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現認為本病的發病與感染產生毒素的Welchii杆菌(C型產氣莢膜杆菌)有關,毒素可致腸道組織壞死,產生壞疽性腸炎。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嚴重者可有休克、腸麻痹和腸穿孔等並發症。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起病急驟,1/3可有不潔飲食史。臨床以急性腹痛、腹脹、嘔吐、腹瀉、便血及全身中毒症狀為主要表現。
1、腹痛、腹脹:腹痛多為突發,持續並可有陣發加重。腹痛部位多在臍周或上腹部,有些患者可有全腹痛。該病在早期可先有輕度腹脹,繼則加重。
2、嘔吐:發作後即伴惡心、嘔吐,吐出物含膽汁、咖啡樣或血水樣。
3、腹瀉及便血:程度不一,多者每天10餘次。根據病變部位、出血速度、在腸道停留時間及腸蠕動情況不同,糞便可為鮮血、洗肉湯樣、果醬樣或黑便,並常混有腐爛組織及特殊的腥臭味。如病變限局在小腸者則無裏急後重現象。
4、周身中毒症狀:由於細菌、內毒素的易位造成周身炎症反應可有發熱或體溫不升、精神萎靡或煩躁。若出現譫妄或昏迷多提示病情嚴重,出現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並可能有腸壞死的情況發生。
5、嬰幼兒症狀:不典型,產嬰多在出生後3~10天發病。由於早產或低體重而收治於監護病房,在人工喂養期間或對未成熟兒因吞咽反射建立不完全而放置胃管鼻飼期間發現胃內有瀦留,繼有腹脹、嘔吐、便血發熱或體溫不升、心率過速或緩慢、腹肌緊張、腹部脹氣、腹壁紅斑等體征。一般認為孕齡越小,罹患的發生率越高。低體重兒的發生率為12%。
預防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生活中應注意飲食清潔衛生,防止帶菌食物進入消化道一旦出現惡心嘔吐,劇烈腹痛伴腹瀉血便及嚴重全身中毒症狀應及早送醫院診治治療過程中加強支持療法,及時補充水、電解質、熱量、維生素等,預防並發症的產生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的診斷除了依靠臨床表現外,輔助檢查也必不可少。
1、血常規:表現為白細胞計數增高,塗片分類有核左移現象;紅細胞、血紅蛋白降低;進行性血小板計數減少等。
2、血液生化檢查:可有低蛋白血症、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高或低血糖等表現。
3、肝、腎及凝血功能:有些病例可出現肝、腎功能受損和凝血障礙。
4、大便檢查:潛血試驗陽性。
5、血及糞便的細菌學培養:此檢查有助於對感染菌群的判斷。
6、腹部X線平片:早期多數可有不同程度的腸腔充氣擴張,腸間隙輕度增寬。由於腸壁水腫黏膜炎性滲出而造成腸壁內緣模糊,隨著病情進展可發現腸壁積氣的影像表現。
7、纖維腸鏡檢查:可早期發現腸道炎症和出血情況。
8、B超檢查:對胃腸道影像學檢查經驗的不斷積累,有與X線檢查有相互補充的趨勢采用這一檢查手段會更方便,快捷。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應酌情禁食或給予流食。食物要選富有營養、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的治療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加強全身支持療法,糾正水電解質失常,解除中毒症狀並積極防治中毒性休克和其他並發症。必要時才予手術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1、一般治療:休息、禁食。腹痛、便血和發熱期應完全臥床休息和禁食。直至嘔吐停止、便血減少、腹痛減輕時方可進流質飲食,以後逐漸加量。
2、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本病失水、失鈉和失鉀者較多見。可根據病情酌定輸液總量和成分。
3、抗休克:迅速補充有效循環血容量。除補充晶體溶液外,應適當輸血漿、新鮮全血或人體血清白蛋白等膠體液。血壓不升者可配合血管活性藥物治療,如α-受體阻滯劑、β-受體興奮劑或山莨菪堿等均可酌情選用。
4、抗生素控製腸道內感染:可減輕臨床症狀,常用的抗生素有氨基苄青黴素、氯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一般選二種聯合應用。
5、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減輕中毒症狀,抑製過敏反應,對糾正休克也有幫助,但有加重腸出血和促發腸穿孔之危險。一般應用不超過3~5天;兒童用氫化可的鬆每天4~8mg/kg或地塞米鬆1~2.5mg/d;成人用氫化可地鬆200~300mg/d或地塞米鬆5~20mg/d,均由靜脈滴入。
6、對症療法:嚴重腹痛者可予度冷丁;高熱、煩躁者可給予吸氧,或予物理降溫。
二、外科手術治療
下列情況可考慮手術治療:小腸穿孔;嚴重腸壞死,腹腔內有膿性或血性滲液;反複大量腸出血,並發出血性休克。
手術方法:腸管內無壞死或穿孔者,可予普魯卡因腸係膜封閉,以改善病變段的血循環;病變嚴重而局限者可作小腸段切除並吻合;小腸壞死或小腸穿孔者,可作腸段切除、穿孔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