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300例瘢痕疙瘩患者發病原因,結果表明痤瘡(毛囊炎)是引起瘢痕疙瘩的重要病變。其中瘢痕疙瘩由痤瘡(毛囊炎)等感染引起142例,占47.3%;外傷引起35例,占11.7%;手術引起31例,占10.3%,預防接種引起19例,占6.3%;紮耳孔引起9例,占3.0%;蚊蟲叮咬5例,占1.7%;原因不明59例,占19.7%。可見痤瘡(毛囊炎)、外傷及手術是造成瘢痕疙瘩發生的重要原因(三者占69.3%)。
(1)免疫學因素異常:免疫學因素在瘢痕疙瘩發病機製中具有重要作用。瘢痕疙瘩的真皮中有較多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 CD4∶CD8比值升高。瘢痕疙瘩的發生與血清IgE水平直接相關,而且瘢痕疙瘩患者變態反應發生率較增生性瘢痕患者明顯高。
(2)遺傳因素:瘢痕疙瘩患者有家族多發傾向,符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A型血者容易發病,人類白細胞抗原(HLA)-B14、-B21、-BW16、-BW35、-DR5、-DQW3頻率明顯增高。
(3)激素水平:激素水平與瘢痕疙瘩發生關係密切。瘢痕疙瘩好發於青春期。在女性妊娠期間,尤其在後三分之一的妊娠期,瘢痕疙瘩明顯增大,胸骨前區的瘢痕疙瘩病變反應特別明顯。絕經期女性瘢痕疙瘩可出現自發緩解。
(4)力學或機械因素:該學說認為瘢痕疙瘩的發生與傷口受到較大的張力牽拉有關。
疤痕疙瘩是手術、外傷的一種重要的並發症,造成疤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燒燙傷、外傷、創傷、痤瘡(青春痘)、打耳孔、打預防針,都可以形成不同程度的疤痕增生及疤痕疙瘩。
自覺症狀多感局部瘙癢或疼痛灼熱感,疼痛敏感;瘢痕疙瘩腫塊單發或多發,可在一個部位,也可全身多處,色紅,堅硬,彈性差,突出皮膚表麵。本病的主要危害是影響美觀;不適症狀明顯,影響正常工作和休息;破潰,發生癌變;心理負擔重,影響心身健康。
各個年齡階段均可發生,但常見於30歲以下的青少年,這一年齡階段被稱為瘢痕疙瘩易發年齡階段。
多發部位:
全身各部位均可發生,但多發於上頸部、耳垂、肩部、胸部及上臂等處,這些部位被稱為瘢痕疙瘩易發部位。按發生比例依次為前胸、胸部、肩部、耳垂、上臂和頦部、胸骨前、背部、項部是最易受感區,這些部位可形成嚴重的瘢痕疙瘩;耳、三角肌區、前胸壁、麵部胡須區和頸部屬中度易感區;腹部、前臂、麵部其它部位是輕度易感區。
疾病症狀:
自覺症狀多感瘙癢或疼痛灼熱感,疼痛敏感;瘢痕疙瘩腫塊單發或多發,可在一個部位,也可全身多處,色紅,堅硬,彈性差,突出皮膚表麵,超過受損傷的原有病變範圍,部分向四周正常皮膚擴張明顯,又稱“蟹足腫”或“瘢痕瘤”;病程較長,逐漸長大,多年不能自行完全消退;單純切除後極易複發,且增生能力更強,速度更快,範圍更大,有類似於捅了“馬蜂窩”一樣感覺。
結締組織病與自身免疫功能失調有關,因此必須加強身體鍛煉,具有合理生活規律,保持愉快的心情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一、預防意義
預防勝於治療,一定要強化預防意識
二、預防方法
(1)瘢痕疙瘩繼發於外傷、手術外,尚多見於預防接種、蟲咬、痤瘡及不明原因所致的皮膚損傷,一定要增強體質、強化個人衛生、增強安全意識,盡可能減少皮膚損傷
(2)一旦皮膚受到損傷,應選擇正規單位和有經驗的醫師,積極采取措施,仍能減輕或減少瘢痕疙瘩的發生機會此時,對瘢痕的預防主要是指上皮覆蓋創麵後瘢痕組織是否繼續增生及其控製的措施;主要是指瘢痕形成前和形成間尚未成熟的階段
1、瘢痕形成前的預防:
(1)治療因素性瘢痕的預防:主要是指手術引起,預防的具體措施是“五無加兩適當”,即:無菌原則、無創技術、無張力、無異物、無死腔、手術方法得當與手術時機合適
(2)非治療因素性瘢痕的預防:是指外傷、燒傷引起的瘢痕,這類損傷往往較重,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所以對這類損傷瘢痕預防的重點是預防和控製感染,給創麵愈合創造良好的條件,盡早封閉創麵
2、瘢痕形成期的預防:
瘢痕雖已形成,但此時采取一些措施對瘢痕的生長仍會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可降低瘢痕形成的程度,減少瘢痕對機體造成的危害主要方法有:加壓療法、藥物療法、放射療法、物理療法和功能康複綜合療法
瘢痕疙瘩的診斷主要是根據其臨床表現,包括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有條件的醫院應開展必要的實驗室檢查。
(1)詢問病史:
①起因:瘢痕疙瘩除繼發於外傷、手術外,尚多見於預防接種、蟲咬、痤瘡及不明原因所致的皮膚損傷,詢問病史時要注意。
②自覺症狀:瘢痕疙瘩多表現為長期存在的瘙癢和疼痛症狀,部分病人在進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後加劇。
③病程與轉歸:瘢痕疙瘩病程較長,瘢痕發生後無自發萎縮消退現象,既往做過多種治療,效果不好,甚至更大。
(2)體格檢查:除細致的全身檢查外,對瘢痕局部的檢查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並作好記錄。
①形態:瘢痕疙瘩可表現條狀、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突出皮膚表麵的腫塊等;
②數目:1個或多個;
③顏色:如稍紅、或接近正常皮膚顏色等;
④質地:較硬;
⑤厚度:數毫米至數厘米不等;
⑥發生部位:可以1個或多個部位可同時發生;
⑦病損範圍:病變超過原始損傷範圍;
⑧一般不造成機體功能障礙。
(3)實驗室檢查:有條件的單位可進行瘢痕硬度測定、瘢痕厚度測定、瘢痕表麵溫度測定等。
(4)照相記錄:采用照相技術,在同一姿勢、同一距離、同樣的光線下留下病變的照片。
大多瘢痕疙瘩不影響功能,患者應調整心情,把自己當成正常人,正常生活即可。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高纖維素樣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用煙酒,但其他過多限製隻能增加心理負擔,沒有必要,實際上也難以做到。因為瘢痕疙瘩不是短時間控製飲食就能夠好轉的,所有食物均需經過機體消化後才能成為機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建議患者注意體驗,如果進食某種食物後症狀加重或瘢痕疙瘩生長加快,應盡可能避免繼續食用。
手術後應加強營養,選擇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如雞蛋、瘦肉、牛奶、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加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不食辛辣和易過敏食物,如辣椒、海鮮。不能吸煙和飲酒,以免影響刀口愈合。一般不需要服用高級保健食品。
瘢痕疙瘩的治療沒有特效方法,需要采用手術、藥物、加壓、放射、激光、物理康複等多種方法綜合治療。與瘢痕防治動態療法主要治療措施一樣,但在治療策略上有較大區別。瘢痕防治動態療不但包括治療,更強調預防,尤其是從創傷早期和手術之初即開始注重預防瘢痕的發生;不但適合於已形成的瘢痕防治,而且適合於各種手術和創傷處理。不但強調瘢痕需要采用綜合方法治療,而且強調在有創的治療後又會有發生新的瘢痕風險,需要加強預防和動態治療,突出了瘢痕防治的複雜性。可見瘢痕防治動態療法在內容上的確與瘢痕綜合治療基本相同,且在臨床上早已被應用,但從認識上比瘢痕綜合治療有了明顯的提升,時刻體現出瘢痕的防治結合,適應證更加廣泛,並且能將傳統的瘢痕防治時間提前,將治療本身的損傷最小化,使治療效益最大化,從而確保治療獲得較好效果,瘢痕防治動態療法是對目前瘢痕防治的全麵概括和總的治療策略。
瘢痕疙瘩目前比較適當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與非手術聯合治療,主要有以下數種方式:
①手術切除聯合切口處高劑量率近程放射治療。
②手術切除聯合瘢痕內注射糖皮質激素。
③激光或冷凍去除瘢痕後聯合高劑量率近程放射治療或皮損內注射糖皮質激素。
一、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治療成熟瘢痕或瘢痕疙瘩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手術方法有瘢痕切除縫合、皮片移植、皮瓣移植、磨削術、皮膚軟組織擴張術、顯微外科手術等。以瘢痕切除縫合、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最為常用。
手術對瘢痕的治療效果是肯定的,原則上盡可能全部切除瘢痕,瘢痕切除後能通過Z改形或其他成形 術直接縫合最好,不能直接縫合修複創麵者,采用皮瓣的辦法優於植皮,全厚植皮的辦法優於刃厚皮片移植。但鑒於瘢痕疙瘩手術後複發率極高,一般不主張單一手 術治療,而主張手術後早期輔以放療、藥物注射治療。
需強調的是,任何手術方式均不可能把瘢痕完全去除,隻是最大限度地改善或矯正瘢痕造成的危害;而且手術刀口愈合後又麵臨著新的瘢痕發生,其治療效果的評價需要觀察一年以上的時間。
手術治療瘢痕疙瘩的適應證主要是:①影響外觀;②感覺異常、有癢、痛不適等自覺症狀;③發生潰瘍、繼發癌變;④出現心理障礙,影響心理健康。
手術時機:瘢痕疙瘩確診後在身體健康,無手術禁忌證情況下均可選用手術治療。
常用手術方法:一次切除縫合、分次切除縫合、皮片移植、皮瓣移植,皮膚軟組織擴張術等為瘢痕疙瘩的手術修複提供了多種選擇。
1、直接切除縫合:
直接切除縫合是瘢痕疙瘩最理想的手術方式,此法適用於麵積較小的瘢痕疙瘩,且其周圍組織較鬆弛者。
2、分次切除縫合:
瘢痕疙瘩麵積較大或多處發生,一次全部切除既不能直接縫合,又不宜植皮時,如在麵、頸等暴露部位,分次切除常為切實可行的方法。
3、皮膚遊離移植:
手術操作較簡便,一次手術即可滿足要求,需時較短,為較大麵積瘢痕疙瘩切除修複時常采用的方法。但該方法因植入的皮片顏色、質地與植皮周圍區域的皮膚差距較大,美觀效果較差,故臨床上較少應用。
4、皮瓣移植:
能獲得皮膚色澤、質地優良的外形和滿意的功能效果。
5、皮膚軟組織擴張術:
可以誘導組織生長,可增加皮膚麵積,為皮膚缺損的修複提供良好的皮源, 凡體表各部需要修複或再造而局部皮瓣供區不足、周圍有可供擴張的正常皮膚時,均可考慮應用;禁用於擬擴張區近期有放射治療史、有出血傾向、嚴重營養不良 者、有全身性感染或手術部位有急性感染性病灶者及有精神障礙而不能合作者;優點是能提供與受區完全匹配的皮膚軟組織,擴張皮瓣轉移後供區無後遺畸形和嚴重 瘢痕,治療效果好、代價低;缺點是需要二次手術,治療周期較長。
皮膚組織擴張術基本步驟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根據瘢痕及其周圍皮膚的情況,選擇皮膚擴張區 和擴張器的大小形狀,將選用的擴張器埋置於要擴張的皮膚深麵。第二階段是定期向埋植的擴張器內注水,使擴張器擴張,擴張器表麵的皮膚軟組織增長擴大。向擴 張器內注水擴張通常需要2~6個月,一般是每周注水1~2次,每次注水量至患者感到脹痛為止。達到一定程度,預測能夠滿足治療需要時進行第三階段治療。第 三階段是瘢痕等病變切除製備皮瓣受區,擴張後的皮瓣轉移修複皮膚缺損區。
需強調的是瘢痕疙瘩應避免單純手術,而應采取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
二、藥物療法
分為全身用藥、瘢痕表麵外用藥物和瘢痕內注射藥物三類。目前瘢痕治療全身用藥還較少,常用的是 積雪苷片,特點是用藥時間較長,效果較緩慢;比較常用的外用藥物是複方肝素鈉尿囊素凝膠、積雪草苷軟膏、丹芎瘢痕塗膜及瘢痕止癢軟膏等,適用於各種瘢痕, 對兒童及不能耐受其他治療之痛的患者特別適宜;比較常用的瘢痕內注射藥物是長效腎上腺皮質激素或以其為主的多種藥物,一般用於小麵積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 瘩。隨著藥物注射方法的改進,藥物注射治療瘢痕疙瘩的麵積愈來愈大。
1、瘢痕內藥物注射:
治療瘢痕疙瘩比較常用的藥物是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藥物、生物製品類藥物、抗腫瘤類藥物、中藥等,多選擇以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曲安奈德)為主的2~3種藥物混在一起使用,1~4周注射1次,4~8次1個療程。
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是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的治療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藥物。其作用機製是 抑製膠原α-肽鏈和脯氨酰羥化酶的合成,使膠原合成減少,同時能誘導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酶,使膠原降解增加。常用藥物:①曲安奈德 (Triamcinolone Acetonide),別名為曲安縮鬆、去炎舒鬆、去炎鬆一A、確炎舒鬆-A,是一種強有力的糖皮質類固醇激素;②康寧克通-A,是丙酮縮去炎舒鬆無菌混 合液,是一種消炎作用極強的合成皮質類固醇;③得寶鬆,通用名為複方倍他米鬆注射液。使用方法:曲安奈德與康寧克通-A每次用量為80~120mg,得寶 鬆每次用量為7~14mg或1.4mg/cm2,每1~4周1次,4~8次為1個療程。注射前可加入2%的利多卡因,以緩解注射時的疼痛。藥物若有療效, 注射後1~2周可見局部變軟變薄,症狀明顯減輕,顏色與周圍皮膚接近。
注意事項: ①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藥物局部注射治療有局部萎縮、凹陷、色素缺失、月經紊亂等副作用,應注意把藥物注射到瘢痕內,並掌握適當的劑量,治療過程中應注意詢問 病情,如出現副作用應停藥觀察;②曲安奈德與得寶鬆聯合應用,效果會更好;③停藥後,瘢痕可能複發,可再次局部注射治療。
2、生物製品類藥物:
目前用於治療瘢痕的生長因子大多數還處在實驗階段,隻有幹擾素、透明質酸酶等少數生物製品類藥物可以臨床使用。
(1)幹擾素:幹擾素是抗原或有絲分裂原等刺激Th1細胞產生的糖蛋白,稱為Ⅱ型幹擾素或免疫 幹擾素,具有抑製細胞增值,誘導細胞分化,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和巨噬細胞活性等作用,發揮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功能。臨床上可根據病變範圍及程度采用重 組人幹擾素α1b瘢痕內局部注射或全身應用的方法治療瘢痕。全身應用適合於全身大麵積泛發性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每次用量在100萬~300萬單位 (10~30μg)之間,每周2次皮下注射或肌注,10~15次為一個療程。患者應用後,瘢痕痛癢感覺明顯減輕,體積變小,硬度變軟,色素沉著變淡。但部 分病人會出現發熱,疲勞,肌痛,及癢痛等不適症狀,應注意觀察,必要時應減少劑量或停藥,並給予對症治療。該藥也適合於瘢痕內局部注射,一般7~10天注 射1次,4~6次為一療程。該療法禁用於對幹擾素製品過敏者,有心絞痛、心肌梗塞病史以及其它嚴重心血管病史者,有其它嚴重疾病不能耐受本品的副作用者, 癲癇和其它中樞神經係統功能紊亂者。
(2)透明質酸酶:也稱玻璃酸酶,為蛋白分解酶,能分解組織基質中的玻璃酸粘多糖,使氨基葡萄 糖的C1和葡萄糖醛酸的C4間的氨基已糖鍵斷裂,組織中的粘多糖降解,含量降低,局部組織變平、變軟,使注入的藥液及病變局部的滲出液易於擴散和吸收。臨 床上通常采用本品1500單位(1支),與其它藥物聯合局部注射到瘢痕組織內。注意該藥不能靜脈注射,現配現用, 禁用於感染部位,以防引起擴散。
3、抗腫瘤類藥物:
5-氟尿嘧啶(5-FU)和塞替呱,均是抗腫瘤類藥物,它們能抑製細胞分裂,阻止細胞生長,抑製膠原前體的分泌和膠原的交聯,而被不少學者用於瘢痕疙瘩的治療。臨床上多是采用小劑量的這些藥物和其它藥物(多是激素類藥物)聯合,瘢痕內局部注射。
4、中醫中藥:
中醫藥對瘢痕治療研究曆史悠久,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目前中醫認為,瘢痕多因先天因素或金刀所 傷,水火燙傷,餘毒未淨,受外邪侵入肌膚引起,在治療上應重視局部與整體密切聯係的整體觀點。主要治療方法有內治法,如采用複元活血湯加減、生脈散加味、 消積排通湯和通脈靈片劑口服等;外治法,這是治療瘢痕的主要方法,如采用黑布藥膏貼法、鴉膽子軟膏、瘢痕止癢軟化膏外用等;內外治結合法,如內服消積排通 湯,外用甘蕪粉等。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表明,中藥對瘢痕成纖維細胞、膠原代謝、促進肉芽組織上皮化、瘢痕組織內血液和營養供應等方麵均有影響,對瘢痕防 治具有一定的作用。近年來國內開發出積雪草苷軟膏、丹芎瘢痕塗膜及瘢痕止癢軟膏等中藥製劑用於臨床。
5、其它藥物:
如維拉帕米,可阻斷鈣離子通道,調節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影響細胞周期中mRNA合成,使皮膚成 纖維細胞被阻滯於G1期,抑製成纖維細胞生長及TGF-β、Ⅰ型及Ⅲ型前膠原基因的表達,被一些學者用作局部注射治療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應用時一次最 大劑量2ml(2.5mg/ml),可使瘢痕局部藥物濃度高達100~500mmol/L,每3周一次,共3次,效果較好。曲尼司特 (Tranilast)和苯海拉明,是抗過敏藥,可抑製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和前列腺素,對瘢痕局部瘙癢和疼痛症狀明顯的患者可以選用。
6、放射療法:
淺層X射線和β射線均可使成纖維細胞數量大幅度地減少,功能受到損害,膠原纖維和基質的合成減少,膠原纖維的分解增多,使瘢痕得以變平、變軟。β射線有90Sr、32P等同位素敷貼和電子線照射等方法,其中以電子線照射劑量穩定、可控、安全為最好。
該法主要適用於不願手術或不宜手術的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治療方法: 每1~2周照射一次,每次300~500rad,連續4~6次為一個療程,如有必要,間隔1~2月可重複照射。目前多用於瘢痕疙瘩術後複發的預防,並主張 術後24小時內開始應用,一般在2周內給予1 200~1 500rads。
注意事項:放射治療的不良反應主要有色素沉著、局部瘙癢、感覺障礙或疼痛感。為減少放療副作用 的發生,應注意:①避免深部組織及非病變部位的照射;②嚴格掌握劑量,特別是單次劑量,盡可能采用小劑量、長療程的方案;③頭麵部、軀幹和近脊柱等部位選 用穿透力弱的β射線;④眼瞼和眼周放療時,應特別注意對眼的保護;⑤肛門、會陰、陰囊、陰莖等部位放療時,應注意保護兒童及生殖年齡男性的睾丸;⑥在兒童 時期,胸腺、乳腺及甲狀腺部位應避免應用穿透性強的X線進行治療;⑦對範圍大或不在一個平麵上的皮損進行分野照射時,應使照射野內的照射劑量分布均勻,並 注意避免重疊照射;⑧在放射治療期間及照射後的3個月內,應避免各種物理因子(如日曬、熱水燙洗)和化學因子(如藥物中的煤焦油、水楊酸、碘酊等)的刺 激。
三、其它方法
還包括加壓療法、矽凝膠製品應用、物理療法等,可根據瘢痕疙瘩的情況適當選擇,做為瘢痕疙瘩治療的輔助手段。
1、加壓療法:
以彈性織物對傷口愈合部位持續壓迫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瘢痕增生的方法,稱加壓療法。自20世紀70年代,很多醫療中心一直把該法作為燒傷後預防增生性瘢痕的首選治療方法。目前,該法是一種預防瘢痕增生的常規方法。
該法主要適用於適合包紮部位的增生瘢痕,特別是全身大麵積的增生性瘢痕,也可作為瘢痕疙瘩手術 或放療後的輔助治療措施。使用原則是一早、二緊、三持久。一早:即盡早開始壓迫治療,在創麵愈合後即開始。二緊:就是在不影響肢體遠端血運及病人能耐受的 情況下,越緊越好,壓力一般在1.33~3.33kPa(24~30mmHg)為宜。低於此壓力效果不明顯,高於3.33kPa則有可能造成靜脈回流受 阻,肢體水腫,甚至發生缺血性肌肉、神經損傷。三持久:就是持續性、長期壓迫治療,主張一天24小時連續加壓,更換襯墊物及清洗皮膚等一次時間不得超過 30分鍾,壓迫治療時間不得少於6個月,一般應達1年以上。
常用方法:1)海綿加壓固定法:將聚丁二烯鹽海綿剪成與所壓迫的瘢痕一樣大小,用粘膠將海綿固定於瘢痕表麵,再用彈力繃帶或者彈力套壓迫,4~7天更換一次。
2)墊塑料夾板法:熱塑夾板(thermoplast)為1,4-異戊二烯塑料製品,具有可塑 性,在72℃~77℃熱水中可軟化,在軟化時極易被塑型,可塑成所需要的形態,冷卻10 分鍾即可變硬、定型。根據這些特性,臨床上將裁剪好的熱塑料夾板,放入72℃水中軟化後置於患處塑型,用於防止瘢痕攣縮造成的有關畸形效果較好。因其塑型 後變硬,無彈性,故應內襯海綿和紗布,防止其直接接觸皮膚,壓迫皮膚壞死。熱塑料夾板的透氣性差,阻礙皮膚或創麵水分蒸發,為避免此不足,可將熱塑料夾板 軟化後快速打孔,並經常地更換襯墊及敷料,注意保持敷料幹燥。
3)彈性繃帶壓迫法:彈性繃帶是一種纖維織物或外包纖維織物的彈力橡皮筋,每層可產生 1.33~2.13kPa的壓力,包紮2~3層可獲2.67~5.34kPa的壓力,未愈合的創麵或使用夾板時,均可應用彈性繃帶包紮,該法簡單方便。注 意四肢應從肢體遠端的正常皮膚開始(僅露出指、趾末端),作螺旋狀成“人”字形包紮,圈間相互重疊1/2~2/3。四肢需纏彈力繃帶2~3層,軀幹則需纏 3~4層;腋部瘢痕攣縮可用半圓形海綿置於腋下,上臂外展90°及前屈10°體位(以避免肩關節向前脫位),以彈性繃帶作8字形包紮;彈性繃帶宜每天更換 洗滌。下肢深度燒傷愈合後,開始下床活動時,雖然此時無明顯瘢痕攣縮,但亦應包紮彈力繃帶,以防因肢體靜脈回流障礙,使已愈合的創麵起水泡、潰破而形成新 的創麵。
4)彈力衣(套)壓迫法:彈力衣(套)的原材料為對苯二甲酸、乙二脂纖維及含88%以上聚氨基甲酸乙酯的長鏈聚合體纖維組成,稱作珠羅紗立體織物。可按病人瘢痕部位製成麵罩、背心、手套、褲子、襪子等,對防止麵部、四肢、指(趾)的瘢痕效果明顯。
注意事項:
①創麵愈合後即可采用加壓療法,但初愈的創麵皮膚較嫩,易起水泡,內層應敷二層紗布 再戴彈力套,平鋪後尼龍搭扣粘合加壓。
②原則上實行24h連續加壓,睡覺時切勿解開。
③治療過程中應維持有足夠的壓力,當彈性變小感到鬆弛時應及時更換新 的彈力套。
④對於凹陷部位需填加氈墊或紗布塊作為襯墊,使凹陷部位受力均勻方可壓出實效。
⑤注意瘢痕固定體位,頸前瘢痕固定頸部於頭後仰位,頸側瘢痕固定 頸部向健側過屈位,腕、肘、膝部瘢痕可固定關節於伸直位,踝關節處瘢痕固定關節於中立位,手背部瘢痕應將掌指關節固定於屈曲90°、拇指固定於對掌位、手 指固定於伸直位。
2、矽凝膠製品應用:
矽膠光滑柔軟,無刺激性,在早期被用作壓力治療的襯墊。1983年 Terkin等首先報道應用矽膠膜貼敷治療瘢痕,之後經過大量臨床實踐證明矽膠膜貼敷治療增生性瘢痕有一定的療效,可減輕瘢痕局部的瘙癢與疼痛,促使瘢痕 軟化,甚至縮小瘢痕。其作用機製仍不清楚,可能與其壓力作用、水化作用及矽膠生物學活性相關。目前可供使用的有矽凝膠貼膜、噴霧製劑和軟膏等,多用於瘢痕 的預防和其術後的輔助治療。
主要適用於任何年齡及各個時期的瘢痕疙瘩的治療及術後複發的預防。使用方法:
①矽凝膠膜應妥善貼附於瘢痕表麵,中間不要有間隙。
②每天使用8~24小時,使用時間越長療效越好。
③每天清潔矽凝膠膜及瘢痕,矽凝膠膜涼幹後可反複使用;④療程至少要在2個月以上。
注意事項:
①應用矽凝膠膜較常見的並發症是皮膚丘疹及瘢痕表麵汗漬、瘙癢,經清潔處理、暫停使用後均可緩解,並不影響繼續治療。
②創麵尚未愈合,不宜使用。
3、物理療法:
在創傷早期適時有效的應用各種物理因子處理創麵,可以有效的預防或減輕瘢痕的 增生,創麵瘢痕增生後,應用物理因子治療也有較好的效果,所以瘢痕的物理治療不是創麵愈合後才開始,而應始於創傷之後,貫穿於整個治療過程之中,直到患者 康複。主要方法如下: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等幅中頻正弦電流療法、超聲波療法、蠟療、激光、冷凍及功能康複綜合療法等,可通過物理療法導入藥物,有較好的 消炎鎮痛、促進愈合、加速水腫消退、軟化瘢痕和粘連、促進瘢痕消退、預防瘢痕攣縮的療效。
1)激光療法:CO2激光是最早用於治療瘢痕的激光,主要是通過激光對瘢痕的燒灼、氣化或碳化 作用,去除瘢痕,但療效較差,複發率高。隨後氬激光和Nd:YAG激光投入應用,取得一定效果,但複發率仍較高。近年來應用585nm 脈衝染料激光治療瘢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總體來講,效果不理想,應用報道較少。
該方法主要並發症是術後一定時期內的紅斑期與色素沉著,但多能自行消退。因單獨應用激光治療瘢痕複發率較高,故常需配合放射治療等方法一起應用,以減少複發率,提高療效。
2)冷凍治療:是用冷凍劑來破壞瘢痕組織細胞和血液微循環,使其壞死脫落,同時可以導致瘢痕組 織水腫和細胞間隙增大,瘢痕密度減小,使皮質激素等藥物瘢痕內注射更為容易和有效。適用於小麵積瘢痕疙瘩與增生性瘢痕,常用的冷凍源為液氮,常用的治療方 法為點凍法和接觸法,具有操作簡捷、不引起出血和複發率低等優點。缺點是可引起皮膚色素減退。
注意事項:進行冷凍療法時,冷凍不能太深,一次冷凍麵積不能太大,否則有重新形成瘢痕的可能。單獨應用冷凍療法治療瘢痕效果不肯定,因此其常與皮質激素瘢痕內注射聯合應用。
分子生物學治療:利用生物分子治療瘢痕目前尚處於實驗階段,比較有希望的方法是基因療法和抗轉 化生長因子β治療。基因療法是在基因水平,通過基因轉移方法進行基因替代、基因修正或基因增強,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其是將正常基因通過一定的載體——病 毒載體或非病毒載體引入靶細胞的技術。根據HSV-TK/GCV腫瘤基因治療的模式,在成纖維細胞培養中,有逆轉錄病毒攜帶“自殺基因”,插入HSV- TK/GCV,可從基因水平抑製成纖維細胞,從而控製瘢痕的產生。研究表明瘢痕疙瘩中纖維母細胞對TGF-β的靈敏度比肥厚性瘢痕和正常組織中的要高,另 外還發現降低TGF-β1和TGF-β2的濃度可以減少瘢痕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