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小兒營養保健科> 小兒營養不良

小兒營養不良簡介

相關問答

  營養不良是由於熱量和(或)蛋白質攝入不足而致的慢性營養缺乏症,多見於嬰幼兒期。隨著人民生活不斷提高,營養不良發病率已顯著下降。目前所見營養不良多為嬰兒期喂養方法不當或疾病因素所造成而且程度多較輕。

【詳情】

01小兒營養不良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小兒營養不良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喂養不當

  長期攝食不足,或單純用澱粉類食品喂哺,或小兒突然斷奶,不能適應新的食品等因素均可導致營養不良。

 二、飲食習慣不良

  飲食不定時、偏食等不良習慣可導致營養不良。

  三、疾病因素

  1、疾病影響食欲,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並增加機體的消耗。易引起營養不良的常見疾病有:遷延性嬰兒腹瀉、慢性腸炎或痢疾、腸寄生蟲病、結核病、麻疹、反複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病。某些遺傳性代謝障礙和免疫缺陷病也可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2、早產和雙胎易引起營養不良。胎盤和臍帶結構與功能異常均可導致胎兒營養不足。

  3、重度營養不良大多由於多種因素所致。

02小兒營養不良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小兒營養不良的並發症主要有以下幾種:

  1、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鵝口瘡、中耳炎、肺炎、腸炎、腎盂腎炎等。

  2、多種維生素缺乏症,如口角炎、齒齦出血、佝僂病、角膜潰瘍等。

  3、自發性低血糖症。重症營養不良患兒,有時突出現出汗、心慌、脈搏減慢、呼吸暫停等自發性低血糖症,多在夜間發作,若不及時搶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03小兒營養不良有哪些典型症狀

  體重不增是小兒營養不良最先出現的症狀,繼之體重下降、皮下脂肪減少,逐漸出現消瘦。病久者皮膚幹燥、麵色蒼白、煩燥不安、肌肉鬆馳,身高也低於正常。小兒營養不良按輕重可分三度:Ⅰ度為輕型,Ⅱ、Ⅲ度為重型。

 1、Ⅰ度營養不良:患兒精神狀態正常,但體重低於正常15%-25%。患兒皮膚幹燥,身高不影響。

2、Ⅱ度營養不良:患兒精神不振、煩躁不安、肌張力減弱、肌肉鬆馳,體重低於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於0.4厘米。患兒皮膚蒼白、幹燥,毛發無光澤,身高較正常減低。

3、Ⅲ度營養不良:患兒精神萎糜、智力發育落後、肌肉萎縮、肌張力低下,體重低於正常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患者皮膚蒼白、幹燥、無彈性,毛發幹枯,身高明顯低於正常。患者常有低體溫、脈搏緩慢、食欲不振、便秘症狀。

04小兒營養不良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小兒營養不良,主要從新生兒開始進行科學喂養嬰兒期應盡量采取母乳喂養,特別是早產兒更應設法母乳喂養母乳不足可采用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並按時添加輔助食品為嬰幼兒製定科學生活製度,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進行合理的室外活動,能促進食欲,有助於消化能力的提高對患兒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應積極給予治療

05小兒營養不良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小兒營養不良患者主要做兒科、消化內科或營養科常規檢查。檢查顯示血糖和膽固醇水平下降,白蛋白、總蛋白量減低,甲狀腺素結合前白蛋白、血漿銅蘭蛋白均減低。患者堿性磷酸酶下降,血澱粉酶小於50IU/L。

06小兒營養不良病人的飲食宜忌

  對小兒營養不良的患者,要加強營養指導,鼓勵母乳喂養。母乳不足或無母乳者,應補以含優質蛋白的代乳品(牛、羊奶、豆漿、魚肉等)。防止單純以澱粉類食品、煉乳或麥乳精喂養。較大兒童應注意食物成份的正確搭配,適當供應肉、蛋、豆製品,補充足夠的蔬菜。忌食牛、羊肉、帶魚、辣椒、韭菜、大蒜等。

07西醫治療小兒營養不良的常規方法

  小兒營養不良在治療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麵:

  1、積極防治原發病,適時矯治各種先天畸形,並改進喂養方法。

  2、治療期間宜予以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或維生素B族等藥物。輔助治療時,可用苯丙酸諾龍25毫克,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時給予足量蛋白質類飲食。

  3、一般認為嬰兒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為最好的食品基礎。年齡稍大可根據當地習用食品添加固體食物以提高熱卡供給。如無腹瀉、嘔吐,早期即給予每天每公斤190熱卡,逐漸增至200熱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類。

  4、酌情少量多次輸血或血漿以及白蛋白製劑,每次25~50毫升,可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症,促進代謝機能的恢複,並提高機體抵抗力。

相關問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