染;

  5、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檢:切片也可獲陽性培養。

  三、免疫學檢查

  1、肥達氏試驗

  傷寒血清凝集試驗即肥達反應陽性者對傷寒,副傷寒有輔助診斷價值,檢查中所用的抗原有傷寒杆菌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副傷寒甲,乙,丙鞭毛抗原共5種,目的在於用凝集法測定病人血清中各種抗體的凝集效價,病程第1周陽性反應不多,一般從第2周開始陽性率逐漸增高,至第4周可達90%,病愈後陽性反應可持續數月之久,有少數病人抗體很遲才升高,甚至整個病程抗體效價很低(14.4%)或陰性(7.8%~10%),故不能據此而排除本病。

  Widal試驗已沿用近100年,60年代曾有人對其特異性提出異議,認為其結果存在著混亂模糊的情況,非傷寒發熱性疾病Widal"s試驗也呈陽性結果,如各種急性感染,腫瘤,結締組織病性疾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均可出現陽性結果,Perlnan等認為無菌的結腸細胞和腸杆菌可能有共同的抗原,結腸粘膜損害所產生的抗結腸抗體與沙門菌菌體抗原起交叉反應,因此對肥達氏反應結果的判定宜審慎,必須密切結合臨床資料,還應強調恢複期血清抗體效價的對比,有人提出應用流行菌株抗原與國際菌株相比,陽性率可提高,建議用當地流行菌株取代國際標準菌株,以提高流行區域傷寒診斷的陽性率。

  2、其他免疫學檢查

  (1)被動血凝試驗(PHA):用傷寒杆菌菌體抗原致敏紅細胞,使之與被檢血清反應,根據紅細胞凝集狀況判斷有無傷寒特異性抗體存在,國內外報道陽性率90%~98.35%,假陽性率5%左右,鮑行豪等曾報道LSP-PHA對傷寒血培養患者的檢出率為89.66%,早期病人90.02%,臨床確診者為82.5%,且主要檢測的是特異IgM抗體,故可用於早期診斷。

  (2)對流免疫電泳(CIE):本方法可用於血清中可溶性傷寒抗原或抗體的檢測,操作簡便,便於基層推廣,特異性較高;但敏感性較低,不同作者報道為24%~92%,主要受采集血清時間的影響,發病初期最易測出,故可用於傷寒的早期診斷。

  (3)協同凝集試驗(COA):利用金葡菌的葡萄球菌A蛋白(SPA)可與抗體IgG的Fc段結合的原理,先用傷寒抗體致敏帶有SPA的金葡菌,然後與抗原發生反應,本試驗的陽性率在81%~92。5%,特異性為94%~98%,一般來說,其敏感性高於CIE,而特異性較CIE差。

  (4)免疫熒光試驗(IFT):Doshi等用傷寒杆菌菌體Vi懸液作抗原進行間接免疫熒光抗體檢測,140例血培養陽性的傷寒患者134例(95。7%)陽性;394例對照者僅4例(1%)假陽性,目前有關本法的報道尚少,傷寒疫苗預防接種和其它沙門氏菌感染是否會影響本試驗特異性,尚需進一步研究。

  (5)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ELISA的基本原理是用酶促反應的放大作用來顯示初級免疫學反應,既可檢測抗原,又可檢測抗體,用ELISA法檢測傷寒患者Vi抗原,靈敏性達1ng/ml,高於CoA法9100ng/ml,並可檢測到1∶1024稀釋後尿液中的Vi抗原,國內,外用ELISA檢測過臨床標本中的Vi抗原,V9抗原,LPS,H抗原等,敏感性在62。5%~93。1%,因檢測抗原的不同而異,多數在80%以上,杭州鮑行豪等應用ELISA同時檢測IgM和IgG抗體,LPS-IgM-ELISA的敏感性為91。38%,特異性為99。02%,LPS-IgG-ELISA分別為93。1%和98。02%,在傷寒的血清免疫學診斷方法中,ELISA方法簡便,快速,敏感,特異性高,是公認較好的一種診斷方法。

  四、分子生物學診斷方法

  1、DNA探針(DNAProbe):DNA探針是用DNA製備的診斷試劑,用於檢測或鑒定特定的細菌,方法是用一段已標記的特定的DNA片段(探針)與標本中已變性的細菌DNA雜交,通過測定是否發生雜交反應來達到檢測目的,由於此探針是以細菌專有的特異性基因片斷製備,故特異性很高,用DNA探針對培養所得的傷寒杆菌進行檢測,敏感性需標本中達1000個細菌才能檢出,DNAProbe的特異性高而敏感性低,一般用於菌種鑒定及分離。

  2、聚合酶鏈反應(PCR):PCR方法是80年代中後期發展起來的一種分子生物學方法,它能在數小時內在體外將目標基因或DNA片段擴增到數百萬倍,檢出率較DNA探針高100~10000倍,國外JaeHS等用PCR方法擴增傷寒的鞭毛抗原編碼基因,敏感度能檢出10個傷寒菌,特異性為100%,PCR方法因其高度敏感,易出現產物汙染,所以控製PCR方法的假陽性及假陰性,是提高準確度的關鍵。

06副傷寒病人的飲食宜忌

    副傷寒患者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07西醫治療副傷寒的常規方法

  一、治療

  1、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

  傷寒雖有特效抗菌藥物治療,但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尤以護理及飲食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1)隔離與休息:患者按消化道傳染病隔離,臨床症狀消失後每隔5~7天送檢糞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可解除隔離。發熱期患者必須臥床休息,退熱後2~3天可在床上稍坐,退熱後1周左右可逐步增加活動量。

  (2)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定期改換體位,以防褥瘡及肺部感染。每天早晨及每次飲食後清潔口腔以防口腔感染及化膿性腮腺炎,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腹部表現、大便性狀等變化。

  (3)飲食:應給予熱量高、營養充分、易消化的飲食。供給必要的維生素,以補充發熱期的消耗,促進恢複。發熱期間宜用流質或細軟無渣飲食,少量多餐。退熱後,食欲增加時,可逐漸進稀飯、軟飯,忌吃堅硬多渣食物,以免誘發腸出血和腸穿孔。一般退熱後2周左右才恢複正常飲食。應鼓勵病人多進水分,攝入液量約2000~3000ml/d(包括飲食在內),如因病重不能進食者可由靜脈輸液補充。

  (4)激素:有明顯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療藥物配合下使用激素。口服潑尼鬆5mg,3次/d或4次/d,或用地塞米鬆2~4mg,1次/d,靜脈緩慢滴注;療程以不超過3天為宜。對顯著鼓腸或腹瀉的患者,激素的使用宜慎重,以免發生腸出血及腸穿孔。

  (5)高熱:適當應用物理降溫,如酒精擦浴,或頭部放置冰袋,不宜濫用退熱藥,以免虛脫。

  (6)興奮狂躁:可適量應用鎮靜藥物如地西泮等。

  (7)便秘:用開塞露塞肛或生理鹽水低壓灌腸,禁用瀉劑。

  (8)腹瀉:調節飲食,宜少糖少脂肪,可對症處理。不用鴉片製劑,以免減低腸蠕動而引起鼓腸。

  (9)腹脹:飲食中宜減少牛奶及糖類。可用鬆節油腹部熱敷及肛管排氣,但禁用溴新斯的明類藥。

  2、病原治療

  許多藥物對傷寒病原治療有效。自從1948年氯黴素應用於傷寒的病原治療後,患者的預後大為改觀,病死率明顯下降。多年來,氯黴素的療效確切,見效迅速,使用方便,價格適宜,曾被視為首選藥物普遍使用。另一方麵,氯黴素治療傷寒也陸續出現諸如複發率上升、骨髓抑製、退熱時間延長,以及傷寒杆菌對氯黴素產生耐藥性等問題,使人們對傷寒病原治療的首選藥物重新進行認真的評估。早在20世紀50年代,已有報道傷寒杆菌對氯黴素產生耐藥性。1972年墨西哥首次出現耐氯黴素傷寒的暴發流行,隨後逐漸波及亞洲地區。我國自80年代中期以來,主要在南方的一些省市,陸續出現耐氯黴素傷寒的局部流行,發展速度相當快。許多地方流行的傷寒杆菌株呈多重耐藥,不但對氯黴素耐藥,而且對磺胺藥物、卡那黴素、氨苄西林等多種抗菌藥物耐藥。耐藥株傷寒的臨床特點是病情較重、熱程較長、並發症多、複發或再燃率較高,病死率也較高。目前推薦應用的抗菌藥物主要是喹諾酮類或第三代頭孢菌素。

  (1)喹諾酮類:合成的抗菌藥物,如環丙沙星、氧氟沙星(ofloxacin)、諾氟沙星等,對傷寒杆菌(包括耐氯黴素株)有強大抗菌作用。膽汁中其濃度也較高,能口服或注射。臨床療效亦較滿意,複發率較低,病後帶菌者少。尤其對多重耐藥菌株所致傷寒者的治療,應列為首選藥物。兒童慎用,孕婦不宜。氧氟沙星的用法,成人劑量為200mg/次,3次/d,口服,體溫正常後繼續服用10天至2周。不能口服者,可用靜脈給藥,200~400mg/d,好轉後改為口服。亦可用環丙沙星,靜脈給藥250~500mg/d,或250mg,3次/d,口服。成人諾氟沙星400mg/次,3次/d或4次/d,口服。體溫正常後繼續服用10天至2周。一般用藥5天左右熱退至正常。前者療效稍優於後者。不良反應輕,可有胃腸不適、失眠等,一般不影響治療。

  (2)頭孢菌素類:第三代頭孢菌素有抗傷寒杆菌作用,尤其是頭孢曲鬆、頭孢呱酮、頭孢他啶等,抗菌活性強,體內分布廣,組織與體液以及膽汁中的藥物濃度高,不良反應少,臨床療效良好,可以作為一種治療藥物選擇。一般劑量為2~4g/d,分2次或3次靜脈注射,療程大約2周。通常用藥5~7天左右退熱。由於需要靜脈給藥,價格高,不作首選藥物。

  (3)氯黴素:敏感的菌株用藥後數小時菌血症便可被控製,2~3天內自覺症狀改善,5天左右體溫可回複正常。成人1。5~2g/d,分3次或4次口服,退熱後減半,再連用10~14天,總療程為2~3周。必要時最初可用靜脈滴注給藥,病情改善後改為口服。停藥過早易致複發,複發時氯黴素治療仍然可能有效。不良反應最為常見白細胞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率減少,若白細胞數減少至2×109/L,應暫停藥。偶爾可發生紅細胞係統抑製,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或全血細胞減少等,應立即停藥。伴有G6PD缺陷的患者,有可能發生急性血管內溶血。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血象變化,一般每3~5天複查1次為宜。

  (4)磺胺甲?唑/甲氧苄啶(複方磺胺甲?唑):成人劑量為3片/次,2次/d,退熱後改為2片/次,續用7~10天,總療程2周左右。對非耐藥菌株感染有一定療效,本藥價廉,可以作為非耐藥株傷寒杆菌所致傷寒治療中的一種選擇。磺胺過敏、肝腎功能不良、貧血、粒細胞減少、孕婦等均不宜應用。副作用以惡心、嘔吐及皮疹為較常見。

  (5)阿莫西林(amoxicillin):成人2~4g/d,分次口服,療程為2~3周,對非耐藥菌株感染有一定療效。

  3、並發症的治療

  (1)腸出血:嚴格臥床休息,暫禁飲食或隻進少量流質飲食。嚴密觀察血壓、脈搏、神誌變化與便血情況。適當輸液,如5%葡萄糖生理鹽水注射液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煩躁病人可適當使用抗焦慮藥物。可使用一般止血藥物,並應視出血量之多少、貧血嚴重程度,適量輸血。大量出血在積極的內科處理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2)腸穿孔:應早期診斷,及早處理。病人應予禁食、經鼻胃腸減壓,減少腸蠕動。積極加強全身支持治療,靜脈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與熱量供應。注意抗休克。選用有效抗菌藥物,加強抗菌治療措施,控製腹膜炎及原發病。視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手術治療問題。

  (3)中毒性心肌炎:臥床休息,在足量有效抗菌藥物治療的同時,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應用改善心肌營養狀態的藥物。如出現心功能不全,可在嚴密觀察下應用小劑量洋地黃製劑。

  (4)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征:積極加強抗菌治療,控製好傷寒杆菌感染的原發病。應予輸液、輸血,並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小劑量肝素靜脈滴注,也可用右旋糖酐40靜脈滴注。必要時可作腹膜透析或血透析。

  (5)其他並發症:如並發中毒性肝炎、膽囊炎、肺炎,甚至DIC等,應按相應疾病的治療方法處理。

  4、慢性帶菌者的治療

  慢性帶菌者的治療常較困難。一般認為有膽石症或膽囊疾患的慢性帶菌者,須同時處理膽囊膽道疾患,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1)氨苄西林3~6g/d,丙磺舒1~1.5g/d,分次口服,聯合用藥,療程4~6周以上。

  (2)磺胺甲唑/甲氧苄啶(複方磺胺甲?唑)2片/次,2次/d,療程1~3個月,有一定效果。

  (3)喹諾酮類如氧氟沙星等,用藥後膽汁中的濃度高,可用於治療慢性帶菌者。

  5、對並發化膿性病灶者

  如發現膿腫已經形成,可行外科手術排膿並加強抗菌治療。

  二、預後

  由於副傷寒較傷寒病情為輕,腸出血、腸穿孔少,故預後較好。但丙型副傷寒引起骨髓炎、體腔或組織膿腫較多,應加以注意。

相關問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