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流行性腮腺炎並發細菌或鄰近組織的炎性病灶,如咽旁膿腫以及局部損傷繼發感染等,因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其炎症擴散,可導致本病。
1、睾丸炎:發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35%。一般13~14歲以後發病率明顯增高。常見於腮腫後一周左右,突發高熱、寒戰、睾丸腫痛、伴劇烈觸痛,重者陰囊皮膚顯著水腫,鞘膜腔內有黃色積液,病變大多侵犯一側,急性症狀約3~5日,全程10日左右。病後約1/3~1/2的病例發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縮。由於病變常為單側,即使雙側也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導致不育症。
2、卵巢炎:發生率約占成年女性患者的5~7%。症狀較輕,不影響受孕。主要表現為驟起畏寒、發熱,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月經周期失調,嚴重者可觸及腫大的卵巢,伴有壓痛。不影響生育力。
3、胰腺炎:發生率約5%,兒童少見。常發生於腮腺腫脹後1周左右,以中上腹劇痛和觸痛、肌緊張為主要症狀。伴嘔吐,發熱,腹脹便秘,有時可捫及腫大的胰腺。胰腺炎症狀多在一周消失。血清澱粉酶活力升高不能作為診斷的唯一依據,血清脂肪酶值超過1.5μ%(正常值0.2~0.7μ%),提示近期有胰腺炎存在。
4、腦膜炎或腦膜腦炎:發病率5~25%,局部地區可達35%。一般認為係該病毒直接侵入中樞神經係統所引起。腮腺腫前6天或腫後2周內出現,一般多在1周內發生。臨床表現為急性高熱伴劇烈頭痛、嘔吐、嗜睡或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陽性等,腦脊液檢查均呈病毒性腦炎或腦膜炎的改變。一般預後良好,個別重者可致死亡。
5、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炎:偶於腮腺炎後1~3周發生,預後良好。腫大的腮腺可能壓迫麵神經引起暫時性麵神經麻痹。有時出現平衡失調、三叉神經炎、偏癱、截癱、上升性麻痹等。偶見腦膜腦炎後因導水管狹窄,並發腦積水。
6、耳聾:表現為嘔吐、旋暈、耳鳴等症狀,主要是由內淋巴迷路炎及聽神經炎所致。雖然發病率很低(約1/15,000),但可成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聾,所幸多發生於單側(75%),故仍能保留一定的聽力。
1、診斷
根據病史及檢查所見,診斷不困難,穿刺抽膿可協助診斷。
2、鑒別診斷
因其接近咽旁後隙,故其症狀相似,患側咽部及頸部疼痛劇烈並可放射至同側耳內,疼痛影響吞咽及頸部活動,但咽部無腫脹,扁桃體無推移現象,無牙關緊閉,腮腺部位即下頜角處紅腫,堅硬,觸痛,如炎症局限膿腫已形成則局部變軟。
1、早期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為止告訴孩子不要與患病者密切接觸
2、室內要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家裏可用0.2%過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間不要參加大型集體活動
3、接種麻疹、風疹、腮腺炎三聯疫苗加強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多參加鍛煉,增強體質但腮腺炎減毒活疫苗不能用於孕婦、先天或獲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對雞蛋白過敏者
4、藥物預防,采用板藍根30克或金銀花9克煎服,每日1劑,連續6天
一、外周血象
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細胞相對增多。有並發症時白細胞計數可增高,偶有類白血病反應。
二、血清和尿澱粉酶測定
90%患者的血清澱粉酶有輕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診斷。澱粉酶增高程度往往與腮腺腫脹程度成正比。
但其增高也可能與胰腺和小腸漿液造酶腺病變有關。
三、血清學檢查
1、中和抗體試驗:低滴度如1∶2即提示現症感染。近年來應用凝膠溶血試驗,與中和試驗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體的檢測簡便迅速,但方法上還需進一步改進。
2、補體結合試驗:對可疑病例有輔助診斷價值,雙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效價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價達1∶64者有診斷意義。如條件許可,宜同時測定S抗體和V抗體。S抗體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體增高而S抗體不增高時僅表示以往曾受過感染。
3、血凝抑製試驗:受病毒感染的雞胚,其羊水及尿囊液可使雞的紅細胞凝集,腮腺炎患者的恢複期血清有強大抑製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製作用則較弱,如兩次測定效價相差4倍以上,即屬陽性。
四、病毒分離
早期病例,唾液、尿、血、腦脊液以及腦、甲狀腺等其他組織中可分離出腮腺炎病毒。手續較繁,目前無條件普遍開展。
五、尿常規檢查
腎髒受累時尿中可出現蛋白尿,紅白細胞等,甚至類似腎炎的尿的改變。
六、心電圖檢查
合並心肌炎時心電圖示:心律不齊、T波低平、ST段壓低。
腮腺隙感染飲食清淡,注意膳食平衡。忌煙、酒、咖啡、可可等。忌油膩、煎炒、燒烤、煙熏等熱性食物,如羊肉、火腿、熏肉、肥肉等。
全身應用足量抗生素控製感染。早期局部熱敷、理療或塗消炎膏,如魚石脂膏,使炎症吸收或局限。一旦膿腫形成,需切開引流,引流的切口做在腮腺腫脹的最突起處,與麵神經平行。
如膿腫範圍廣泛,切口可緊貼耳廓前方,經顳骨顴突垂直向下,然後緊貼耳垂彎向後方到乳突尖。使與皮膚附著緊密的腮腺筋膜廣泛暴露,然後在筋膜上做多個平行個麵神經支的切口,用血管鉗自切口伸入,慢性撐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