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球菌性咽炎的病因:
病原菌多為溶血性鏈球菌及其他化膿性鏈球菌。與溶血性鏈球菌帶菌者接觸是發病的主要原因,慢性扁桃體炎患者的帶菌率很高,約40%為乙型溶血型鏈球菌。全身及環境因素可為其誘因,如營養不良、過度疲勞、體質衰弱等身體抵抗力或免疫低下者易患此病。通過咳嗽、打噴嚏時飛沫傳播或進汙染食品後發病。鏈球菌主要以其毒素及代謝產物危害機體,如鏈球菌溶血素O及S、紅斑毒素、鏈激酶、透明質酸酶及若幹蛋白酶等,有的能直接破壞扁桃體組織的防禦力,使病變容易擴散,或通過變態反應而引起並發症。
鏈球菌性咽炎一般無並發症,多在一周內逐漸痊愈。一旦發生並發症,對身體危害極大。主要包括:
1、直接蔓延感染由咽部蔓延到附近組織所致。有扁桃體周圍炎、扁桃體周圍膿腫、咽旁膿腫、咽後膿腫、急性淋巴結炎、急性鼻竇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喉炎、氣管及支氣管炎、肺炎等。
2、血行播散感染經血循環侵及身體其他各部。可發生急性關節炎、急性骨髓炎、敗血症、腹膜炎、腦膜炎等。
3、晚期並發症有風濕熱、關節炎、腎炎、心肌炎等。這些非化膿性晚期並發症稱之為“鏈球菌感染後病態”。目前認為此種並發症並非鏈球菌直接侵犯各組織所致,而是咽部感染後組織對此種病菌或其代謝產物發生的敏感反應。
鏈球菌性咽炎的症狀:
1、本病起病急,全身及咽部症狀較重,體溫多在38~40℃,血液檢驗:白細胞增多,以中性粒細胞增多為著,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診斷此病較容易,但應注意並發症的診斷及與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症狀相鑒別,對小兒尤其重要。
2、感染發生後,粘膜急性充血腫脹,粘液腺分泌增多,粘膜表麵覆有稠厚粘液,粘膜下血管及粘液腺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咽壁淋巴組織亦充血腫脹,嚴重者可見有白色點狀滲出物,扁桃體充血腫脹,隱窩口內有脫落上皮,細菌及代謝產物和滲出液形成黃白色小點,如融合成片,則形成假膜,炎症侵入扁桃體實質,使整個扁桃體腫大,淋巴濾泡內有化膿現象,頸部淋巴結亦腫大。
3、起病急,始與上感症狀相似,繼之畏寒高熱,頭痛,全身不適,食欲不振,背及四肢酸痛,咽痛逐漸加劇,隨炎症侵及的部位可引起相應的症狀,咽側束發炎時引起吞咽困難,疼痛,伴有耳痛,舌根淋巴組織發炎,則有劇烈的灼痛或刺痛,並向兩耳放射,波及咽鼓管時則有耳悶,耳鳴及重聽現象,如病變及侵及喉部,則有咳嗽,聲嘶,呼吸困難等症狀,小兒病情重,可發生驚厥,若伴有咽扁桃體急性感染時,可出現鼻塞,鼻腔及鼻後孔有粘液性分泌物滲出,小兒哺乳困難,易發生嗆咳,檢查見咽粘膜急性充血腫脹,尤以咽側壁及咽齶弓後的粘膜腫脹為重,懸雍垂水腫下垂,鬆弛無力,頸部淋巴結腫大有壓痛,尤以下頜角下淋巴結腫大,觸痛明顯。
鏈球菌性咽炎的預防措施:
1、應加強衛生教育,鍛煉身體,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常患咽炎、扁桃體炎久治不愈者,可考慮慮行扁桃體切除術發現病人,及時隔離治療,避免相互傳染
2、一般預後良好,如無並發症發生,多於7~10天後痊愈因此,並發症的早期診斷及處理甚為重要,因其發生與否不受化學療法或抗生素療法的影響,發生以後可演變為慢性心髒瓣膜病變,將長期妨害身體健康
鏈球菌性咽炎的化驗檢查:
1、抗鏈球菌激酶試驗: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能產生鏈激酶,此酶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機體產生抗鏈球菌激酶抗體。
2、抗溶血性鏈球菌“O”試驗:是機體產生的以鏈球菌溶血素O為抗原的抗體。通過測定血清中的ASO抗體效價,來判斷病人有無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
3、耳、鼻、咽拭子細菌培養:正常人中耳、鼻竇內應無細菌,即培養不出細菌;咽峽部培養應有口腔正常菌群,而無致病菌生長。
4、血常規: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由液體和有形細胞兩大部分組成,血常規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部分。
鏈球菌性咽炎的飲食禁忌:
1、清淡飲食,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膩的食物。可吃粥、麵條之類易消化食物。
2、注重添加蔬菜與水果,可吃橘子、甜橙、生梨、哈密瓜等。
3、忌食過硬和油煎香燥食物,減少咽部腫痛。
鏈球菌性咽炎的西醫治療:
1、須臥床休息,多飲開水,進易消化食物。高熱、咽痛及全身酸痛劇烈者,適當應用解熱鎮痛劑,如阿司匹林,口服,每次0.5g,每日2~3次。要注意隔離治療,以防傳染他人。咽部用複方硼砂液或生理鹽水含漱,若用含有抗生素的溶液含漱或局部噴霧,效果更佳。發病初期可用1%碘甘油、10%弱蛋白銀或1%~2%硝酸銀塗擦咽壁,有助於炎症的消退。頸部淋巴結腫脹疼痛者,宜用熱敷或理療法消炎。全身用藥甚為重要。目前認為:碘胺藥對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及扁桃體炎的治療,無明顯效果。
2、青黴素對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治療效果良好,故為治療此病的首選藥物。根據病情采用肌注或靜脈給藥,注射劑量及使用期,應視病情隨時增減。對青黴素過敏或有抗藥性者,可選用先鋒黴素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