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引起皮膚病的方式一般有:
1、機械性損傷如蚊蠓臭蟲叮咬等。
2、毒性刺激如隱翅蟲及甲蟲桑毛蟲等的分泌物排泄物刺毛等刺激皮膚蜈蚣蠍等刺(蜇)人時排出毒液均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應。
3、變態反應有些昆蟲的毒腺浸出液和唾液內含抗原性物質可引起即刻型變態反應;某些寄生蟲如禽類血吸蟲尾蚴鑽入皮膚後死於皮內可引起變態反應。
4、異物反應昆蟲的口器留在組織內可引起持久的肉芽腫性結節性反應。
虱病是虱子叮咬吸血引起的瘙癢性皮膚病。虱子因寄生部位不同和形態上的差異,可分頭虱、衣虱和陰虱三種,分別寄生於人的頭皮、衣服和陰毛上。人虱一般不能在它種動物體上寄生,隻由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或通過被褥、衣、帽等間接接觸而傳播。虱子吮血的機械性刺激和唾液內的毒性分泌物可引起瘙癢和皮疹。衣虱還可傳播麻疹、傷寒、回歸熱等疾病。
1、皮損分布
疥蟲常侵犯皮膚薄嫩部位,故皮損好發於指縫、腕部屈側、肘窩、腋窩、婦女乳房、臍周、腰部、下腹部、股內側、外生殖器等部位,多對稱發生。成人頭、麵、掌蹠等處不易受累,但嬰幼兒例外,皮損可遍及全身。衛生條件較好者,症狀可較輕微。
2、皮損特點
皮疹主要為丘疹,可形成小水皰和少數隧道及結節。丘疹約小米粒大小,淡紅色或正常膚色,可有炎性紅暈。根據傳染輕重及衛生條件,皮疹可疏散分布或密集成群。水皰一般約小米粒大,多見於指縫、腕部等處。隧道為灰白色或淺黑色線紋,長約3~15mm,彎曲微隆起,末端可有丘疹和小水皰,為雌蟲停留處。典型隧道不易見到,可能因清洗、搔抓或繼發性病變如感染、濕疹化及苔蘚樣變而不典型。兒童中的隧道還可見於掌蹠等處。結節樣損害多發生於陰囊、陰莖、大陰唇等皮膚淺層,有浸潤及瘙癢,約豌豆大小,呈半球形,淡紅色,消退緩慢。有的患者可以伴發風團。由於搔抓可出現抓痕、結痂及濕疹樣變或引起繼發感染而發生膿皰瘡、毛囊炎、癤、淋巴結炎甚至發展為腎炎等。
3、自覺症狀
自覺劇癢,尤以遇熱及夜間為甚,常常影響睡眠。
1、注意個人清潔衛生,發現患者應立即隔離治療
2、患者穿過的衣服、被褥等須消毒或在陽光下曝曬未治愈前應避免和別人身體密切接觸,包括握手等外用藥物療程結束後要換已經消毒的衣被,治療以外用藥為主,對瘙癢嚴重者可輔以鎮靜止癢藥物
3、家中及集體組織中的患者應同時治療,以免反複相互傳染
疥蟎檢查:
選擇指縫、手腕的屈側等處未經搔抓的丘皰疹、水皰或隧道,用消毒針頭挑出隧道盲端灰白色小點置於玻片上,或用蘸上礦物油的消毒手術刀輕刮皮損6~7次,取附著物移至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鏡檢。
1、動物性皮膚病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辛辣,濃酒,濃茶。並且應該適量攝入高脂肪食物,脂肪能產生熱量幫助人們抵禦寒氣,並能使皮膚得到滋潤,脂肪食物也有利於維生素A和維生素E等脂溶性維生素的攝入,它們有防治皮膚幹燥和老化的作用。
2、皮膚瘙癢患者忌過多食用辛辣魚腥酒類等,以免皮膚瘙癢加劇。不斷搔抓不僅可使皮膚增厚,而且皮質變厚後反過來又加重了皮膚瘙癢,因此會形成愈抓愈癢、愈癢愈抓的惡性循環。
1、中醫治療
疥瘡重在外治,祖國醫學采用硫磺治療疥瘡的方法一直沿用至至今。目前臨床上常用5%~20%的硫磺軟膏,小兒用5%~10%,成人用10%~20%。一般用溫水肥皂洗滌全身後,開始搽藥。先搽好發部位,再搽全身。每天早、晚各1次,連續3天,第四天洗澡換衣、換席被,此為1療程。停藥觀察1周無新發皮損,即為痊愈。本病一般不需內服,若繼發感染,宜疏風清熱利濕,用消風散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2、西醫治療
一般外用10%硫黃軟膏(嬰幼兒5%硫黃軟膏)。治療前先用熱水和肥皂洗澡,然後搽藥,自頸以下,遍搽全身,每日1~2次,連續3~4日為1療程。搽藥期間,不洗澡,不更衣,以保持藥效。療程結束後,洗澡及換用清潔衣被,徹底消滅皮膚和衣服上的疥蟎。治後發現新發皮疹,應重複第二療程。另一方法是熱水肥皂洗澡後,用40%硫代硫酸鈉溶液遍搽頸以下全身皮膚,隨後立即用2%鹽酸溶液塗布全身;如是每日1~2次,連續治療3~4天。25%苯甲酸卡酯乳劑的殺蟲力強,刺激性低,一般用溫水洗滌,將皮膚擦幹,勿搓破皮膚,可每日搽藥l~2次,共2~3天,效果較好。1%γ-666霜劑有較強抗疥蟎作用,全身搽藥,搽藥前不應洗澡,以免過度吸收。一般隻搽1次,成人用量不超過30g,12~24小時後用溫水洗澡,勿用熱水以減少藥物吸收。此藥大量吸收後可較長地在脂肪組織中積蓄,排出較慢。為預防對肝、腎功能損害,尤其是中樞神經係統中毒(如頭痛、嘔吐、昏迷等),在較大麵積抓破皮損處,最好不搽。一次治療未愈者,一般需間隔1~2周後方可重複使用。
治後應更換清潔衣被。化膿感染者同時采用抗感染藥物治療。對結節性疥瘡可外用強的鬆軟膏及焦油製劑,或局部注射強的鬆龍混液,必要時可冷凍或切除。