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神經外科> 運動神經元疾病

運動神經元疾病簡介

相關問答

  運動神經元疾病(MND)為一組原因不明,選擇性地損害脊髓前角、腦幹運動神經核,以緩慢進展行的神經係統變性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肢體的上、下運動神經元癱瘓共存,而不累及感覺係統,植物神經、小腦功能為特征。

【詳情】

01運動神經元疾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病因和發病機製不清,5%~10%的病者有家族史,稱為家族性運動神經元疾病,近年來,在這組有家族史的運動神經元疾病病者中發現了過氧化物岐化酶的基因異常,並認為可能是該組疾病的發病原因,隨著應用脊髓前角細胞主動免疫動物產生實驗性運動神經元病模型,病人血清中和腦脊液中抗GM1抗體,抗鈣離子通道抗體檢出率增高和免疫抑製劑治療的一定療效以來,自身免疫機製的理論倍受人們注意。

02運動神經元疾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1、本病為一進行性疾病,但不同類型的病人病程有所不同,即使同一類型病人其進展快慢亦有差異,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平均病程約3年左右,進展快的甚至起病後1年內即可死亡,進展慢的病程有時可達10年以上。

  2、成人型脊肌萎縮症一般發展較慢,病程常達10年以上,原發性側索硬化症臨床罕見,一般發展較為緩慢,死亡多因球麻痹,呼吸肌麻痹,合並肺部感染或全身衰竭所致。

03運動神經元疾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根據受損最嚴重的神經係統部位而定,臨床症狀也根據病變部位不同而各異,具體分型如下:

  1、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最常見,發病年齡在40-50歲,男性多於女性,起病方式隱匿,緩慢進展,臨床症狀常首發於上肢遠端,表現為手部肌肉萎縮,無力,逐漸向前臂,上臂和肩胛帶發展;萎縮肌肉有明顯的肌束顫動;此時下肢則呈上運動神經元癱瘓,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征陽性,症狀通常自一側發展到另一側,基本對稱性損害,隨疾病發展,可逐漸出現延髓,橋腦路神經運動核損害症狀,舌肌萎縮纖顫,吞咽困難和言語含糊;晚期影響抬頭肌力和呼吸肌,ALS主要臨床特征:上,下運動神經元同時損害。

  2、進行性延髓麻痹:病變僅僅局限於脊髓前角細胞,不影響上運動神經元,此類型可以根據發病年齡和病變部位分為。

  3、進行性肌萎縮症:多發病於40歲以後,病變早期出現延髓損害的症狀,病人可有舌肌萎縮纖顫,吞咽困難,飲水嗆咳和語言含糊等,後期因損害橋腦和皮質腦幹束,可以合並假性延髓麻痹的表現,如侵犯皮質脊髓束側有肢體腱反射的亢進和病理反射陽性。

  4、原發性側索硬化症:中年男性發病較多,臨床呈現緩慢進展的肢體上運動神經元癱瘓,肌無力,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征陽性,一般少有肌肉萎縮,不影響感覺和植物神經功能,可以侵犯腦幹的皮質延髓束,表現為假性延髓麻痹。

  5、臨床表現:為緩慢進展的強直性肌肉無力,在原發性側索硬化中是肢體遠端部位的肌肉無力,在進行性假性延髓癱瘓中則以後組顱神經支配的肌肉的無力症狀為主。肌肉束顫與肌肉萎縮可能發生在許多年以後。這些疾病通常在進展若幹年以後才造成病人活動能力的全部喪失。

04運動神經元疾病應該如何預防

  由於對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製尚無確切了解,因而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

  實際上,臨床運動神經元病主要是肌萎縮側束硬化症的表現,其他類型多數是疾病發展的不同時期,運動係統損害的不同程度的表現,進行性肌脊萎縮症和原發性側索硬化症最終發展成肌萎縮側束硬化症,單純脊髓損害的運動神經元病一般存活3-5年,而延髓損害(單純或伴脊髓損害)的病人存活少於2年半,疾病大多進展緩慢的,有作者報道10-15年存活的病例,不同部位損害的病人功能障礙發展的快慢有明顯的差異,延髓損害的病人功能完全殘缺早(約數月即發生),而脊髓損害者慢,可達4年,少年型進行性脊肌萎縮症可以存活20-40年

05運動神經元疾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腦脊液檢查基本正常。

  2、肌電圖檢查可見自發電位,神經傳導速正常。

  3、肌肉活檢可見神經源性肌萎縮。

  4、頭,頸MRI可正常。

06運動神經元疾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在日常生活飲食中要保證充足的維生素與蛋白的攝入,清淡避免油膩,慎吃寒涼刺激之物,多食溫補平緩之品,以達到補益之功,進而增強機體正氣。此外,運動神經元病飲食要有節,不能過饑或過飽,在有規律、有節度的同時各種營養要調配恰當,不能偏食。應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雞、鴨、魚、瘦肉、豆腐、黃豆、雞蛋、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以及新鮮蔬菜水果,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戒煙酒,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07西醫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的常規方法

  尚無特效治療,針灸,中藥均可運用,有一定療效,近年來適用於臨床的有:

  1、力如大,50mg,每12小時口服1次。

  2、拉莫三嗪,每天25mg開始,逐步增至100mg/d,臨床表明,該藥可以改善症狀,延緩發展,但不能改變轉歸。

  3、免疫抑製劑,常用藥物環磷酰胺200mg靜脈滴注,隔日或每周2次,總量3-4g為1療程,部分運動神經元疾病有效。

  4、神經生長因子亦有應用,但療效不肯定。

  凡有呼吸肌麻痹者應盡早氣管切開和人工輔助呼吸,有肺部感染者選用適當抗菌素,肢體僵硬著可予體療,並口服力奧雷素5-10mg,2-3次/d改善症狀,發生痛性痙攣時可以口服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