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囊腫,又名咽黏液囊炎、鼻咽部正中瘺或咽囊炎。因Thornwaldt於1885年首次報告此病,故又稱桑汶地氏病(Thornwaldtsdisease)。咽囊感染或化膿即可形成鼻咽囊腫,咽囊膿腫自行破裂可形成膿性瘺管。瘺管是中空器官與中空器官,或中空器官與皮膚或粘膜之間長期不愈合的異常管道,瘺管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征候。鼻咽囊腫有新生物形態,但並非真性腫瘤,為鼻咽胚胎發育異常的結果,常與胚胎期的咽囊結構有關。另外,大多因腺樣體手術疤痕影響引流而導致本病。
鼻咽囊腫的來源不同,但其症狀基本相同。主要有鼻腔後部膿性分泌物向下流入口咽部。患者自覺呼吸時有臭味,用力吸咳時可咳出膿液或膿痂。
有時在鼻咽部感到壓迫、脹滿和疼痛。頭痛位於枕後粗隆下方,與蝶竇炎引起的頭痛相似。伴有頸後肌肉酸痛僵直,轉頭時則加重,一旦囊腫破裂,頭痛則迅即消失。
炎症或膿性分泌物堵塞咽鼓管咽口,可出現耳悶、耳鳴、耳聾。囊腫較大堵塞後鼻孔者,可發生鼻阻塞,睡眠時有鼾聲。有時感染可發生頸部淋巴結腫大、頸淋巴結炎,少數伴有低熱。
鼻咽囊腫的症狀是主要有鼻腔後部膿性分泌物向下流入口咽部。患者自覺呼吸時有臭味,用力吸咳時可咳出膿液或膿痂。有時在鼻咽部感到壓迫、脹滿和疼痛。頭痛位於枕後粗隆下方,與蝶竇炎引起的頭痛相似。伴有頸後肌肉酸痛僵直,轉頭時則加重 ,一旦囊腫破裂,頭痛則迅即消失。炎症或膿性分泌物堵塞咽鼓管咽口,可出現耳悶、耳鳴、耳聾。囊腫較大堵塞後鼻孔者,可發生鼻阻塞,睡眠時有鼾聲。有感染時可發生頸淋巴結炎,少數伴有低熱。
鼻咽鏡下可見鼻咽部囊性腫塊。垂體囊腫位於鼻咽的最高處,在增殖體上緣,常伴有垂體遺留組織。囊腫外觀呈半透明的球形或半球形,柔軟,有彈性,呈灰白色,表麵血管清晰。基底廣的占大多數,也有帶蒂的。囊液多為黃白色稠厚的膠樣液體。咽囊囊腫的表麵多光滑,也可能有少量增殖體組織,直徑約1-2cm,中央有小凹陷或開口,其內容物為清亮的漿液或稠厚的粘液,如經感染則呈膿性。
膿痂可附著於咽囊開口處,以探針探查外口,可有分泌物溢出,形似豬油或豆腐渣,有時亦呈幹酪樣。鰓裂囊腫可見一側或雙側鼻咽部側壁有圓形或橢圓形隆起,大小不一,其直徑可為1.5-8cm。囊腫內有黃色混濁液體,或幹酪樣物質,少數呈顆粒狀。觸診有堅實感。皮樣囊腫常有蒂,附著在鼻咽側壁或軟齶的鼻咽側。
鼻咽囊腫的預防措施包括:
一、平常多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提倡冷水洗臉,冷水浴,日光浴
二、積極防治傷風感冒,根據季節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三、避免長期應用血管收縮劑,如鼻眼淨等,以免引起藥物性鼻炎
四、戒煙酒,防禦有毒氣體及汙染,粉塵對鼻、咽部長期刺激
五、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要養成摳鼻子不良習慣,鼻塞嚴重是不可強行擤鼻涕,以免導致鼻竇炎、中耳炎等
鼻炎囊腫患者一般在口咽視診或在間接喉鏡,鼻咽鏡檢查時較易發現,若為不透X線的異物,可用X線拍片檢查定位。一般在口咽視診或在間接喉鏡,鼻咽鏡檢查時較易發現,若為不透X線的異物,可用X線拍片檢查定位。
(1)、鼻後膿涕流向咽部,伴呼吸臭或口臭(囊腔開放型);枕後部頭痛,頸後肌肉酸痛,僵直,囊腫潰破可消失(囊腔閉鎖型)。
(2)、鼻咽頂後壁圓形隆出,在腺樣體正中窩處常覆有膿痂,除痂後局部充血或有肉芽組織,探針易探入咽囊,腔內有豆渣樣物溢出。頸淋巴結常腫大。鼻腔正常。
(3)、鼻咽部隆起與粘膜下癌腫鑒別,後枕部頭痛及鼻咽部分泌物和膿痂易與蝶竇炎相混淆。
鼻咽囊腫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鼻咽囊腫患者吃飯要保證時間和質量,不能長時間饑餓,避免暴飲暴食,否則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影響消化和吸收,造成體質衰弱,容易感冒加重鼻咽囊腫患者的病情。
2、鼻咽囊腫患者要避免偏食,否則,長期下去可導致體內營養失去平衡,造成維生素蛋白質等成分缺乏,體質下降。
3、鼻咽囊腫患者要避免吃過熱過冷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否則可使咽部粘膜經常處於充血狀態,加重咽部不適症狀。
4、鼻咽囊腫患者進食不要過快,如果食物未經細嚼就吞咽,粗糙食團使咽部負擔加重炎症,難以消除並容易被混雜在食物中的異物紮破粘膜加病情。
鼻炎囊腫的增殖體內隱窩囊腫位於增殖體內,做增殖體切除術即可將其切除。較大的囊腫應采用特製的剝離器和鼻咽部手術器械,通過鼻、口等自然途徑作根治性手術。
手術一般在表麻下即可進行,鼻竇內窺鏡的應用,可直視鼻咽部病變,從另一側鼻腔伸入刀、鉗等器械,操作方便,能徹底切除囊壁粘膜組織。經齶切口進路切除囊腫,則可獲得良好的視野,較好地暴露鼻咽部手術部位,切除咽後壁粘骨膜,分離囊壁,切除囊腫較為徹底。在殘留部位囊壁可用激光處理,以免複發。術中切下的組織應送病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