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首頁 > 疾病大全 > 上腹 > 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簡介

相關問答

  血漿胰島素較高的人對胰島素不敏感,由此提出了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概念。胰島素抵抗就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症,以維持血糖的穩定。

【詳情】

01胰島素抵抗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導致胰島素抵抗的病因很多,包括遺傳性因素或稱原發性胰島素抵抗如胰島素的結構異常、體內存在胰島素抗體、胰島素受體或胰島素受體後的基因突變(如Glut4基因突變、葡萄糖激酶基因突變和胰島素受體底物基因突變等),原發性胰島素抵抗大多數是由於多基因突變所致,並常常是多基因突變協同導致胰島素抵抗。除了上述遺傳因素之外,許多環境因素也參與或導致胰島素抵抗,稱之為繼發性胰島素抵抗,如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這主要與長期運動量不足和飲食能量攝人過多有關,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時80%伴有肥胖)、長期高血糖、高遊離脂肪酸血症、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鉻和釩缺乏、妊娠和體內胰島素拮抗激素增多等。

  腫瘤壞死因子a(TNF-a)增多。TNF-a活性增強可以促進脂肪分解引起血漿FFA水平增高,抑製肌肉組織胰島素受體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製IRS-1的磷酸化和Glut4的表達,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近年來尚發現脂肪細胞能分泌抵抗素( resistin ),抵抗素可降低胰島素刺激後的葡萄糖攝取,中和抵抗素後組織攝取葡萄糖回升。其他如瘦素抵抗和脂聯素水平的降低或活性減弱也與胰島素抵抗有關。骨骼肌細胞內甘油三酯(TG)含量增多也被認為是胰島素抵抗的原因之一,B細胞內TG積聚過多可造成其功能減退。

02胰島素抵抗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所謂的胰島素抵抗,是指需要用超常量的胰島素才能引出正常量的反應,其實質就是胰島素促進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下降的現象,是2型糖尿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它貫穿於2型糖尿病患者的終身。

03胰島素抵抗有哪些典型症狀

  胰島素抵抗與代謝綜合征是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黏、高尿酸、高血壓、高體重等多種代謝紊亂聚集在同一個體內的現象,其臨床表現有高血糖症、高胰島素血症、血脂紊亂(血遊離脂肪酸、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超重或肥胖(體重指數超過25)、高血壓等。

04胰島素抵抗應該如何預防

  加強運動,控製飲食,降低體重:肥胖者強調合理的飲食計劃,同時進行長期科學有規律的運動,使體重降低,保持體重在理想的範圍內是減輕胰島素抵抗和治療代謝綜合征的基礎另外,運動本身也可增強機體,尤其是骨骼肌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助於多種代謝紊亂的糾正,對降低血糖血壓,改善脂代謝均有益

05胰島素抵抗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正常血糖胰島素鉗夾技術

  2.胰島素抑製試驗

  3.微小模型法

  4.葡萄糖耐量試驗同時測胰島素釋放曲線

  5.胰島素糖耐量試驗

  6.胰高血糖素試驗

  7.持續輸注葡萄糖模型分析法

  8.空腹胰島素

  總之,檢測胰島素抵抗的方法眾多,一個理想的檢測胰島素抵抗方法應符合下列標準:①結果準確、精確;②安全、對人體無損害;③操作簡單、不費時、費用低;④不依賴血糖濃度;⑤在胰島素作用的生理範圍內反映胰島素敏感性;⑥不被葡萄糖效應混淆。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完全符合上述標準的理想指標。

06胰島素抵抗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般原發性或遺傳性胰島素抵抗尚無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對一些具有發生胰島素抵抗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級親屬、有高血壓、高血脂家族史和出生時低體重兒或存在宮內營養不良史的人群,尤應注意在其後天生命過程中避免肥胖,以盡可能預防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對已表現為胰島素抵抗的人群,應根據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減輕導致或加重胰島素抵抗的因素,同時對個體所具有的代謝綜合征不同組分進行個體化治療。

  一、加強運動,控製飲食,

  肥胖者者強調合理的飲食計劃,降低體重。同時進行長期科學有規律的運動,使體重降低。

  二、理想控製血糖

  胰島素抵抗導致高血搪,長期高血糖通過其"糖毒性"進一步加重組織如肌肉、脂肪和肝髒組織的胰島素抵抗狀態。因此,臨床工作中,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如通過合理的降血糖治療,使血糖獲得持續良好的控製均有助於減輕胰島素抵抗。近年不少臨床研究報告對一些新診斷的血糖顯著升高或口服抗糖尿病藥物繼發失效的2型精尿病患者,采用胰島素強化治療之後,穩定血糖控製,短期內可使胰島素抵抗明顯改善,從而有助於其今後血搪的控製。

  三、合理選擇抗糖尿病藥物

  對輕、中度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以胰島素抵抗為主),應首選抗高血壓藥物(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或稱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或吡格列酮;雙胍類藥物或葡萄搪昔酶抑製劑--拜糖平),另外,應用磺脲類藥物或胰島素治療的2型精尿病,如血搪控製不理想,可根據具體情況聯合上述抗高血糖藥物,能起到協同降血糖作用。

  四、噻唑烷二酮衍生物(TZD)對胰島素抵抗的治療

  目前已有充分的實驗室和臨床證據證實噻唑烷二酮藥物是強效的胰島素增敏劑。與安慰劑比較,TZD如羅格列酮可使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減輕33%(提高HOMA-IR指數評價),肌肉葡萄糖攝取率增加38%(高胰島素-正常葡萄糖鉗夾試驗評價),全身葡萄糖攝取率增加44%。在聯合治療中,二甲雙胍和磺酰脲類藥物聯合羅格列酮後,胰島素抵抗分別減輕了21%和32%,而且其持續時間至少達24個月或更久。

  五、個體化選擇降血壓藥物

  許多高血壓患者常伴有胰島素抵抗,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可能加重胰島素抵抗,對糖代謝有不良影響,避免長期大劑量應用。鈣離子拮抗劑對糖代謝無不良影響;α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在降血壓同時輕度改善胰島素抵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壓患者發生糖尿病的危險。

  六、糾正脂代謝紊亂

  脂代謝紊亂如高甘油三酯和高遊離脂肪酸血症等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遊離脂肪酸血症進一步加重胰島素抵抗。應用調脂藥物改善脂代謝可以減輕胰島素抵抗。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如羅格列酮改善胰島素抵抗部分與其降低血遊離脂肪酸有關。

  七、補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如鉻和釩的缺乏,可能與胰島素抵抗有關,飲食適當補充三價鉻離子和微量元素釩有利於胰島素抵抗的減輕。

07西醫治療胰島素抵抗的常規方法

  1.降血糖藥物當空腹血糖>6.7毫摩爾/升時,血糖進一步升高對胰島素分泌呈抑製作用,此時葡萄糖攝取也降低。所以,用來降低血糖的胰島素和降糖藥均有減低胰島素抵抗的作用。近年來二甲雙胍的抗胰島素抵抗作用倍受青睞。二甲雙胍在降低血糖作用同時,也有降血脂的作用。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類降糖藥可降低餐後血糖,同時降低血漿胰島素水平,減輕胰島素抵抗。新藥維格列波糖(商品名倍欣),治療劑量比阿卡波糖小,胃腸道反應的發生率也降低。

  2.胰島素增敏劑噻唑烷二酮類和釩酸鹽作為胰島素增敏劑,最近研究較多。噻唑烷二酮類中曲格列酮通過多個複雜環節同時調節糖脂代謝,改善胰島素抵抗。

  3.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類降壓藥物此類降壓藥物對糖尿病或非糖尿病高血壓,均可起降壓、減低胰島素抵抗和減低心髒事件發生的作用。

  4.降脂藥根據高血脂與胰島素抵抗相關性的研究,最近,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小組(UKPDS)正著手進行評價降脂藥在糖尿病胰島素抵抗中治療意義的研究。

相關問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