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急疹的發病原因目前認為,HHV-6是該病的主要病因,但並不是惟一的病原,HIV-7感染亦可引起本症,HHV-6還可引起嬰兒發生無皮疹的急性發熱性疾病。
1.HHV-6 美國Salahuddin等於1986年從6例各種淋巴增生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s)中分離出一種新病毒,其後的研究證明其基因構型與人類皰疹病毒特別是與CMV有66%同源性,屬於β-皰疹病毒科,於1987年定名為HHV-6。
1988年從ES患者外周血多形核白細胞分離出HHV-6,此後又從ES患者CD4+,CD8+,CD3+,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分離到HHV-6,應用中和試驗測定ES疾病不同階段的HHV-6抗體,其結果陽性率為18%~100%,目前已確認HHV-6感染是引起ES的病因,絕大多數ES由HHV-6B組感染引起,極少由A組感染引起。
HHV-6具有典型的皰疹病毒科病毒的形態特征,病毒顆粒呈圓形,由162個殼粒組成20麵體對稱的核衣殼,直徑90~110nm;外麵由皮質粒組成皮質層,厚約20~40nm;最外麵覆蓋一層脂質膜,表麵有不規則糖蛋白突起,核心是線狀雙鏈DNA纏繞在一核心蛋白周圍形成軸絲;成熟釋放的病毒顆粒直徑180~200nm。
2.HHV-7 Frenkel等於1990年首次從一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細胞中分離出HHV-7,此後又從一患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體內分離出該病毒,病毒顆粒直徑約為200nm,HHV-7有囊膜,與HHV-6,CMV同屬於β-皰疹病毒科。
嬰幼兒被病毒感染後,經過1~2周的潛伏期,大多數起病很急,患兒突然高燒達39℃以上,但精神狀態良好,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現並發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發生肝炎或肺炎等並發症。
嬰幼兒被病毒感染後,經過1~2周的潛伏期,大多數起病很急,患兒突然高燒達39℃以上,但精神狀態良好,多伴有輕微的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或惡心、嘔吐等消化道感染的症狀,高燒持續3~5天,多數為3天,體溫自然驟降,其他症狀隨體溫下降而好轉,在開始退燒或體溫下降後出現皮疹,皮疹最先見於頸部和軀幹部位,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較多,麵部和膝以下皮疹較少,這是以中心多周邊少的向心性皮疹為主要特點。經過1~2天就可以完全消退,疹退後不留色素沉著,皮疹不脫屑,不留痕跡。病程中有耳後及枕後的淋巴結腫大,退熱後的幾周內便消退。
幼兒急疹一般有以下8個典型特症:
1.往往是突然高燒,體溫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會持續發燒三四天。
2.用退燒藥後燒退,藥效一過又燒。
3.相對感冒高燒的孩子,患兒的精神、食欲狀況比較好。
4.高燒時,多數會腹瀉,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狀輕微。
5.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降低、淋巴細胞明顯升高。
6.耳後、枕後能摸到黃豆、花生米大小的腫塊。
7.熱退時出現大小不一的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壓之退色,初起於軀幹,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沒有色素沉著或脫屑。
8.患兒多在6~12個月大,50%~60%的患兒都在8~10個月大時發病.
幼兒急疹的預防注意事項:
1、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
2、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防止小兒高熱時出現驚厥
3、在冬春季節或疾病流行期間,應避免或少去公共場所
4、臥床休息,注意避風寒;飲食給予易消化食物,多飲水
5、高熱時及時降溫,亦可用物理方法降溫,如冷敷額頭、枕冰袋、溫水浴等,如果小兒有汗,切忌再使用以上方法
1.血常規檢查:見白細胞總數減少,伴中性粒細胞減少,也可隨後出現白細胞總數增多。
2.病毒分離:病毒分離是HHV-6,7型感染的確診方法,HHV-6,7型可在新鮮臍血單核細胞或成人外周血單核細胞中增殖,但需在培養基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IL-2,地塞米鬆等物質,感染細胞在7天左右出現病變,細胞呈多形性,核固縮,出現多核細胞,感染細胞出現病變後還可繼續生存7天,未感染細胞則在培養7天內死亡,由於病毒分離培養費時,不適於早期診斷,一般隻用於實驗室研究。
3.病毒抗原的檢測:病毒抗原檢測適於早期診斷,但病毒血症維持時間短,很難做到及時采取標本,目前廣泛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細胞和組織內病毒抗原,抗原陽性結果可作為確診的依據。
4.病毒抗體的測定:采用ELISA方法和間接免疫熒光方法測定HHV-6,7型IgG,IgM抗體,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簡便的方法,IgM抗體陽性,高滴度IgG以及恢複期IgG抗體4倍增高等均可說明HHV-6,7感染的存在,當從腦脊液內測到IgM抗體或IgG抗體時,提示中樞神經係統感染的存在,IgM抗體一般產生於感染後5天,可持續存在2~3周,IgG抗體於感染後7天產生,4周後達高峰,可持續長時間,但由於皰疹病毒之間存在一定抗原交叉,其他皰疹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抗體增高,可用抗補體免疫熒光試驗加以鑒別。
5.病毒核酸檢測:采用核酸雜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檢測HHV-6,7 DNA,由於HHV-6,7均存在潛伏感染,因此有時檢測出病毒的DNA,並不能確定處於潛伏狀態或激活狀態,可用定量,半定量PCR來測定DNA的量,來明確是否存在活動性感染,高濃度的病毒DNA提示活動性感染的存在。
一般病例無需特殊檢查,必要時可做X線胸片,心電圖等檢查。
從開始發燒到後期出疹,可能小朋友的胃口都不是很好。所以我們可以增加奶的餐數。粥方麵都盡量清淡,蛋、魚、蝦、肉都停吃,以免增加腸胃負擔。高蛋白的食品不但不能降低體溫,反而使體內熱量增加,促使體溫升高,不利於康複。
小朋友如果不愛喝奶時,可以少加1勺奶粉將濃度調稀。有的雖然不想喝奶,但果汁還是願意喝,可多喂些稀釋的果汁。
要多喝水哦,而且是溫開水,增加體內組織的水分,這對體溫具有穩定作用,可避免體溫再度快速升高。這點在生病,特別是發燒時更加需要。
有些媽媽建議退疹後一周仍應清淡飲食。因為腸胃也在排毒,寶寶也需要調理。家裏的老年可能會怕小朋友飲食太清淡,沒營養,心疼小孩。但我覺得爸爸媽媽們不要用大人的習慣和觀點套在小朋友身上,咬咬牙心疼點,再堅持幾天,清淡的飲食終歸對寶寶的腸胃好。
幼兒急疹屬於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療即可痊愈);無特效藥物;正確護理的意義大於藥物治療。
(1)大部分書籍認為不需治療。個人建議:如果其他症狀不明顯,起碼要進行物理降溫。
(2)對症處理:服用退熱藥物(物理降溫;小兒美林、泰諾、百服寧等藥物降溫),抗病毒藥物(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小兒清解液等)
(3)溫度太高希望家長就診處理,防治寶寶發生高熱驚厥。提示:高熱驚厥一般沒有後遺症,不會給寶寶造成什麼根本性損傷,也不會給寶寶燒"傻"或者抽搐等其他問題。
(4)特別提示:幼兒急疹不需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無效。相反使用抗生素倒可能引起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