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神經外科> 腦血栓

腦血栓簡介

相關問答

  腦血栓指由於腦動脈管壁病變,特別是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血流緩慢,血液成分改變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而形成血栓,導致動脈管腔明顯狹窄或閉塞而引起相應部位腦組織梗死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急性腦血管疾病中最常見,也是發病率最高的一種臨床類型。

  腦動脈硬化是腦血栓形成的首要原因,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又可以加速動脈硬化的發展;其次是各種各樣的動脈炎,如腦動脈炎、大動脈炎、結節性動脈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紅斑狼瘡等,都可以是血栓形成的因素;另外,心動過緩、血壓偏低、心功能不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總之,凡是能引起腦血管管壁的疾病或者是能改變血液流速的變化因素,都是腦血栓形成的重要基礎。血栓可在數小時內形成,形成後可順行性或逆行性發展,從而使更多的血管分支閉塞。血栓也可以在幾天內自行溶解,栓子可破碎流入遠端或者阻塞在細小的血管處。

  部分病人發病前可有前驅症狀,如頭暈、一過性肢體麻木等。起病較緩慢,多在夜間熟睡時發病,次日晨醒後發現肢體癱瘓;部分病人白天發病,常先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症狀,以後進展為偏癱。多數病人發病時無意識障礙、頭痛、嘔吐等症狀,局灶體征緩慢進展,2~3天內達到高峰。少數患者腦梗死範圍較大,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還可以合並腦水腫。

  腦血栓首先要控製好血壓。心腦血管不好的人可以常備阿司匹林,小劑量服用以抗血小板的聚集。

【詳情】

01腦血栓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腦血栓形成主要是由於腦部動脈血管硬化導致的血液不流通,從而引起的一係列症狀。這種疾病的發病率高,多發生在中老年身上,危害極大。為了避免這種疾病的發生,大家應該在生活中做好腦血栓的預防工作,防止疾病的發生。專家指出,隻有熟知腦血栓的發病病因,針對病因預防,才能夠做好腦血栓的預防。

 一、發病原因

  1、動脈粥樣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常伴高血壓病,與動脈粥樣硬化互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腦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發生在管徑500m以上的大動脈。

  動脈粥樣硬化斑導致管腔狹窄和血栓形成,可見於頸內動脈和椎-基底動脈係統任何部位,多見於動脈分叉處,如頸總動脈與頸內、外動脈分叉處,大腦前、中動脈起始段,椎動脈在鎖骨下動脈的起始部,椎動脈進入顱內段,基底動脈起始段及分叉部。

  此外,也包括動脈炎(如結締組織病和細菌、病毒、螺旋體感染等)及藥源性(如可卡因、安非他明)所致。紅細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栓栓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彌漫性血管內凝血、鐮狀細胞貧血等血液係統疾病引起者少見。腦澱粉樣血管病、Moyamoya病、肌纖維發育不良和顱內外(頸動脈、顱內動脈和椎動脈)夾層動脈瘤等罕見。

  2、某些腦梗死病例雖經影像學檢查證實,但很難找到確切病因,可能的病因包括腦血管痙攣、來源不明的微栓子、抗磷脂抗體綜合征、蛋白C和蛋白S異常、抗凝血酶Ⅲ缺乏、纖溶酶原激活物不全釋放伴發高凝狀態等。

二、發病機製

  各種病因導致的腦動脈主幹或皮質支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血管內膜增厚、管腔狹窄閉塞和血栓形成,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其結果是腦組織壞死、軟化,並伴有相應部位的臨床症狀和體征,如偏癱、失語等。

  腦梗死發生率頸內動脈係統約占4/5,椎-基底動脈係統約為1/5。閉塞的血管依次為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後動脈、大腦前動脈及椎-基底動脈等。

  閉塞血管內可見動脈粥樣硬化或血管炎改變、血栓形成或栓子。腦缺血一般形成白色梗死,梗死區腦組織軟化、壞死,伴腦水腫和毛細血管周圍點狀出血,大麵積腦梗死可發生出血性梗死。缺血、缺氧性損害可出現神經細胞壞死和凋亡兩種方式。

 1、腦缺血性病變的病理分期

  (1)超早期(1~6h):病變腦組織變化不明顯,可見部分血管內皮細胞、神經細胞及星形膠質細胞腫脹,線粒體腫脹空化。

  (2)急性期(6~24h):缺血區腦組織蒼白和輕度腫脹,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及內皮細胞呈明顯缺血改變。

  (3)壞死期(24~48h):大量神經細胞消失,膠質細胞壞變,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及巨噬細胞浸潤,腦組織明顯水腫。

  (4)軟化期(3天~3周):病變區液化變軟。

  (5)恢複期(3~4周後):液化壞死腦組織被格子細胞清除,腦組織萎縮,小病灶形成膠質瘢痕,大病灶形成卒中囊,此期持續數月至2年。

2、病理生理

  腦組織對缺血、缺氧損害非常敏感,腦動脈閉塞導致缺血超過5min可發生腦梗死。缺血後神經元損傷具有選擇性,輕度缺血時僅有某些神經元喪失,完全持久缺血時缺血區各種神經元、膠質細胞及內皮細胞均壞死。

  (1)中心壞死區及周圍的缺血半暗帶(ischemic penumbra)組成:壞死區由於完全性缺血導致腦細胞死亡,但缺血半暗帶仍存在側支循環,可獲得部分血液供應,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經元,如果血流迅速恢複使腦代謝改善,損傷仍然可逆,神經細胞仍可存活並恢複功能。因此,保護這些可逆性損傷神經元是急性腦梗死治療的關鍵。

  (2)再灌注損傷(reperfusion damage):研究證實,腦缺血超早期治療時間窗為6h之內,如果腦血流再通超過此時間窗時限,腦損傷可繼續加劇,產生再灌注損傷。

  目前認為,再灌注損傷機製主要包括:自由基(free radical)過度形成和自由基瀑布式連鎖反應、神經細胞內鈣超載、興奮性氨基酸細胞毒性作用和酸中毒等一係列變化,導致神經細胞損傷。

  缺血半暗帶和再灌注損傷概念的提出,更新了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治療觀念,搶救缺血半暗帶的關鍵是超早期溶栓治療,減輕再灌注損傷核心是積極采取腦保護措施。

02腦血栓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腦血栓如果治療不及時或康複鍛煉進行得不夠好,會出現很多腦血栓後遺症。所以,當腦血栓發病一年後,如果還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語言障礙,或口眼歪斜等症狀,就可以叫做腦血栓後遺症。腦血栓發病後的這一年時間也叫做腦血栓後遺症期,與腦血栓的恢複期相比恢複速度及程度較慢。

  腦血栓最常見的後遺症為偏癱(半身不遂)、半側肢體障礙、肢體麻木、偏盲、失語,或者交叉性癱瘓,交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顫,構語困難,語言障礙,記憶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難,嗆食嗆水,共濟失調,頭暈頭痛等。

03腦血栓有哪些典型症狀

  腦血栓是急性腦血管病,致殘率和病死率都比較高,是臨床上的多發病和常見病。中老年發病較高,國內外醫學統計資料表明:腦血栓的致死率幾乎占所有疾病的第一位,有人將其稱為“第一殺手”。

  腦血栓形成後,輕者表現為一側肢體活動不靈活、感覺遲鈍、失語,嚴重者可出現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腦血栓發生的部位不同其臨床症狀也不一樣,如發生在大腦半球,臨床上可出現“三偏症”即偏癱、偏盲、偏頗感覺障礙,或失語及精神失常。如發生在小腦或腦幹,可出現劇烈眩暈、嘔吐、呃逆、喝水發嗆、發音嘶啞、走路不穩、四肢癱瘓等。對於腦血栓的治療,如正常人突然出現上述症狀,在排除其它疾病的情況下,就可作出診斷。

  腦血栓發生後,輕者經過治療後短期內可以完全恢複,但多數病人易長期遺留難以恢複的肢體功能障礙,生活不能自理,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預防腦血栓的發生或捕捉發生腦血栓前的警告信號,盡早采取防病措施,是極為重要的。神經病學專家經過對大量腦血栓病例的調查,發現有半數以上的腦血栓患者,在發病前似有蚊子飛過,醫學上叫“飛蚊現象”;也有的突然出現一過性黑蒙,俗稱兩眼發黑;也有少數人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四肢突然失控,持續數分鍾或數小時,一般不超過24小時,即可完全恢複正常。還有些病人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血壓過低或過高、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症狀等,以上這些症狀的出現,均是腦血栓形成前的先兆,如在此時采取預防措施,就可避免腦血栓的發生。

04腦血栓應該如何預防

一.生活起居
  1.飲食調整
  按照多品種、適量與平衡的飲食原則,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多吃對預防中風有益的食物據報道,牛奶、魚肉、黃豆、豆豉、花生、大蒜、洋蔥、草莓等對預防血栓是有益的
  2.飲水充足
  每日正常飲水量應達2000~2500毫升,對老年來說,更要多飲水,老年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多飲水有利於降低血粘度,減少腦血栓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多飲水有利於降低粘度,減少腦血檢形成的危險性
  3.戒降煙酒
  要戒降煙酒,限製食鹽攝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時飲食不要肥膩
  4.勞逸結合
  用腦要適度,不要持續時間太長,60歲以下者用腦一小時,應休息10分鍾左右,60歲以上者用腦半小時,應休息5~10分鍾,以免過於疲勞而誘發腦中風
  5.生活規律
  老年生活要有規律,因為老年生理調節和適應機能減退,生活無規律,易使代謝紊亂,促進血栓形成
  6.忌飯後就睡
  飯後血液聚集於胃腸,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腦部血供相對減少,同時吃過飯就睡,血壓下降,可使腦部血供進一步減少,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飯後半小時再睡
  7.體位變化要緩慢
  腦血栓形成往往發生於夜間,尤其是上廁所時刻因為夜間本身血流緩慢,加上起床時體位變化,易造成心腦供血不足,所以夜間臨廁時一定清醒後,緩慢起床其實,平時做家務也要注意體位變化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腦部缺血
  8.注意天氣變化
  老年天氣適應能力減弱,過冷過熱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誘發腦中風,因此,氣溫變化驟冷驟熱時一定要采取相應防範措施
  9.控製體重
  通過運動消耗體內過多脂肪,以降低血脂減少腦中風危險性
  10.慎用藥物
  久服催眠藥、鎮靜藥、抗精神藥、止血藥、利尿藥、清熱藥(如複方氨基比林)、防哮喘藥(如氨茶堿),可使腦中風機會增多
 二.情誌調養
  情緒要穩定,經常保持樂觀、豁達、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憂思、悲痛因為長期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易使神經體液調節機能紊亂,引起心腦血液循環紊亂而誘發中風
三.氣功療法
  老年存在腦血栓易患危險因素時,在未中風之前,可以采取氣功預防,主要有以下幾種功法可供參考:升降調息功、中風導引功、導引靜坐功、健腦功、舒筋活血功

05腦血栓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腦血栓形成是目前嚴重威脅中老年身心健康的大敵。動脈粥樣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常伴高血壓病,與動脈粥樣硬化互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臨床上腦血栓形成的診斷並不困難,根據其體征和臨床表現一般都可以做出診斷,但還需借助一些輔助檢查來確診。腦血栓形成患者通常需要做以下項目的化驗檢查。

1、血常規

  腦血栓發病初期,一般無特殊變化。白細胞不高,這一點就與腦出血不同。當合並感染時,如呼吸係統或泌尿係統感染,則白細胞增高。

2、尿常規

  腦血栓對尿常規並無影響。當病人有腎小動脈硬化並存時,尿常規可有異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病人,尿中可有膿球、蛋白。尿糖檢查可發現既往症狀不顯的糖尿病患者。

3、大便常規

  一般無變化,腦血栓病人檢查大便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寄生蟲和其他腸道疾病。大便潛血以發現胃腸道的出血。

4、血糖測定和糖耐量試驗

  可發現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邀低下病人。糖尿病與動脈粥樣硬化關係密切,是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研究發現,腦血管病急性期,無論出血性或缺血性,有中數病人糖耐量低下。缺血性腦血管病不論在短暫腦缺血發作期間、急性期及恢複期均常有糖耐量低下,而且持續地存在。而在糖耐量低下的腦血管病人中,凝血因子VIII相關抗原、纖維蛋白原、甘油三酯顯著高於正常,血液存在高凝狀態,是促發腦血管病的原因之一。

5、腦血管造影檢查

  造影檢查可明確栓塞部位、但陰性者不能排除本病。

6、CT檢查

  CT檢查常有助於明確診斷,同時還可發現腦水腫及有無腦室受壓、移位及腦疝形成等。

  以上就是對腦血栓形成患者的檢查方法有哪些的介紹,如果患有腦血栓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不要耽誤了病情,患者一定要盡早的治療,腦血栓嚴重影響到了朋友的生活和工作,危害很大,所以,當朋友發現患有腦血栓時應盡早到醫院檢查治療。

06腦血栓病人的飲食宜忌

腦血栓病人的飲食宜忌
限製脂肪攝入量每日膳食中要減少總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減少動物脂肪,使P/S比值達到1.8以上,以減少肝髒合成內源性膽固醇。
控製總熱量如果膳食中控製了總脂肪的攝入,血脂是會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體重也會下降,最好能夠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這樣對全身各內髒的生理功能有益。
適量增加蛋白質由於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適當增加蛋白質。
限製精製糖和含糖類的甜食包括點心、糖果和飲料的攝入。
科學飲食腦血栓的病人有的合並高血壓病,食鹽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3克,可在烹調後再加入鹽拌勻即可。
多飲水腦血栓的病人要經常飲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間,清晨飲水可衝淡胃腸道,水分入血液後,隨活動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晚間活動量小,睡眠前飲水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糧,蔬菜和水果。

07西醫治療腦血栓的常規方法

  腦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與中醫學[中風]中的[類中風]相似。中醫學根據其臨床表現有否意識障礙。又分為[中經絡]和[中髒腑],兩類。即有意識障礙的是中髒腑,無意識障礙的是中經絡。腦血栓形成以中經絡為主,中髒腑較少。

  腦血栓形成的中醫治療,主要根據其臨床表現,進行辨證論治。中經絡者,以氣功虛血瘀,陰虛風動,風火上擾,痰熱腑實為主。治以益氣,養陰,熄風,潛陽,活血,化痰,清熱,通腑為主要治法。

  中髒腑者又當區分閉征,脫征。閉征又要分風火上擾,痰熱內閉,為陽閉。痰濁蒙閉者為陰閉。陽閉以辛涼開竅佐以清肝熄風。清熱化痰。陰閉者,以辛溫開竅,佐以溫陽化痰。脫征是因五髒之氣衰微。元氣敗脫。治療上以回陽固脫為主。

  恢複期治療主要針對不同的功能障礙如半身不逐,口眼咼斜,失語等,采取相應的治法。在治療中尤其應注意到邪正關糸。若為餘邪未盡,風、痰、瘀尚存在,以祛邪為主,但不忘扶正。若以氣虛,肝腎不足為主者,以益氣養陰,滋補肝腎為主。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